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推拿法早期干预对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颈部被动活动度的影响

2019-09-16

实用临床医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肌性斜颈胸锁

李 明

(佛山市中医院推拿科,广东 佛山 528000)

先天性肌性斜颈疾病的发生是因单侧胸锁乳突肌出现纤维性挛缩所致,属小儿常见的一种畸形症,发病率在0.3%~1.9%[1]。早期若未予以有效的治疗,则会使畸形不断加重。临床上建议对于1岁以上的患儿选择手术方式治疗,但1岁以下的患儿则通过早期干预便可收获良好成效。目前,有关推拿手法治疗1岁以下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研究较多,但手法不同,因此疗效也不尽相同[2]。鉴于此,笔者采用对比研究方法探讨改良推拿法早期干预对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颈部被动活动度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早期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11个月、平均(6.57±1.67)个月,肿块型29例、非肿块型11例,颅面不对称26例、无颅面不对称14例;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10个月、平均(6.35±1.54)个月,肿块型30例、非肿块型10例,颅面不对称27例、无颅面不对称13例。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均经《实用小儿外科学》[3]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先天性肌性斜颈;2)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痉挛性斜颈、颈椎半脱位及眼性斜颈疾病者;2)伴有严重器官疾病及造血系统疾病者;3)脑瘫者;4)推拿部位有溃疡、破损、疤痕以及感染者;5)过敏体质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推拿,参考《推拿学》[4]对患儿以旋转法、提拿法、牵拉法、推揉法等推拿操作,30 min·次-1,1次·d-1。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推拿方法进行改良,具体内容如下:1)首先对患儿进行分型,分型标准参考《推拿学》,分肿块型与非肿块型。2)肿块型治疗原则为软坚消肿散结,以拿捏、揉捻以及指推手法按摩;患儿取仰卧位,将患侧颈部暴露,医师坐于患儿头侧,托其项,并以另一手从胸锁乳突肌乳突处按照其轮廓自上而下地揉动,以肿块为重点,10 min·次-1;继之前的体位,医师单手托患儿头部,以另一手的中指、食指及拇指拿捏胸锁乳突肌,主要施力于肿块处,2 min·次-1;继之前体位,单手托患儿肩部,另一手托患儿的头顶,将其头部逐渐朝健侧肩倾斜,重复进行10次;患儿取坐位,对患侧的斜方肌进行按揉,同时辅助按摩风池与肩井。3)非肿块型治疗原则为舒筋缓拘与牵张患肌肉,以拿捏、揉捻及伸扳推拿手法进行;将患儿体位调整为仰卧位,医师位于患儿患侧,单手固定其头部,另一手拿住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并上提,操作约2~3次;继上述体位,医师单手扶患儿患侧肩,头部稍微压肩部,另一手扶其头上部,推动患儿头部缓慢向健侧移动,进行被动侧向活动,运动数次结束;继之前体位,医师单手托患儿的头项部,另一手对其患侧的胸锁乳突肌进行揉捏,5 min·次-1。4)以上动作均1次·d-1,15 min·次-1,30次为一疗程,2组均予以1个疗程的治疗。

1.4 评价指标

疗效评估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5]:患儿头颈部歪斜症状纠正,两侧胸锁乳突肌呈对称状,肿块消失视为痊愈;经治疗患儿头颈可正常自主活动,或与之前相比明显改善,胸锁乳突肌的肿块缩小,未有肌萎缩视为显效;患儿头部稍有歪斜,胸锁乳突肌的肿块略微减小,颈部活动有轻微受限视为有效;患儿症状未有改善,肿块未缩小视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统计2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0 d时颈部被动活动情况,包括旋转与侧屈角度评估。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升高(92.50%比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颈部被动活动度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旋转角度、侧屈角度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组别n旋转侧屈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4051.26±12.1490.49±3.8732.19±6.6454.07±8.96对照组4051.71±12.0875.12±5.0632.54±6.5143.24±9.43t0.16615.2600.2385.266P<0.05<0.05<0.05<0.05

3 讨论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明确,大多学者认为其与妊娠、分娩期间胸锁乳突肌长期缺血导致肌纤维化有关。研究发现,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年龄越小、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6]。临床上针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方法较多,针灸、推拿、矫形器等均是较常用的手段。

国外对于先天性肌性斜颈多以手术方式治疗,适宜1岁以上患儿,祖国中医通过推拿手法治疗的痊愈率能够达到80%以上,且对1岁以下患儿十分适用。中医学角度分析先天性肌性斜颈范畴属“筋缩倾斜”,疾病形成则是由于先天性的禀赋不足所致,患儿长时间气血阻滞、经脉痹阻,颈处阴血不足,经筋结聚。通过推拿手法则可缓解局部肌肉痉挛,有效活血行气,消散瘀结,舒筋活络,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提升,促进血液与淋巴循环,缩小肿块。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干预后旋转、侧屈角度均较大,提示对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应用改良的推拿方法可提高患儿颈部被动活动度,疗效显著。分析原因在于推拿过程中,通过揉、推、捏、拿等手法结合拔伸旋转等活动手法,在热能作用下有效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改善局部肌肉组织与皮肤的营养供需,加快肿块吸收,对患处肌群发育具有促进作用,有效改善肌肉萎缩症状,修复损伤组织,最终达到治疗目的;此外,拔伸旋转手法有助于增强肌肉伸展性,对肌肉弹性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可促进颈部活动恢复。

综上所述,改良推拿方法用于早期先天性肌性斜颈中具有显著疗效,可提高患儿颈部被动活动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肌性斜颈胸锁
胸锁钩钢板治疗创伤性胸锁关节前脱位
以整体观为指导运用推拿联合舒筋消斜膏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
婴幼儿肌性斜颈的家庭疗法
两步缓解颈肩痛
针刺治疗急性斜颈1例
少肌性肥胖的研究进展
胸锁关节脱位治疗的研究发展
婴儿斜颈174例病因及转归分析
先天性肌性斜颈二次手术治疗体会
天麻钩藤饮治疗肌性斜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