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课堂课外延伸的策略研究

2019-09-16伍东恩

师道·教研 2019年8期
关键词:班队法治道德

伍东恩

《道德与法治》课标中指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因此,教师要依托教材,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将校园、家庭、社会等一切有利于学生明理导行的场景都当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现从几方面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外延伸的途径。

一、注重课堂前延和后展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不是一两节课能够完成的,必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以巩固和发展。比如,在教学《快乐过新年》这一课前,就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行动起来: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和父母合作、去社会上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各地不同的新年习俗。这样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就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形成学生课堂学习的生活经验,更具有针对性,从而为课堂学习实现“生活反刍”奠定基础。课后,可以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去学学剪拉花、窗花,贴对联等,还可做一些特色小吃、学一些民歌小调等,让学生直接体会到新年习俗的魅力,更加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重视和热爱。这样,以生为本,知行合一,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在实践体验中真切地感受过年的喜庆团圆,感知过年的习俗和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既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又让学生学以致用。

二、探寻学科“内延”与“外整”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指出“将课内学习延伸至其它学科的学习或校内外其它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其它学科如果割裂了彼此知识间的联系,缺乏彼此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的相互整合,就会阻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与其它学科有机整合。比如,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人物和事情来引导学生分别是非对错,以《小英雄雨来》的教学为例,老师可以通过对课文的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到侵略者的残暴、以及雨来的胆识和智慧,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从而对学生进行一种无形的品德教育。

(二)与班队课、德育活动的有机整合。道德与法治课与班队课、德育活动呈两圆相交关系,不管是活动目标,还是活动形式都那么接近,我们完全可以把道德与法治课与班队课、德育活动有机整合,使它们成为道德与法治课的延伸活动基地。

1.与班队课有机整合。学校的晨会、班会、队活动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最佳时间,我们应该紧密结合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的某个话题,捕捉教育的最佳时机进行品德教育。

2.与德育活动有机整合。一是利用校园活动内化“理”。校园是学生的主要生活场域,校园活动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学校往往会举行如读书节、体育节、艺体节和“六·一”文艺汇演或者篮球、足球、跳长绳等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展示才艺。二是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内化“理”。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動手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已成为新课程教学的共识。

三、强化评价“内烁”与“外促”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时,不要只局限于知识的掌握情况,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而更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因此,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评价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应坚持多元全面的评价方式。

(一)自我反思。反思性评价的整个过程是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它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获得自我体验。以“学会学习”为目的,既关注学习的直接结果又关注间接结果,即学生眼前的学习成绩和未来的发展,反思性评价不仅要对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还要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发展。

(二)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在教学中,家长、老师参与评价,能让家长与老师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点滴,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同时家长与老师的评价能给孩子极大的鼓励。在自我评价的同时,让父母也成为评价者,父母的直接评价,无疑对孩子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另外,一些校外操作体验性的延伸活动,教师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尤其需要他人的辅助评价。

另外,还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座谈、调查等形式或通过组建品德学科学习小组,指导组员们自制成长记录册,在课外收集组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作品等,及时总结与反思,积累成长经验,对学生的品德行为、交往合作、意志品质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让集体的力量促进每个组员的进步。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班队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实践体验让班队活动“实”起来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班队课与微课程亲密“联姻”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