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路径与对策
2019-09-16崔珍珍
崔珍珍
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着眼长远,强调供需平衡,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强调供给主体的创造作用,强调政府的积极作用,解决教育领域痼疾顽症,从注重规模、数量的发展转变为注重结构、质量、效益和创新。因此,从供给侧改革视角进行社区教育改革,才能满足社区学习者的真实需要,真正实现供需平衡。
一、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问卷调查
设计面向社区教育学习者的问卷,由学习者基础信息、社区学习现状、学习需求和学习服务满意度评价4个部分组成。学习者信息主要涉及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所在地。因社区教育学习现状具有复杂性,本研究重点从学习者对社区学习的认知、动机、行为参与三个维度设计问题。同时,针对社区教育学习中心的负责人进行调研,主要了解社区教育的政府支持、资源供给情况,以及从业者对社区教育供给方面的认知等问题。样本选择以广州为例,主要通过遍布广州11区的广州数字化学习服务中心,选择满足调查需要的社区、街道、村的居民等。问卷主要通过纸质方式,由研究协助人员向学习者面对面发放。2018年9—11月,在广州八个行政区共发放问卷850份,回收有效样卷823份。
(二)数据分析
1.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覆盖区域有番禺区、天河区、花都区、南沙区、越秀区、白云区、从化区及黄浦区8个区;学习者样本中,女性占61.4%,男性占38.3%;其中30岁(含30岁)以下的学习者占20.8% ,31至45周岁(含45周岁)的学习者占39% ,46岁至60岁(含60岁)的学习者占25.8% ,60岁以上的学习者占14.3%。参与社区教育的学习者33.2%为大专学历,33%为高中学历,24.2%为本科及以上学历,9.4%为初中及以下学历。
同时,笔者随机选取了13间广州数字化学习分中心进行走访调研,其中9间为公办院校,4间为民办院校及其他机构。
2.广州市社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教育资源配置与发展水平不均衡。不均衡情况主要体现在区域政策指导、经费支持及岗位配置等方面。在政策指导方面,46.2%的分中心所在地区的上层管理部门未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来统筹社区教育的开展;69.2%的分中心的社区教育经费未得到政府专项的拨款支持;76.9%的分中心没有为社区教育设置专门的社区教育岗位编制。
(2)社区教育供给内容缺乏针对性。课程内容供给是否满足学习者需求、是否有针对性、是否精彩有趣是学习者参与社区学习的关键因素。据调查,45.8%的学习者会因为课程内容因素,放弃参与学习与培训。超过半数以上的学习者希望现阶段社区教育的内容供给要集中在技术技能培训、法律常识、基础文化知识以及健康与卫生保健方面。而分中心开展的社区教育服务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类、文艺体育类及职业教育类课程比重较大,在现阶段的内容供给方面还不能针对性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3)社区教育居民参与度较低。有55.9%的学习者经常参与的社区教育活动为讲座,49.2%的学习者经常参与的活动为培训。在参加频次方面,社区居民经常参加社区教育学习的占27.7%,偶尔参加的占51.2%,从未参加的占17.1%。一方面学习者在现阶段较喜欢面授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参加面授学习的频次却不高。 影响参加的因素,65.4%的学习者是时间因素,47.5%的学习者是交通因素。因此,场地的就近与便捷是社区学习者参与学习考虑的关键要素。
(4)社区教育供给方式相对单一。社区教育供给方式单一、平台利用率不高也是突出问题。现阶段,社区学习者更喜欢面授教学,但仍有38%的学习者希望能够通过远程学习方式开展学习。然而,经常参与网络学习的学习者占15.8%,偶尔有参与网络学习的学习者占45.2%,从来没有参与过的学习者占34.1%。造成问题的关键在于供给方式单一、缺乏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供给。通过对分中心负责人的调研发现,只有53.8%的中心采用过远程授课方式;远程学习平台搭建方面,23.1%的分中心没有建立任何线上学习平台,30.8%的分中心建有网站,7.8%的分中心建有手机APP;在使用总中心“广州终身学习网”平台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方面,69.2%的分中心少量使用,30.8%的分中心完全没有使用。
二、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结构要素透析
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是围绕社区教育供给目标,从供给、生产端入手调整促进社区教育结构优化与升级,提高供给质量,促进教育发展,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形成丰富、多元、可选择的供给侧结构,提升社区教育供给效率,化解当前存在的社区教育供需矛盾,建立与需求侧相适应的动态平衡。实施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必须关注供给目标、供给路径和供给成果。
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实现供给目标。在201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完善社区教育多元參与协商、合作机制、提高社区治理能力,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在2016年教育部、民政部等九部委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也提出“推动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的要求。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必须将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有机融合,探索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内在规律,深化社区教育内涵,推动社区治理能力提升,促进居民和谐发展。
着力优化资源配置,从供给端着手化解供需矛盾。社区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核心在于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资源配置,重点关注社区教育供给目标的设计,供给内容的创造,供给资源的配置,供给手段的呈现,供给平台的提供,供给能力的保障等,通过要素优化、平衡,更加注重结构、质量、效益和创新,形成多元、可选择的供给结构,满足学习者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提供更优质、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支持服务,提高社区教育供给的质量和效率。首先,通过建立合理公平配置教育主体之间责权利的制度,激发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增加社区教育投入要素的有效供给,重视要素的有效投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包括财政专项等资本、软硬件资源、教育环境、政府和其他参与主体管理等的有效供给。再次,培育社区教育新主体,提高参与主体的素质和能力,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促进教育技术进步,推进信息化线上平台应用及多媒体教育教学手段等在内的生产要素的提高,推进全要素升级。
