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用循环链: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效益性思考

2019-09-14葛莉苓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素养语文

葛莉苓

(福州第四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表述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程的效益性,应该在表现为综合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建构和运用语言、发展和提升思维、鉴赏和创造审美、理解和传承文化等能力,以此逐渐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1]

长期以来,知识的本位化、教育的趋同化使得传统的语文教学体现为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核心,以升学率为最终效益的课程观。语文教育的基本操作无外乎教师的灌输式教学和学生的重复性记忆,师生的个体性、主动性和判断力几乎没有发挥的余地,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校学得没有兴趣、走出校门以后不能也不会运用所学服务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以几何级态势爆炸性地增长,传统的单一的、区块化的语文教育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需求,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教育模型,取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体系,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为此,笔者以为,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用循环链的建设。

高中语文学用循环链是指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启动兴趣动力,开放心智,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不断进行知识链合与更新,获得更强大的听说读写能力;建立学而乐的觉知体系,开拓更广泛和深入的语文学习资源,自觉地将语文学习融入社会进化的洪流,从学会读书过渡到学会做事做人,以真正做到语文教育的有效性。

学用循环链与传统的读写结合、语用实践、理论联系实践等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它以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体系为基础,发挥学生能动性、关注成长差异性、建构知识整合性、强调学习多元性。将语文学习由单调死板到多样灵活转化,从单科走向全科以至社会生活,将语文知识在滑动和流动中聚合起来,让语文知识为我所用,在生活中得到印证,为未来搭桥铺路,以满足个人的需求,适应时代的发展。其主要策略为:

一、广泛吸收,融会贯通

吸收多门学科知识的养分,繁殖并壮大语文学科的生长,让学生在融会贯通中,链聚并提高对语文知识的认知。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的语言文字中凝聚着人类的思维与意志、聚合着人类文明与文化传统,每一部的作品、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的个人理智与情感的体现,也是历史与人性的浓缩。随着学生受教育层级的提高,语文课程的内容越来越多,文本的理解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语文课程喜欢从字词句的解释、段落中心、修辞、语法等方面进行揣摩、分析,语文味固然很足,但每篇课文都用语文的手法处理就显得乏味、单调,何况每个作者的身份背景、时代风貌都各不相同,有些文章不联系时代、身世,就不能看出作者的匠心所在。[2]并且,艺术、历史等人文学科跟语文就是一家,自然科学的严谨、规范又锻炼着人们精确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何不让它们也参与到语文教学中,一起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价值的养分呢?学文言语法时,与其让学生在特殊句式和词性活用上纠结,不如跟英语的句式结构和词性转换知识联系,以一门学科的通顺带来语文学科知识的通畅;学古代人物传记时,在情节的分析中附加展示些表现当时形势的地图,让学生置身于当年的情境中去分析评价人物行为性格、处世方式,对人物形象会更加到位;学习诗歌散文时,若能以音乐、绘画等形式辅助想象,也能做到对形象和语言的进一步揣摩。事实证明,融合了各学科知识以后,学生对语文学习更加有兴趣,并养成主动根据自己学情出发而组织和运用知识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形成学科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聚焦素养,链合优化

