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类型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基于南京、杭州、苏州和绍兴的调研数据

2019-09-16向家成

人口与社会 2019年4期
关键词:城镇流动比例

谢 勇,向家成

(南京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一、引言

根据教育部的定义,流动儿童是指6至14岁(或7至1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1]。随着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流动儿童的数量也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流动儿童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加了41.37%[2]。在以上背景下,流动儿童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合问题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量的文献从家庭环境、学习习惯、城市文化认同、城市居民的接纳态度等方面展开了相关的探讨,并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3-5]。

与成年流动人口不同,绝大多数流动儿童仍然处于义务教育年龄,因此学校在他们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但长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资格取决于就读者的户籍状况,由于没有本地户口,流动儿童在城镇中面临着直接的入学困难,他们中的大部分只能入读各类打工子弟学校,仅有少数流动儿童通过承担借读费的方式进入城镇公立学校就读。

由于打工子弟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以及办学质量等方面与城镇公立学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6],许多学者均认为学校类型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存在着重要的影响,并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稍早的文献大都认为,许多流动儿童之所以选择打工子弟学校就读,除了经济因素之外,还有基于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需要。在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一般存在着较严重的自卑感,并且过于敏感[7]。例如北京市流动儿童调查课题组、周皓基于北京的研究发现:从儿童心理的发展角度看,打工子弟学校可能更适合流动儿童,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孤独感更低[8-9]。但稍近一些研究的结论却有所不同,袁晓娇等人基于北京市的研究显示,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在社会文化和心理适应上要明显优于打工子弟学校儿童[10];并且就读于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更接近主流价值观,但他们也更为强烈地感受到了城市主流社会的歧视[11]。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2001 年就出台了“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两为主”政策,2006 年6 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再次明确了流入地政府为外来流动儿童“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的法律责任。随着近年来各级政府的不懈努力,各地原先大量存在的打工子弟学校逐步被取缔或转为公办。与此同时,由于城市中的人口生育率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从而导致部分公立学校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本地生源不足的问题。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近年来流动儿童的入学情况逐渐发生了改变,就读公立学校的比例出现了明显上升。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显示,当年在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已经达到了90.62%[12]。

基于上述现实背景,并与已有的文献相比较,本文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即使“两为主”的目标已基本实现,流动儿童就读的学校之间仍然差异明显。根据学校中流动儿童和城镇儿童的比例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流动儿童为主、流动儿童和城镇儿童比例相当、以城镇儿童为主三类,流动儿童在三类学校中将面对着不同的学习环境、学习条件和社会交往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类型是否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存在着影响?存在何种影响?已有的研究还基本没有涉及。

其次,社会融合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但已有的研究大都侧重于从其中一个方面考察学校类型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例如心理感知、文化适应等。本文将社会融合分为学习适应、社会交往和心理融合三个维度,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学校类型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

社会融合是指流动人口从城市的外来者到完成人口迁移进入城市体系,适应流入地生活与城市文化的过程,总体上可以将其进一步分为经济融合、社会融合、心理融合三个密切相关,却又依次递进的层面[13]。与成年流动人口相比,流动儿童由于还未成年,没有独立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因此不存在直接的经济适应问题[14]。而对于6岁以上的流动儿童而言,接受教育是其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务,学习方面的适应情况是他们在流入城市中实现社会融合的前提与基础[15]。因此,本文从学习适应、社会交往和心理融合三个方面分析学校类型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在“两为主”目标已经基本实现的现实背景下,根据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和城镇儿童的相对比例,本文将其分为以流动儿童为主、流动儿童和城镇儿童比例相当、以城镇儿童为主三类。已有的研究和相关调研显示,上述三类学校之间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以流动儿童为主的学校一般位于城乡结合部或城市边缘地区,大都属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公立学校,甚至由原打工子弟学校转型而来。学校的校舍、操场、校园环境等硬件设施较为落后,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此类学校周围往往有一定数量的外来流动人口聚居,从而也接纳了较高比例的流动儿童就读。与此相对应,以本地城镇儿童为主的学校在地理位置上一般靠近城市的中心地区,周围以本地城镇居民为主,流动人口相对较少。这类学校的校舍条件、校园环境明显优于前者,师资力量的整体水平也相对较高。而流动儿童和本地城镇儿童比例相当的学校,其各方面条件介于以上两类学校之间。

