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19-09-16武瑞云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丁苯进展神经功能

武瑞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平邑分院神经内科一区,山东临沂 273300

进展性脑卒中是指在发病6 h~1周内,虽经常规医疗,因脑缺血的进展或组织坏死加重而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的一类脑梗死[1-2]。目前,该病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法[3]。丁苯酞是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学物质,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及改善预后[4]。该文通过对该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选取的20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进行治疗,旨在探讨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进展性脑卒中患者200例,实施“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该研究是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及患者家属签字同意。对照组:男∶女=58∶42,年龄 44~88(63.29±5.60)岁,其 60 例合并高血压、30例合并糖尿病、10例合并冠心病;观察组:男∶女=60∶40,年龄 45~87(64.40±4.90)岁,其中 58 例合并高血压、32例合并糖尿病、10例合并冠心病两组资料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研究和对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包括:①第一次发病;②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标准[5];③经CT或MRI检查颅内无出血现象。排除标准包括:①心率过缓、药物过敏者;②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③合并精神障碍、严重高血压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及支持治疗(阿司匹林 100 mg/d、二磷胆碱 200~1 000 mg/d)。

1.3.2 观察组实施常规+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发病后48 h内丁苯酞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00041,规格为100 mL)静脉滴注治疗,2次/d,100 mL/次,间隔时间应超过6 h,滴注时间应超过50 min,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

NIHSS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估两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后、治疗10 d后NIHSS评分变化情况,其中分值为0~4分表示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为轻度,分值为5~20分表示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为中度,分值>21分表示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为重度。

Barthel指数——采用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评估两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后、治疗10 d后Barthel指数评估情况,满分100分,表示生活自理能力强。其中0~20分为极严重功能缺陷,生活完全需要依赖;25~45分为严重功能缺陷,生活需要很大帮助;50~70分为中度功能缺陷,生活需要帮助;75~95分为轻度功能缺陷,生活基本自理。

临床疗效——痊愈:NIHSS评分比治疗前减少91%~100%,Barthel指数为75~95分;显效:NIHSS评分比治疗前减少 46%~90%,Barthel指数为 50~70分; 有效:NIHSS评分比治疗前减少18%~45%,Barthel指数为 25~45分;无效:NIHSS评分比治疗前减少17%,Barthel指数为0~20分,甚至病情恶化。

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两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皮疹、胸闷、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上升等不良反应。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指标

治疗前,两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7、10 d 后,两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指标对比[(±s),分]

表1 两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指标对比[(±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7 d后 治疗1 0 d后观察组(n=1 0 0)对照组(n=1 0 0)t值P值9.5 0±3.9 0 9.4 5±4.1 2 0.0 8 9 0.5 7 9 7.6 6±3.5 5 8.7 0±3.1 4 2.1 9 4 0.0 2 9 5.3 8±2.8 8 6.7 2±3.4 4 2.9 8 7 0.0 0 3

2.2 对比两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Barthel指数评估情况

治疗前,两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生活均不能自理,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7 d、10 d后,两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Barthel指数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Barthel指数评估情况对比[(±s),分]

表2 两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Barthel指数评估情况对比[(±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7 d后 治疗1 0 d后观察组(n=1 0 0)对照组(n=1 0 0)t值P值3 1.5 5±1 0.2 8 3 0.8 8±1 1.0 2 0.4 4 5 0.6 5 7 5 0.7 5±2 3.3 2 3 5.0 2±2 2.8 8 4.8 1 5 0.0 0 0 6 1.7 8±2 9.4 8 4 5.3 4±3 1.2 8 3.8 2 5 0.0 0 0

2.3 对比两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指标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8.00%(88/100),高于对照组的 68.00%(68/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指标对比

2.4 对比两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

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生2例皮疹、2例胸闷、2例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上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6/100);对照组发生4例皮疹、4例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上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00%(8/100)(χ2=0.307,P=0.579)。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病因较为复杂,主要由多种因素导致,颅内血管性病变造成大脑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局部坏死,最终导致神经功能缺损病变[6]。进展性脑卒中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脑卒中后48~72 h内,临床症状不够明显,经CT或MRI检查颅内无出血,但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明显[7]。当前,我国对进展性脑卒中的治疗方式尚无统一定论,仍需临床工作者进一步探索。由于进展性脑卒中发病机制复杂,是由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神经功能受损与动脉狭窄、血压不稳等因素有关,最佳的治疗方式就是恢复缺血区域的血液流通[8]。

丁苯酞属于国产一类新药,对于治疗脑卒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同时结合脑卒中的发病部位、病灶大小及有无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情况,服用阿司匹林抗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降脂稳定斑块,都是有很好的作用,联合治疗可以大大提升临床疗效[9]。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峡谷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丁苯酞可以缩小脑梗塞范围,减轻脑部水肿,改善局部微循环及脑能量代谢,抑制神经细胞萎缩,达到抗脑缺血的作用,进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这也与齐善良学者[10]研究的结果一致,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后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87%)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证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到显著改善,临床效果大大提升。

综上所述,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丁苯进展神经功能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