以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为轴心,将碎片化、区块化的语文知识进行链合,使学生在学习运用中随时调整、验证、巩固所学,优化知识结构,并生成语文学习的新动力。[3]高中语文的基础知识是丰富而深入的,学生既要掌握字音字形,又要把握语句内涵,既要了解形象的意义,又要整理思路主题,既要会阅读,又要会写作。语文知识点分布在每个单元、每篇课文中的零散性;对于课程目标的确立和实施,教法的多样性和随意性;高中生学习层次、感悟力的差异性,都使语文教学很难摆脱重复性、碎片化的特点,“少、慢、差、费”一直是语文教学老大难的问题。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强学用循环的意识,将原先相类似的知识引入新的教学中,唤起学生新的体验和认识,他们学习的力度和质感都会有所增强。古典诗歌的鉴赏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由于意象的多义性、手法的复杂性、主题的丰富性,学生对古代诗歌难免有厌倦感。但如果注意到学习内容的前后关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感悟出发,将所积累的经验循环运用于新的课文中,不仅会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有时还会有“温故而创新”的喜悦感。例如必修三《秋兴八首》(其一)“故园心”的理解中,若能与必修二《故都的秋》中对“故”字所传达出的苍凉、眷恋之情相联系,作者的伤漂泊、思故乡、忧国事的情感被自然迁移出来。而同篇课文中《登高》一诗的欣赏,学生从秋意无边、天涯沦落,联想战乱之后离乡背井的万千百姓,并由此追溯更远的年代天下百姓的艰难岁月,对杜甫诗歌“沉郁顿挫”风格的认识就更加清晰了。这样的解读由字义引申到主题情感的把握,又升华到对作家写作风格的认识,由于关注到语文知识的链合,使碎片化的知识前后连接,互相提供学习的养分,不仅使教学目标得到更深透的贯彻,开发了学生自我提升的空间,为将来的能力提升提供强大动力。

三、学用循环,走向生活

新课程下的语文学用循环链,走向社会生活,指向学生未来发展,它不是在语文学科或者是学校范围内的小周旋。学生是在真实的母语运用情境中自主地进行语言实践来提升核心素养的。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学校教育范围的狭窄化、受教育时间的有限性使语文在真实情境下的语言实践存在天然的不足。语文课程活动的设计应将目光投向课本、课堂以外的世界中,在深度和广度上扩大生活的外延,语文学习才会有源头活水,学生的表达和交流才会有质感。在高中语文必修五表达交流《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中,有一道“致我的前辈”的作文题。题目的设置了一个翻检老照片的场景,让“我”对老照片上外貌与自己十分接近的前辈说些话,写一篇文章。在提倡讴歌亲情,追念先贤的新时代,这样的写作是很有意义的。但由于年代久远,了解的事实有限,写作中,记叙、议论、抒情时就不免凭空编造,缺乏真情。因此,写作之前设计一些情境交流的活动就显得十分必要。笔者尝试,安排学生寒假期间走访家族聚居地,了解家族的历史,采集人物故事,提炼家族精神,以“慎终追远寻根筑梦”为主题,进行家庭访谈,在此基础上进行《致我的前辈》的写作。由于抓住了最能展现家族文化的春节契机,学生能够有时间,有机会搜集较详实的资料,对“我的前辈”这个写作对象有较充分的情感交流,所以,最后的成文显得有真实而饱满。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语文也只有与时代接轨,跟现实世界联系,在生活运用语文知识,提升语言的能力,语文核心素养才能得到真正的有价值的培养。

图1 语文学用循环链生成途径

学用循环链是一种理念,贯穿在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各个环节中。在新课程背景下,把语文学科融入整体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的从学习和生活中吸取学习的能量,提高学习的能力,又随时作用于生活,提升文化品质和做人的素养(见图1)。笔者在2018届高一教学中,以此理念引领教学实践,常感慨收获不同于以往的教学。学生学习方法更加灵活自主、知识更加整体系统、表达交流更加合理妥当。由于学和用不断循环,学是为了用,用又促进了学,学用时时更新与补充,学生学得扎实牢固,用起来得心应手,真正走向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统一。在实施中笔者常感教育理念的更新之艰难:既要短时间内帮助学生提高卷面成绩,又要扭转功利化的读书倾向。让学用循环链的效益是指向长远的未来,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付出十足的耐心。当然,最需要改进的还是教师自己:将当下的知识放进学生整体的知识体系中,在恰当的时机做及时地点拨,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知识构成,给予学生合适的指导……如此种种,虽说需要教师的学养和格局,更需要放低姿态与学生共同投入学用循环实践的勇气。

总之,教育的意义在于唤醒人的智慧,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的人。教育现代化语境下,我们要让学生爱学习,会思考,能创造,发挥自己宝贵的天赋,做一个满足社会需要、适应时代发展、实现个人价值的合格人才。[4]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素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