对于在不同类型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来说,不仅在日常学习中面临的各项软硬件条件不同,其社会交往对象以及所接触到的文化、价值观等方面也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而对其社会融合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在以流动儿童为主的学校中,由于大多数学生家庭背景、学习条件相似,因此来自于同学的学业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并且由于学校内的多数学生是各方面基础较为薄弱的流动儿童,教师也可能据此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的特点。但在社会交往方面,就读于此类学校的流动儿童较为缺乏和城镇居民、城镇儿童交往的机会,并且受到学校条件的限制,学校内各类课余活动相对较少,再加之学生较高的流动性,从而导致流动儿童社会交往的机会相对较少,进而难以建立起稳定的社会关系网络。此外,此类学校学生以流动儿童为主,在此就读的流动儿童一般也不会感受到来自周边环境的身份歧视。但总体而言,由于缺乏和城市主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交流与互动,在这一类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更多地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从而在心理上更加难以实现社会融合。

随着学校中本地城镇儿童比例的上升,特别是在以城镇儿童为主的学校中,以上情况往往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这一类学校的各类软硬件条件都明显较好,但由于流动儿童的学习基础以及家庭社会经济条件均相对较弱,学校中的城市同学会给他们带来明显的学业竞争压力。随着学校条件的改善、师资力量的增强,学校各类课余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在增加,并且周围同学的流动性也在下降,以上因素将给流动儿童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周围同学交往,并更多地接触到城市的学习、生活方式,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对流入地社会的心理认同。

最后,综合以上理论分析,我们提出三个研究假设:

假设1:随着学校中城镇儿童比例的上升,流动儿童感受到的学习压力显著上升,但对学校的满意度也逐渐增加。

假设2:随着学校中城镇儿童比例的上升,流动儿童社会交往的机会显著增加,但也会感受到更多的身份歧视。

假设3:随着学校中城镇儿童比例的上升,流动儿童对流入地的心理融合显著上升。

三、数据来源与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现状

(一)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6年9—10月在江苏省的南京、苏州和浙江省的杭州、绍兴四个城市组织的“流动儿童城市融合专项调查”。上述四个城市均位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入地之一。

在当地教育部门的协助下,我们在四个城市选择了比较典型的公立中小学开展问卷调查,其中既包括以流动儿童为主的学校,也包括流动儿童和城镇儿童比例相当,以及以城镇儿童为主的学校。此外,调查问卷分为儿童问卷和家长问卷两部分,前者包括儿童的个体特征、日常表现、对学校和社会的感知等问题,后者主要涉及流动儿童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包括家长的个体特征、家庭收入水平等多个方面。

在样本学校中,我们对随机选择的班级进行整群抽样。考虑到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能力相对有限,我们选择了就读于小学五、六年级以及初中阶段的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并完成儿童部分问卷。家长问卷则由受访儿童带回家,由其家长填写完成后上交。本次调查共完成有效问卷1 010份,其中流动儿童样本502人。

从调查的基本情况来看:受访流动儿童的平均年龄为11.41岁,几乎与小学毕业年龄持平,受访者来到本市的年限平均为8.43年,这意味着许多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已经生活了较长时间。在学校类型方面,54.3%的流动儿童就读于以流动儿童为主的学校,在另外两类学校中就读的比例相对较少。而流动儿童中男生的比例相对较高,达到了54.9%,但独生子女的比例相对较低,仅有26.5%。调查还显示,流动儿童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与家庭年收入均明显偏低。以本次调查中的城镇儿童为参照,60.5%的流动儿童家长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该比例是城镇儿童家长的2倍左右。在家庭年收入方面,39.6%的流动儿童家庭年收入在5万元及以下,该比例约为城镇儿童家庭的3倍。

(二)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现状

为了更好地考察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情况,本文从问卷中选择以下指标分别从学习适应、社会交往和心理融合等方面对其进行界定。

