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泽泻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与现存质量问题思考*

2019-09-14金青浩侯晋军张建青吴婉莹果德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倍半萜三萜泽泻

金青浩,侯晋军,张建青,2,周 晶,吴婉莹**,果德安**

(1.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药标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上海 201203;2.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本溪 117004)

中药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等症,为中医临床常用中药;仅在2015版《中国药典》中,就有58个中成药含有泽泻[1,2]。泽泻在《中国药典》中收载的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e(Sam.)Juzep.的干燥块茎,其质量控制成分为三萜类成分23-乙酰泽泻醇B。但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市场流通的泽泻依然存在指纹差别大、基原混乱而难以鉴别的实际问题。为了更好的认知中药泽泻的质量差异性,本文将在对泽泻药效物质基础、药理活性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泽泻药材质量差异性产生的各种影响因素,并探讨应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对策。

1 泽泻化学物质基础研究概况

泽泻中研究报道与药效相关最多的成分主要为原萜烷型四环三萜类成分。上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T.Murata[3]对泽泻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首次从泽泻中分离得到原萜烷型四环三萜醇泽泻醇A乙酸酯乙酸酯和泽泻醇B 乙酸酯。80 年代,Oshima,Y.[4]学者首次从泽泻中分离得到愈创木烷型倍半萜alismol 和lismoxide。至今为止,从泽泻中共分离得到超过180多个化合物,其中主要包括115 个三萜和52 个倍半萜,以及4 个二萜。而黄酮、生物碱、多糖、挥发油等成分则少见报道。

1.1 三萜

泽泻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为原萜烷型四环三萜类。原萜烷型四环三萜是四环三萜达玛烷的立体异构体,A-B、B-C和C-D环骈合方式为,椅-船-椅-船构象式展开,并规定了8α-CH3,9β-CH3,13α-H和14β-CH3的立体异构[5]。原萜烷型四环三萜仅大量分布于泽泻属泽泻科泽泻和东方泽泻中,为泽泻的特征性化学成分,也是泽泻发挥利尿、降血糖、降血脂、抗脂肪肝及保肝药效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原萜烷型三萜类成分在其他种属中也见少量分布,如Lobelia chinensis Lour.(Lobeliaceae),Garcinia speciosa Wall.(Guttiferae)和Leucas cephalotes(Roth)Spreng.(Labiatae)[5]。

目前共分离得到的115个三萜,其中113个为原萜烷型,仅Qiang[6]报道过1 个乌苏烷型五环三萜arnidiol和1 个环阿屯型四环三萜3β-hydroxycycloart-23-ene 25-methyl ether(表1,图1)。根据其结构类型可将泽泻原萜烷型三萜分为四环三萜、五环三萜和降三萜,其中四环三萜根据结构特点可分为泽泻醇A(E)类、泽泻醇B类、泽泻醇C类;五环三萜根据成环类型可以分为泽泻醇F衍生物、螺甾烷型衍生物等(图2)。

泽泻醇类化合物中23-乙酰泽泻醇B 的含量在各产地、各基原泽泻中均含量较高,但23-乙酰泽泻醇B具有热不稳定性和酸不稳定性,在加热或酸性条件下,易开醚环,生成24-乙酰泽泻醇A。而24-乙酰泽泻醇A同样不稳定,在溶液中易发生乙酰基迁移现象,生成23-乙酰泽泻醇A,最终二者比例约为1∶1 时达到动态平衡。泽泻中三萜类化合物大多为泽泻醇A或泽泻醇B 的衍生物,这些衍生物同样具有原型化合物的结构不稳定性质。这种不稳定性也给泽泻质量控制带来困扰。

1.2 倍半萜

倍半萜是泽泻中仅次于三萜的第二大类化学成分,主要包含3 个异戊二烯单位。泽泻倍半萜的分离最早始于1983年,Oshima,Y.[4]等首次从泽泻中分离得到2个倍半萜,即alismol和alismoxide,这2个化合物也是泽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愈创木烷型倍半萜。据统计,截止2018年1月,从泽泻和东方泽泻中共分离得到52个倍半萜(表2),除了愈创木烷型倍半萜,还有少量的吉马烷型、桉叶烷型倍半萜和Oplopanane 型。虽然从泽泻中分离得到大量倍半萜,但是相对于三萜,倍半萜的丰度低,结构规律性差,难于检测发现。因此,关于泽泻倍半萜的研究鲜少报道。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世纪90 年代曾有报道过少量磺化倍半萜[53,54],而近年来却未见报道。此类成分被报道的时间为中药材行业滥用硫磺熏制工艺的时间,故推测泽泻中磺化倍半萜类成分为硫磺熏制过程中产生的人工产物,而非泽泻原生二次代谢产物。

