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欣母沛与缩宫素在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9-09-16沈静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母沛宫素产后

沈静

涟水县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涟水 223400

产后出血是引起分娩产妇死亡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因此需要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预见性处理。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常见的病因,利用缩宫素和欣母沛等药物可起到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效果,并且,临床上医师们往往也会联合两者进行治疗,达到更理想的效果[1]。该次研究以2017年1月—2019年3月42例宫缩乏力产妇为例,评价欣母沛与缩宫素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时间段内在该院生产的42例产妇资料。对照组 21 例产妇(34.25±10.28)岁,平均分娩孕周(37.43±3.14)周,其中经阴道分娩14例、剖宫产分娩7例;研究组21例产妇平均(32.23±12.35)岁,平均孕周(37.61±3.42)周,其中经阴道分娩12例、剖宫产分娩9例。纳入标准:①所有产妇均于产时发现宫缩乏力;②无其他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者;③由患者本人或其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药物使用禁忌证者;②观察时间不足24 h者;③不同意参与研究者。该研究上报该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利用统计学软件对各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于胎儿娩出后给予宫体注射20 U缩宫素(国药准字H19993526),如果无效可改用20 U缩宫素静滴,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但总量不超过120 U;研究组基于此加用 250 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Pharmacia&Upjohn Company,批准文号H20120388)以同样的方法于子宫体肌注,必要时可间隔15 min重复使用,但重量不超过500 μg。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产后出血);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出血量多少和子宫收缩情况进行判定,用药15 min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子宫收缩良好者视为显效;用药15 min后出血量有所减少,子宫收缩功能改善者视为有效;未止血,子宫收缩不良者视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发生率

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3.81%(5/21)显著少于对照组 57.14%(1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2 4,P<0.05)。

2.2 产后出血治疗效果

研究组产后出血病例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产后出血治疗效果比较[n(%)]

2.3 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3 讨论

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原发性的宫缩乏力往往与产妇自身情况、多胎、羊水过多等因素有关;而继发性的宫缩乏力多是因为骨盆狭窄、胎位不正、情绪紧张等因素引起[2]。正常情况下,在胎儿娩出后,因宫腔体积缩小,子宫肌纤维收缩导致小血管被压迫,从而起到止血的效果,但如果产妇子宫收缩乏力导致肌纤维松弛,不仅不能达到止血作用,还可能引起大量出血。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产后出血,对于已经发生的产后出血,更要采用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处理,以挽救产妇的生命[3]。

目前,预防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最主要的还是通过用药的方式,其中缩宫素是一种肽类激素,这种激素对子宫有较强的促收缩作用。分娩时,子宫颈和阴道受到压迫和牵引,反射性的引起催产素的分泌从而促进分娩,但子宫收缩乏力时,催产素的产生较少,因此通过肌注一定量的缩宫素可有效的刺激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4]。欣母沛是含有天然前列腺素F2α的 (15S)-15甲基衍生物的氨丁三醇盐溶液,常用于妊娠早期流产,肌注后可刺激妊娠子宫肌层平滑肌,促使收缩,促进妊娠产物排出[5]。与缩宫素不同之处在于,缩宫素的作用时间短,且不同的患者对缩宫素的敏感度不同,个体差异原因导致有的患者应用缩宫素效果不理想,预防作用降低。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3.81%显著少于对照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说明,单纯应用缩宫素也可起到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但联合欣母沛的效果更好。同时研究还指出,研究组产后出血病例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提示欣母沛联合缩宫素防治产后出血的效果更好。对于已经发生的产后出血,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宫腔填塞、B-Lynch缝合、动脉结扎、压迫腹主动脉、动脉栓塞术、子宫切除术等。药物治疗中常见的有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几种,宫腔填塞的原理是通过往宫腔内填塞纱布压迫止血,B-Lynch缝合不仅适用于宫缩乏力,还可用于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异常的产后出血止血,其原理是采用可吸收线对在子宫前后壁缝扎加压子宫制止出血[6]。动脉结扎通过结扎双侧上、下行支及髂内动脉,既能保留子宫又能起到止血的作用;当出血不止时可选择压迫腹主动脉止血,促使子宫肌肉缺氧,从而出血被控制住;动脉栓塞术通过向子宫髂内动脉注射一种能被吸收的栓塞剂,使髂内动脉栓塞从而达到止血目的;子宫切除术通过切除子宫,彻底止血。在诸多的方法中,首选的还是药物治疗方式,而只有在药物治疗控制不理想时才选择宫腔填塞、B-Lynch缝合、动脉结扎、压迫腹主动脉、动脉栓塞术等复杂的方式,而当这上述的几种方式均无法有效止血时,最终将选择切除子宫。同样的,如果发现子宫收缩情况不好,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时可间断和重复使用欣母沛、缩宫素,给予持续的子宫收缩力,从而减少产后出血量[7]。

最后,从安全性上来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缩宫素肌注后可在3~5 min内开始作用,其引发的子宫收缩作用有明显的剂效性,但这种效应也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性,过量使用可能水中毒、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临床中有研究证实,产妇在静脉快速注射10 U缩宫素后出现了心率升高、动脉压下降、心肌缺血的情况;因此,缩宫素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但如果掌握合理的剂量和适应证、禁忌证安全性可得到保障[8]。研究证实,欣母沛的不良反应一般是暂时性的,在报道的不良反应中,恶心、体温上升、腹泻等情况最为常见,且多数患者在停止注射欣母沛后不良反应便消失,各项情况恢复正常。从该次研究结果来看,欣母沛联合缩宫素并未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高[9]。

这与时巧玲[10]的研究成果有一致之处,时巧玲针对86例宫缩乏力产妇为例,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单纯缩宫素和缩宫素联合欣母沛治疗。结果显示,单纯应用缩宫素组患者疗效83.72%明显不如缩宫素联合欣母沛治疗组93.02%,同时,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再次证实,欣母沛联合缩宫素能够显著促进子宫收缩,对产后出血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缩宫素和欣母沛都有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作用,但两者联合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更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母沛宫素产后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时机选择分析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采用欣母沛治疗的临床分析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