具体来看,学习适应包括学习压力感知以及对学校的满意度两个指标,前者侧重考察流动儿童对城市学习特点和学习环境的适应情况,在问卷中我们询问流动儿童“你觉得自己的学习压力大吗”,备选项包括“没有”“不大”“一般”“较大”和“很大”五级;对学校的满意度重点关注他们对学校的主观评价,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问题“你是否满意你现在所就读的学校”,请流动儿童根据自己的感受从“很不满”“不满意”“一般化”“满意”和“很满意”五级选项中选择。社会交往方面也包括两个指标,一是朋友的数量,二是对周围歧视的感知程度。与周围环境交流互动较多的流动儿童,朋友的数量往往较多,与城市社会的融合情况相对较好;而歧视的感知则是来自周边环境的排斥性力量,将阻碍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在调查中我们询问了流动儿童“身边是否存在本地人看不起你的情况”,请受访者在“没有”“有一些”“一般”“严重”和“很严重”备选项中进行选择。心理融合则是社会融合的最高层次,本文使用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对其进行测度,问卷中的相关备选项包括“外地人”“说不清”和“本地人”三项。

表1显示了本次调查中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基本情况。在学习适应方面,流动儿童感觉学习压力“较大”和“很大”合计达到26.65%。但他们对学校的满意度却很高,回答“满意”及以上的比例接近80%。此外,流动儿童的社会交往情况并不理想,其中53.9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周围没有朋友,分别有12.22%和4.21%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身边存在着“严重”和“很严重”的看不起外地人的情况。总体来看,流动儿童对城市社会的心理融合程度并不高,尽管受访的流动儿童平均已在流入地生活了8.43年,但认为自己是“外地人”的比例仍然高达65.53%,仅有10.4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本地人”。

表1 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情况 %

考虑到心理融合是社会融合的最高层次,表2初步考察了学校类型与流动儿童心理融合之间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在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随着学校中城镇儿童比例的上升,流动儿童的“本地人”身份认同显著上升,而“外地人”认同随之显著下降。例如,在以流动儿童为主的学校中,高达74.9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外地人”,具有“本地人”身份认同的比例仅占3.32%。但在以城镇儿童为主的学校中,认为自己是“本地人”的流动儿童比例达到了32%,大约是以流动儿童为主学校的10倍,而认为自己是“外地人”的儿童比例减少了20多个百分点,降至52%。

表2 学校类型与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差异

说明:学校类型1、2、3分别表示以流动儿童为主、流动儿童与城镇儿童比例相当、以城镇儿童为主三类学校; ***、**和*分别表示相关差异在1%、5%和10%水平上统计显著

四、计量检验

以上已经分析了学校类型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并进行了初步的描述性考察,本部分我们将使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此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一)变量与模型

本文的第二部分使用了学习压力、对学校满意度、朋友数量和歧视感知四个指标分别界定了流动儿童社会融合中的学习适应和社会交往,上述四个变量均为五级分类变量,在此我们根据表1中的类别依次将五个等级赋值为1、2、3、4、5。而反映心理融合的身份认同则属于三级分类变量,我们将其赋值为1、2、3。显然,学习压力和歧视感知为测度社会融合情况的反向指标,其余三个变量为正向指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以上衡量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五个变量均为有序分类变量,因此本文将使用Ordered Logit模型进行相关的计量检验。

模型的自变量是流动儿童就读学校的类型,我们依然将其分为以流动儿童为主、流动儿童与城镇儿童比例相当和以城镇儿童为主三类。除了学校类型之外,还有许多因素会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产生影响,因此本文还选择了以下控制变量: 一是流动儿童的个体特征,主要是指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以及来到本地的时长;二是流动儿童的家庭特征,其中包括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等。此外,考虑到各城市之间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流动儿童相关政策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们在计量检验中还控制了城市虚拟变量。