表1 泽泻中分离得到的原萜烷型三萜类成分

续表1

No.Name MS M.F.CAS Reference 28 Alisol U 470.34 C30H46O4 176045-53-7[7]29 11-Deoxyalisol D 472.36 C30H48O4 228095-10-1[23]30 Alisol G 472.36 C30H48O4 155521-46-3[15]31 Alisol B 472.36 C30H48O4 18649-93-9[15]32 11-Deoxyalisol F 472.36 C30H48O4-[24]33 Alismanol F 474.33 C29H46O5 1812866-95-7[9]34 11-Deoxyalisol A 474.37 C30H50O4 155800-98-9[23]35 Alismanol A 484.32 C30H44O5 1812866-91-3[9]36 155800-95-6 486.33 C30H46O5 155800-95-6[21]37 16-oxo-11-Anhydroalisol A 486.33 C30H46O5 156338-93-1[18]38 Alisol C 486.33 C30H46O5 30489-27-1[21]39 Alisol O 488.35 C30H48O5 1005191-18-3[10]40 Alisol F 488.35 C30H48O5 155521-45-2[25]41 13β,17β-Epoxyalisol B 488.35 C30H48O5 156707-41-4[21]42 15,16-Dihydroalisol A 488.35 C30H48O5 1810003-39-4[9]43 neoalisol 488.35 C30H48O5 176045-52-6[26]44 16-oxo-11-deoxy-Alisol A 488.35 C30H48O5 2014345-22-1[27]45 16-oxo-23-deoxy-Alisol A 488.35 C30H48O5 156338-94-2[18]46 11-deoxy-13β,17β-Epoxyalisol A 490.37 C30H50O5 155800-99-0[21]47 Alisol E 490.37 C30H50O5 19865-73-7[28]48 Alisol A 490.37 C30H50O5 19885-10-0[29]49 11-Deoxyalisol B 23-acetate 498.37 C32H50O4 155073-74-8[17]50 3-oxo-16-oxo-11-4-Anhydroalisol A 500.31 C30H44O6 1810003-35-0[9]51 20-Hydroxyalisol C 502.33 C30H46O6 1810003-36-1[9]52 Alismanin A 502.37 C34H46O3 2144869-14-5[13]53 Alismanol O 502.33 C30H46O6 2172835-24-2[22]54 25-Methoxyalisol F 502.37 C31H50O5 2221029-53-2[7]55 16β-Methoxyalisol B 502.37 C31H50O5 2221029-57-6[7]56 Alisol T 502.37 C31H50O5 2221029-61-2P[7]57 Alisol V 502.37 C31H50O5 176045-54-8[7]58 11,24-Dihydroxy-alisol H 502.33 C30H46O6 228095-12-3[30]59 16-Oxoalisol A 504.35 C30H48O6 124515-98-6[28]60 Alismanol M 504.35 C30H48O6 2172835-22-0[22]61 23-O-Methylalisol A 504.38 C31H52O5 26575-97-3[21]62 25-O-Methylalisol A 504.38 C31H52O5 155801-00-6[21]63 16β-Hydroperoxyalisol B 504.35 C30H48O6 2221029-56-5[7]64 13β,17β-Epoxyalisol A 506.36 C30H50O6 142808-08-0[7]65 Alisol L 23-acetate 510.33 C32H46O5 29042-14-6[29]66 Alisol O 512.35 C32H48O5 928148-51-0[31]67 11-Deoxyalisol C 23-acetate 512.35 C32H48O5 119157-55-0[28]68 11-deoxy-13β,17β-Epoxyalisol B 23-acetate 514.37 C32H50O5 155800-94-5[21]69 Alisol B 11-monoacetate 514.37 C32H50O5 29081-17-2[32]70 25-Anhydroalisol A 11-acetate 514.37 C32H50O5 561055-03-6[26]71 Alisol B 23-acetate 514.37 C32H50O5 26575-95-1[29]

