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与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

2019-09-16张世管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血浆分级实验组

张世管

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句容 21240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属于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终末时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差,具备较高的病死率,因此受到了大量学者和临床工作者的重视[1]。采取有效指标对患者的疾病进行确诊以及对预后进行评估属于重点研究内容[2]。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当机体发生心力衰竭时,由于心室扩张、心容量负荷加重,因此会增加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的分泌,从而提高其在血液中的水平[3]。而肌钙蛋白I(cTnI)属于心肌肌钙蛋白复合物亚单位,因此可有效反映心肌状态[4]。但将二者进行联合应用,是否可提升心力衰竭的诊断效果却无过多研究。该次研究就选取2016年2月—2018年8月CHF患者和健康者各48例,探讨NT-proBNP联合cTnI诊断CHF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CHF患者48例,设为治疗组,其中男34 例,女 14 例,年龄 68~89岁,平均(75.2±5.5)岁,NYHA 分级:17例患者为Ⅱ级,20例患者为Ⅲ级,11例患者为IV级。患者病情均符合WHO制定CHF诊断标准。同时对存在急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心绞痛、肿瘤疾病、甲状腺疾病、心肌梗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进行排除;并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者48名,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男30名,女18名,年龄 62~83岁,平均(71.4±3.3)岁。 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在入院后第2天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对照组在接受体检时采集其空腹静脉血,静脉血采集量为3 mL,采集容器为生化促凝管,采集后立即开展离心,离心速度为3 000 r/min,时间15 min,对血浆NT-proBNP水平进行测量,检测方法为双抗体夹心免疫法。应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血清cTnI进行检测,检测仪器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HDK55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若NT-proBNP水平超过125 pg/mL则为阳性,若cTnI水平超过0.42 ng/mL则为阳性[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NT-proBNP和cTnI水平;观察实验组患者NYHA分级Ⅱ级、Ⅲ级和IV级患者的NT-proBNP和cTnI水平;观察NT-proBNP联合cTnI和单一指标诊断CHF的阳性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NT-proBNP和cTnI水平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NT-proBNP和cTnI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NT-proBNP和cTnI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NT-proBNP和cTnI水平比较(±s)

组别 N T-p r o B N P(p g/m L) c T n I(n g/m L)对照组(n=4 8)实验组(n=4 8)t值P值4 0.8 8±1 2.3 6 3 8 1.3 2±1 8 5.6 5 1 2.6 7 7 0.0 0 1 0.0 8±0.0 2 0.4 7±0.1 2 2 2.2 1 0 0.0 0 1

2.2 实验组不同NYHA分级患者NT-proBNP和cTnI水平比较

实验组不同NYHA分级患者NT-pro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 HYHAⅡ级和Ⅲ级患者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实验组不同NYHA分级患者NT-proBNP和cTnI水平比较(±s)

表2 实验组不同NYHA分级患者NT-proBNP和cTnI水平比较(±s)

N Y H A 分级 N T-p r o B N P(p g/m L) c T n I(n g/m L)Ⅱ级(n=1 7)Ⅲ级(n=2 0)I V 级(n=1 1)F值P值1 8 5.6 2±8 1.4 2 4 5 3.6 5±1 4 2.5 3 6 6 2.3 5±3 2 5.2 5 1 5.6 4 5 0.0 0 1 0.3 8±0.1 5 0.4 9±0.2 2 0.7 5±0.3 2 2 0.2 2 1 0.0 0 1

2.3 NT-proBNP联合cTnI诊断CHF与单一指标阳性率比较

通过开展NT-proBNP检测时,共有40例患者NT-proBNP水平超过125 pg/mL;在开展cTnI检测时,共有31例患者cTnI水平超过0.42 ng/mL;通过将NT-proBNP联合cTnI进行应用时,共有45例患者结果为阳性。由此可知,NT-proBNP联合cTnI检测诊断CHF的阳性率高于单一指标(χ2=6.584,P<0.05)。

2.4 不同NT-proBNP和cTnI水平CHF患者预后情况

该次研究中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发生死亡,死亡前患者机体血浆NT-proBNP水平为(632.51±225.85)pg/mL,cTnI水平为(0.70±0.23)ng/mL,相较于入院时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 (412.32±157.71)pg/mL和cTnI水平(0.46±0.18)ng/mL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5、6.847,P<0.05);35 例出院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出院时血浆BNP水平仍旧高于正常范围的10例患者死亡1例(10.00%),再住院2例(20.00%),出院时血浆BNP水平处于正常范围的25例患者无死亡病例,再住院2例(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15,P<0.05)。

3 讨论

CHF在临床心血管内科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当机体心肌细胞膜出现各类病理性改变后,将会导致CHF的发生[6]。有资料报道称,在心力衰竭诊断过程中,NT-proBNP属于有效指标[7]。cTnI属于心肌肌钙蛋白的一个亚单位,除此之外,还包括cTnT和cTnC两种类型,其可对机体横纹肌收缩进行有效调节,属于心脏特异性蛋白[8-9]。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NT-proBNP水平为(381.32±185.65)pg/mL,cTnI水平为 (0.47±0.12)ng/mL,高于对照组的(40.88±12.36)pg/mL 与(0.08±0.02)ng/mL,二者具备显著差异。这与前人研究报道[10]: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 NT-proBNP 水平为 (400.63±141.17)pg/mL,cTnI水平为 (0.52±0.15)ng/mL, 显著高于 50名健康人群的(36.14±8.78)pg/mL,cTnI水平为(0.10±0.03)ng/mL 基本相符。提示CHF的发生将会导致NT-proBNP和cTnI水平的明显变化。同时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不同NYHA分级患者NT-proBNP具有明显差异,实验组除HYHAⅡ级和Ⅲ级患者cTnI水平无明显差异,其余分级患者cTnI水平具备明显差异。表明随着CHF病情的加重,患者的NT-proBNP和cTnI水平将会出现更为明显的波动。分析其原由,可能是由于心肌缺血、坏死过程中,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显著降低,由此导致心室容量负荷加重,引发NT-proBNP大量分泌与合成,并进入到血液中[11];而心肌细胞损伤会导致cTnI得到释放,进入血液,且与心肌细胞损伤严重度呈正相关[12]。这也和前人研究报道[13]:慢性心力衰竭不同分级和对照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cTnI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同时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的提高,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cTnI水平也呈正向提高基本相符。该次研究结果显示,NT-proBNP联合cTnI检测诊断CHF的阳性率高于单一指标,且不同NT-proBNP和cTnI水平CHF患者预后差异明显,提示在CHF诊断中,将NT-proBNP和cTnI联合应用可使诊断准确率提高,并且两项指标可在CHF的预后判断中发挥一定作用[14]。但由于该次研究样本量小,随访时间短,因此NT-proBNP和cTnI联合应用对于CHF预后判断的效果需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NT-proBNP联合cTnI检测可更为有效诊断慢性心力衰竭,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血浆分级实验组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分级诊疗路难行?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