(二)计量检验结果与分析

表3显示了学校类型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Ordered Logit估计结果,相关参数表明模型的整体效果良好,从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学习压力感知方面,表3显示在流动儿童与城镇儿童比例相当和以城镇儿童为主两类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感受到了更大的学习压力,并且上述结论分别在5%和1%水平上是统计显著的。主要是因为流动儿童在学习基础、家庭条件等方面相对弱于城镇儿童,因此随着学校中城镇儿童比例的上升,他们感受到了更大的学习压力。但在学校满意度方面,与以流动儿童为主的学校相比,就读于以城镇儿童为主的学校显著提高了流动儿童对学校的满意度。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这可能是因为此类学校具有较为优良的校园设施与环境,以及良好的师资力量,从而提高了流动儿童对学校的满意度。总的来看,以上结论与假设1是一致的。

表3 学校类型与流动儿童学习适应的Ordered Logit估计结果

说明:***、**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统计显著,括号内为参照组

表4列出了流动儿童社会交往和身份认同的Ordered Logit估计结果,其中的主要发现与本文提出的假设2和假设3是基本一致的,具体如下:

学校类型对流动儿童的社会交往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在以城镇儿童为主的学校就读可以显著增加流动儿童的朋友数量,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歧视感知。这说明在以城镇儿童为主的学校就读可以更多地得到与周围同学交流、沟通的机会,可以获得相对较为稳定的人际交往环境,从而拥有更多的朋友。但由于流动儿童本身与城镇儿童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差距,上述交往带给流动儿童的也并不全是正面的体验,因此他们感受到来自周围环境中歧视的可能性也出现了显著上升。

与此同时,表4表明:与以流动儿童为主的学校相比,就读于流动儿童与城镇儿童比例相当、以城镇儿童为主两类学校均显著提高了流动儿童的“本地人”身份认同。考虑到心理融合是社会融合的最高层次,上述结论意味着,尽管在城镇儿童比例较高的学校会给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例如更大的学习压力、更强的歧视感知,但总体上仍然显著提升了他们的社会融合程度。其中的原因可能来自于此类学校更为优越的软硬件条件、更多的朋友,以及更多社会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表4 学校类型与流动儿童社会交往、身份认同的Ordered Logit估计结果

续表4

说明:***、**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统计显著,括号内为参照组

五、主要结论

随着“两为主”目标的逐步实现,目前绝大多数流动儿童已经进入流入地的公办学校就读。本文根据两类学生的比例,将其分为以流动儿童为主、流动儿童与城镇儿童比例相当、以城镇儿童为主三类学校。首先分析了三类学校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从学习适应、社会交往和心理融合三个方面探讨了学校类型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并使用江苏省和浙江省四个城市的调研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显示:与以流动儿童为主的学校相比,在流动儿童与城镇儿童比例相当、以城镇儿童为主的学校就读会给流动儿童带来更大的学习压力,但可以显著提高他们对学校的满意度;会显著增加流动儿童遭受歧视的可能性,但也显著增加了他们的朋友数量。总体来看,在城市儿童比例较高的学校就读显著提高了流动儿童的“本地人”身份认同,有效地促进了这一群体的社会融合。

流动儿童的教育和社会融合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发现学校类型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存在着显著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单向度的。其中在城镇儿童比例较高的学校就读既有消极的作用,包括给流动儿童带来更大的学习压力、更强的歧视感知等;也有积极的一面,例如流动儿童对学校更高的满意度、拥有更多的朋友等,并且在总体上显著提高了流动儿童对流入地的身份认同。

从给流动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条件,促进这一群体社会融合的角度来看,本文认为需要更多地将流动儿童安置到流动儿童与城镇儿童比例相当、以城镇儿童为主的学校,给流动儿童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城镇儿童、城镇社会进行交流和互动。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应该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甚至保护,减少其负面作用,例如考虑到流动儿童的学习基础、家庭学习条件相对较弱,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需要对其多加关注和帮助,并适度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降低他们学习上的心理压力。与此同时,尽最大努力消除校园中可能存在的歧视,强化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观念,并引导流动儿童养成独立自强、纯朴善良等良好品质。

猜你喜欢

城镇流动比例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人体比例知多少
文化边城镇远
流动的画
组成比例三法
用比例解几何竞赛题
简述我国城镇老年群体轻体育运动的常态化开展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在钟鼓楼上回望——宾川县州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