续表1

No.Name MS M.F.CAS Reference 72 25-Dehydroalisol A 24-acetate 514.37 C32H50O5 561055-04-7[29]73 25-O-Ethylalisol A 518.40 C32H54O5 1810003-37-2[9]74 Alismanol P 518.32 C30H46O7 2172835-25-3[22]75 Alisol P 520.34 C30H48O7 1005191-19-4[10]76 16β-Methoxyalisol E 520.38 C31H52O6 2221029-58-7[7]77 5β,29-Dihydroxy alisol A 522.36 C30H50O7 2170098-63-0[33]78 16β-Hydroperoxyalisol E 522.36 C30H50O7 2221029-60-1[7]79 Alisol J 23-acetate 526.33 C32H46O6 228095-16-7[23]80 Alisol K-23-acetate 526.33 C32H46O6 228095-18-9[23]81 Alismaketone-C 23-acetate 528.35 C32H48O6 253337-70-1[15]82 Alisol Q 23-acetate 528.35 C32H48O6 1415932-52-3[34]83 Alismanol C 528.35 C32H48O6 1810003-34-9[9]84 16-oxo-11-Anhydroalisol A 24-acetate 528.35 C32H48O6 2012601-72-6[6]85 Alisol C 23-acetate 528.35 C32H48O6 26575-93-9[28]86 16β-Hydroxyalisol B 23-acetate 530.36 C32H50O6 115346-25-3[21]87 Alizexol A 530.36 C32H50O6 170384-74-4[35]88 Alisol N 23-acetate 530.36 C32H50O6 228095-22-5[23]89 Alisol F 24-acetate 530.36 C32H50O6 443683-76-9[36]90 Alismaketone-A 23-acetate 530.36 C32H50O6 190323-46-7[37]91 Aismaketone-B 23-acetate 530.36 C32H50O6 253337-69-8[15]92 Alisol D 530.36 C32H50O6 119188-55-5[20]93 16β-acetoxy Alisol B 530.36 C32H50O6 2226238-13-5[38]94 16α-acetoxy Alisol B 530.36 C32H50O6 2226238-14-6[38]95 Alisol S 23-acetate 530.36 C32H50O6 2221029-55-4[7]96 Alisol E 23-acetate 532.38 C32H52O6 155301-58-9[28]97 Alisol A 24-acetate 532.38 C32H52O6 18674-16-3[3]98 Alisol A 23-acetate 532.38 C32H52O6 19865-75-9[29]99 Alisol E 24-acetate 532.38 C32H52O6 725240-79-9[39]100 16β,25-Dimethoxyalisol E 534.39 C32H54O6 2221029-59-8[7]101 Alismalactone 23-acetate 544.34 C32H48O7 190323-45-6[37]102 Alisol M 23-acetate 544.34 C32H48O7 228095-20-3[23]103 16β-methoxyalisol B 23-acetate 544.38 C33H52O6 115333-90-9[40]104 16-oxoalisol A 23-acetate 546.36 C32H50O7 124516-00-3[28]105 16-oxoalisol A 24-acetate 546.36 C32H50O7 124516-01-4[28]106 25-O-butyl alisol A 546.83 C34H58O5-[8]107 16β-hydroperoxyalisol B 23-acetate 546.36 C32H50O7 2221029-54-3[7]108 13,17-epoxyalisol A 24-acetate 548.37 C32H52O7 725240-80-2[39]109 13,17-epoxyalisol A 23-acetate 548.37 C32H52O7-[39]110 16β-ethoxy Alisol B 23-acetate 558.39 C34H54O6-[8]111 3-methylalismalactone 23-acetate 558.36 C33H50O7 190274-90-9[15]112 Alisol D acetate 572.37 C34H52O7 119157-54-9[20]113 120409-41-8 586.39 C35H54O7 120409-41-8[28]114 120409-07-6 614.38 C36H54O8 120409-07-6[28]115 Alismanin C 528.35 C32H48O6 2144869-16-7[13]