三、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实施策略设计
(一)注重价值建构目标导向,提升居民参与度
社区教育的价值建构导向既要服务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大方向,又要以学习者为本。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改革,把社区教育打造成为“顶天立地”的教育。所谓“顶天”,是要放在国家繁荣稳定、社会治理的大背景下考虑,使其能够增进社区治理成效,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所谓“立地”,是能够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多层次需要的教育。
对于社区教育发展的整体方向性,借鉴社區教育与社会治理融合发展的经验,社区教育要以党建为引领,以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为保障,聚焦新矛盾、找准新需求,在提供公共服务、反映民生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推进社会治理新格局。同时,随着社区教育的发展,教育目标更加关注学习者的需求与感知。社区教育要培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目标、任务、习惯,主动选择可利用学习信息的能力。整个教育的服务方式会更加关注学习者,并通过学习者对教育教学满意度的反馈,来调整、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由此,社区教育的价值建构导向既要包含教育系统或现象对社会治理、社会服务等相关联系、作用的正面引导,也要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教育的利益相关人的感受、态度和评价,提升学习者享学、乐学的主观感受,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
(二)遵从社区教育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实现优质供给
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也需注重社区教育发展的阶段性问题。优质供给的评价标准既要相对超前,有下一步战略目标的引领,又要立足当前实际,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要通过制定递进式的评价机制,促使评价方法更加趋向实效、多元化,实现社区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目前,我国的社区教育工作的关注点已从普及度逐渐发展到质的提升。一些发展较快的区域渐进式地引入和完善对社区教育发展的社会评价机制,逐渐推动多元化评价主体、综合化评价方法、实用性评价指标。不同地区可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调控、导向等多种功能,承认差异,突出重点,自主制订“基本指标”“争取指标”和“理想指标”,形成递进式、层次化指标系统,做到目标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使评价取得实效,这对于推动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的社区教育优质供给有指导意义。
(三)重视供给端设计,增强社区教育的区域性
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地域范围的教育,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是为扩大区域内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选择。不同区域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与该地区社区发展水平、与社区实际情况、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等密切相关,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要从供给端打造符合当地学习者实际需求,内容、资源、手段等具有地域特色的社区教育,实现有针对性的区域精准供给。以广州为例,社区教育目标既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实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更加注重城乡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人民美好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目标,又要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征、根据当地区域文化特色,整合优质资源,促进如粤绣、广彩、榄雕、玉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发展,从供给端对标社区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
(四)树立系统性意识,实现社区教育的高效发展
社区教育受到社会经济、治理形态及文化熏陶的影响,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不仅要关注教育系统内部研究,更要放到大社会系统中进行研究,特别是要研究社区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关注其所处于的大社会系统等外部系统的协同。如此,才能运用系统眼光、站在全局角度,真正实现社区教育的高效、优质供给。从社区教育作为教育的内部视角,关注包括教育背景与政策、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学体系、教育手段、师资队伍和教育管理、办学条件、人均教育经费等在内的发展维度。将社区教育放入更大的社会系统外部视角,更要关注教育现代化的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系统化发展研究。在关注高等教育内部思想观念、教育制度、教育教学内容、教育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等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对教育投入指标、教育规模指标、教育成就指标、教育质量指标和教育管理指标与社会满意度、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等外部衡量指标的研究。建立系统性意识,促进各系统协同发展,才能保证社区教育发展的高效与可持续性。
责任编辑 钱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