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闲”字了得
2019-09-16祝善芳
摘要:《记承天寺夜游》是一代文豪苏轼的经典佳作,具有超然的意境与隽永的韵味。文章以“月”为引,描述了苏轼与友人张怀民夜游承天寺的见闻。“闲”是整篇文章的文眼,统领着文章的脉络、诗人的心境和夜游的环境,通过精读、细品,能悟出文中的“闲”情雅致和作者心中的那份闲适。
关键词:文本赏析;《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北宋苏轼所著的《记承天寺夜游》可谓是“文闲意长”,全篇寥寥八十余字却被推举为宋代笔记小品中的经典佳作。作者用一片闲适、几分空明,表述出和谐自然、毫无雕饰之美,描摹出一幅清雅脱俗、朦胧幽美的画卷;“闲人”一词更包含了耐人寻味的深刻意蕴,为行云流水般的文章增添了丰富的情感。
一、以“月”烘托,相映成趣
“月”是全篇的引子,亦是夜游的开端。在苏轼的诸多诗词中,都能窥见“月”的芳踪:有《中秋月》的“明月明年何处看”,有《行香子·述怀》的“清夜无尘,月色如银”,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又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月”在苏轼的作品中大多蕴藏着一份寂寥、一份萧瑟、一份闲适。而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月”成为了苏轼的“旅友”,当他“解衣欲睡”之时,却见“月色入户”,顿时“闲”上心头,约上自己的“十方道友”——“月”夜游承天寺。这里的“月”不只是挂在天边的景物,也成为一个善解人意的朋友,与美好的夜景相映成趣,也与苏轼闲散的心不谋而合。一个“入”字将“月”充分拟人化,既写出了月色的幽美,也写出了月色的灵动。正因为如此,才有接下来的“欣然起行”。而与苏轼有着同样心境的还有其挚友张怀民,他们之间有着一种默契,在爱好与期许上更是不谋而合。这样看来,在“月”的烘托之下,两个闲人的“未寝”是一种缘分,两个闲人的“相与步于中庭”是那么顺其自然、合乎情理。
中庭的月光又是怎样的呢?月之娴静、景之空明、夜之寂静,让这世界成为苏轼与张怀民所共有,让这次“闲游”变得与众不同、不可复制。文中写道:“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并未直接描述月之皎洁、景之幽美,而是通过明喻、暗喻交错的方式,让“积水空明”衬托出月光的清澈透明,使静谧之意沁人心脾。尤其是“空明”二字,苏轼用“空”来修饰“月”的色调,可以说是出奇制胜;用“水中藻荇交横”连接上下文、上下景,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将动静之景巧妙结合,整个意象更加生动。几句之中,既有正面的描写,也有侧面的描写,突出了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映射出苏轼的阔大胸襟。全句并没有一个“月”字,但是却处处写月,使读者沉浸于扑朔迷离的景象之中,触景生情。想象在这样的景致之下,苏轼与张怀民怡然自得、潇洒解脱,在“月”营造的“闲”景之下,做两个闲适的散人,就有“一般滋味在心头”,使读者顿生遐想。
二、探究“心”事,知人论世
虽然苏轼看似闲雅、淡然,但是在这次夜游的背后,他却有着可叹可感的心事。看似如此平常之夜、如此平常之月,何故苏轼“念无与为乐者”?这份“无与为乐”与当时苏轼的处境有着直接的联系。苏轼的一生并不如此夜这样平淡,反而是沉浮不定。他曾经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任职,却由于“乌台诗案”被诬陷而被贬黄州。虽然在后期又担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要职,晚年又因为新党执政被贬。而《记承天寺夜游》就创作于“元丰六年”,是苏轼遭他人陷害、九死一生、被贬黄州之时所作。
境由心境生,知人方论世。苏轼面对多舛的命运,并没有郁结度日,而是寄情于山水之间,始终保持着一颗澄澈豁达的心,如天之皓月,坦荡、自然,能够随遇而安、随缘而行、随心而乐,亦如参透人生百味、知人论世的忠厚长者。试想以待罪之身,苏轼都能寻友于寺中,信步于闲庭,这是何等的心旷神怡,宠辱不惊!正如文中所言:“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是苏轼在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中逐渐领悟到的人生哲理。从苏轼的内心境界来看,这句话又包含着极为复杂的深意:一方面,世间并不缺乏那些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盲人”,他们沉溺在宦海之中无法自拔,无法同苏轼、张怀民一般体悟“闲适”。因此,苏轼心中有对自身命运的惋叹,也有对时局的嘲讽。另一方面,苏轼以超脱的视野与平常心对待自己的遭遇,他的淡然让他能够在进退、得失之间找到一个安心之所,能够以宁静应万变。尤其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充分体现了苏轼对安常顺命、乐观自适的庆幸之心。因此,苏轼的“闲”是发自内心的。这种“闲”超越了白居易的“知足保和”的闲适心态,是一种如同孩子般的、又夹杂着压抑的复杂情怀。
因此,凭“心”而论,苏轼的“闲”是摈弃世间繁杂、人生起伏的“闲”,是人与自然的契合。
三、“寺”境清幽,因缘注定
“寺”是夜游的客观环境,这“寺”中既包含了清幽的景色,同时也有因“缘”相伴的张怀民。从“月”到“寺”,从“寺”到“人”,这些似乎都是由缘注定。而苏轼选择承天寺为自己夜游的目的地,不仅是因为他想要寻得自己的朋友,也是因为“寺”的独特意境。自古以來,古刹寺庙都是隐匿于青山碧水之间、茂林修竹之处。寺庙本身在环境上就较为寂静,在这萧瑟朦胧的月色之下,更成为一个纤尘不染、唯美空灵的仙境。在这样的环境下,苏轼心中被贬谪的悲凉、人生中不如意的感慨慢慢淡化,让最后那一丝夜不能寐的浮躁也慢慢沉淀了下来。也许无人能切身感受到千百年前苏轼夜游承天寺时有着怎样的心理变化,但是却从《记承天寺夜游》中看到了苏轼逐渐心生的那一片清净、温馨、淡定与释然。
“寺”虽然只有“方寸之地”,却容纳了无数的“闲”景,将月、竹、柏、庭、影和人的闲都融汇其中,这一切仿佛是因缘齐聚,让“闲”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苏轼能够远离纷争,达到心境的一尘不染。因此,才有文末作者心中的惬意与欢悦。
袁宏道曾经说过:“东坡之可爱者,多其小文小说,使尽去之,而独存其高文大册,岂复有坡公哉?”在苏轼的诗词文章中,每一处文字、每一个情节的设计都有其深意,都蕴含着独特的韵味与特殊的内心情绪。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以“月”为引,既抒发了自己与月相伴、与怀民相伴夜游的闲淡与喜悦,同时也用“月”与“寺”、景与人,进一步衬托了自己的情感发展,体现了苏轼无与伦比、豁达自然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唐文成.解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8).
[2]余映潮.说说《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J].语文世界,2013,(1).
[3]范学亮.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记承天寺夜游》的结构艺术[J].语文教学之友,2013,(12).
作者简介:祝善芳(1976—),女,安徽省巢湖市庙岗乡初级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