图1 泽泻中三萜类化合物结构式

图2 以23-乙酰泽泻醇B为源头的泽泻原萜烷型三萜衍生路线图

图3 泽泻中倍半萜萜类化合物结构式

2 泽泻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2.1 利尿作用

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泄热的功效,据《医学启源》、《纲目》等记载,泽泻主要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大量的现代药理学研究确定了泽泻的利尿活性,Feng等[55]的研究表明泽泻发挥利尿活性的部位是乙醇提取层,而伍小燕[56]的研究表明单次和连续给予泽泻水提物均可以发挥利尿活性。值得关注的是,Feng等[55]的研究表明泽泻醇提物在大剂量时(20,40 和80 mg·kg-1)反而表现出抗利尿的作用,这提醒我们需要关注泽泻临床用药的剂量。关于泽泻利尿机制的研究较少,前期研究表明泽泻利尿的物质基础是泽泻中的主要化学成分alisol A 23 acetate 和alisol B 23 acetate,通过促进电解质(Na+和K+)的排出而发挥利尿作用[57]。早期研究表明,泽泻的利尿活性和螺内酯一致,主要作用于肾小管,竞争性的结合醛固酮受体,近来伍小燕研究表明给予泽泻提取物后大鼠肾脏髓质AQP2 mRNA的水平降低,推测其利尿活性可能与降低肾脏髓质AQP2作用有关[56]。

表2 泽泻中分离得到的倍半萜类成

2.2 抗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

1960年,Kobavashi等人发现了泽泻的抗脂肪肝作用,随着非酒精性脂肪肝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显著提高,泽泻的肝保护活性逐渐成为当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对其肝保护作用机制的探讨在众多病症的研究中也最为深入。早期文献大量报道了泽泻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研究,近年来则主要集中于对泽泻发挥抗脂肪肝的机制研究。龚杰[58]等报道了泽泻提取物对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并检测到与肝硬化密切相关的I 相代谢酶CYP2E1 和CYP2A5 基因下调,同时HepG2 细胞实验表明,脂肪变性与内质网应激通路中JNK1、p-JNK1、CRP78、CHOP、XBP-1下调,STAT3上调有关。Jang 等[59]研究表明,泽泻块茎甲醇提取物(MEAO)也可以通过抑制肝细胞内质网应激(CRP78、CHOP、slice XBP-1)从而阻止肝细胞脂肪变性,除此之外,泽泻甲醇提取物还可以通过抑制肝脂肪生成基因(FAS、ACC1和DGA7)和VLDLR 等基因的表达,增加ApoB 的分泌,从而阻止肝细胞病理性肝脂肪变性。总之,泽泻发挥抗脂肪肝活性很可能是通过降低内质网应激,而内质网应激与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多种疾病有关,因此可以推测泽泻对糖尿病可能也会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同时内质网应激通过调节脂质生成基因和载脂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进而调节脂质代谢,说明泽泻可能对高血脂症有治疗效果。内质网应激还可以激活Nrf2,JNK,和NFκ-B 通路,这些通路在炎症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说明泽泻可能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2.3 抗肝损伤和抗胆汁淤积

除了在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发挥重要作用外,泽泻提取物及其单体在肝损伤和肝脏胆汁淤积也显示了显著的保护作用。Huo等[60]人研究表明泽泻提取物通过激活FXR,下调胆汁酸摄取相关基因slc10al 和胆汁酸合成酶CYP7a1,上调胆汁酸代谢相关基因UGT1a1 和SULT2a1,最终缩小胆汁酸池,降低血清中AST,ALT,TBIL 和肝脏中TBA 的水平,并改善肝脏的病理学变化,从而逆转α-萘基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大鼠胆汁淤积。而Meng 等[61]研究同样表明alisol B 23 acetate 通过激活FXR 通路,逆转α-雌炔醇诱导的大鼠肝脏损伤及胆汁淤积,但具体机制略有不同,相对于提取物,alisol B 23 acetate 同样下调CYP7a1 并上调Sult2a1,但对Ugt1a1 没有影响。除此之外,alisol B 23 acetate 还可上调胆盐输出泵BSEP 和多药耐药基因MRP2,增加胆汁酸从肝脏中的排出。并且alisol B 23 acetate 还可抑制NTCP 蛋白和肝脏对胆汁酸的吸收,下调CYP7a1的上游基因SHP 和FGF15,上调I相代谢酶CYP3a11,从而减少肝脏中胆汁的量。综上所述,对于抗肝损伤和抗胆汁淤积症,泽泻主要通过作用于FXR通路发挥作用。

2.4 降血脂作用

前期研究表明泽泻提取物可以降低人体和大鼠的TC、TG、LDL-G 的含量,并通过降低HMGCR,影响SREBF2和CYP7a1的表达,从而降低HFD昆明小鼠肝脏血清中胆固醇含量,降低甘油三脂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49]。近年来对泽泻发挥降脂作用的机制研究较少,仅局限于细胞层面的机制探讨。楼海霞[82]研究表明alisol A 24 acetate 通过激活PKA-HSL ERKPPARγ-Perilipin A 和AMPK-Perilipin 通路调控3T3-L1成熟脂肪细胞的脂质分解,降低脂肪细胞的脂质积累。alisol A 24 acetate 通过激活AMPK-ACC 和PPARα-CPT1A 通路抑制油酸钠诱导的HL7702 肝细胞脂肪变性。Park等[62]报道了泽泻乙醇提取物可以通过下调C/EBPβ,PPARγ和C/EBPα,进而下调脂肪分解直接相关的基因aP2、FAS、HSL、LPL,最终抑制OP9细胞的脂肪分化。由此可见,在细胞层面,AMPK 和PPARγ 均是泽泻发挥降血脂作用的关键通路蛋白。侯惠民等报道泽泻提取物中泽泻醇A与24-乙酰泽泻醇A 的重量比例为1:0.4 时具有最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63]。许飞等报道泽泻提取物中24-乙酰泽泻醇A与23-乙酰泽泻醇B的重量比为1:3时,对脂代谢关键酶HMG-CoA 还原酶具抑制作用,具有最好的降血脂活性[64]。

2.5 抗炎作用

泽泻抗炎活性的研究,早期主要通过细胞模型抑制NO生成进行简单评价,近几年来,对泽泻对于炎症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研究报道越来越多,且较为深入。Shin[65]研究了泽泻提取物对卵清蛋白诱导的BALB/c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泽泻提取物通过抑制NF-κB 蛋白的水平,进而下调NF-κB p65和iNOS mRNA 的表达,从而减少呼吸道高反应性,缓解呼吸道上皮增厚,最终达到抗哮喘的作用。同样的Han[66]等研究了泽泻乙醇提取物对C57 小鼠肺炎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其抗炎机制也与NF-κB通路有关。在LPS诱导的急性肺炎和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株模型中,高低剂量的泽泻提取物均可以促进Nrf2的活性,这通过Nrf2 相关的靶基因NQO-1,HO-1 和GCLC 得到验证,同时泽泻提取物可以抑制NF-κB 及其相关促炎因子IL-1b 和促炎酶COX-2 和iNOS 的表达。上述结果表明,泽泻提取物有显著的抗炎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和NF-κB相关炎症通路相关。

2.6 抗肿瘤作用

泽泻在抗癌方面的研究主要通过细胞模型试验。前期研究试验表明泽泻提取物和alisol B 23 acetate 均可以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alisol B 可以通过CaMKKAMPK-mTOR 途径,内质网应激及UPR 途径诱导癌细胞死亡。Alisol B 23 acetate 通过上调BAX 和核易位,激活caspase-8,caspase-9 和caspase-3,使人类激素抵抗前列腺癌PC-3 癌细胞发生凋亡,通过线粒体和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凋亡[49];Zhang[67]等对alisol B的抗乳腺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isol B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与alisol B 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使线粒体膜电位消失,激活caspase-3/-9 和p38 MAPK 信号通路,抑制MTOR/NF-κB 信号通路,诱导ROS 产生等因素有关。Zhang 等[68]对alisol B 23 acetate 的抗卵巢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isol B 23 acetate 通过下调CDK4,CDK6 和cyclin D1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上调PARP和Bax/Bcl-2比例诱导细胞凋亡,通过内质网应激IRE1信号通路发挥抗癌活性,下调金属蛋白酶MMP-2 和MMP-9 的水平来影响细胞迁移,最终发挥其对癌症细胞的抗细胞增殖,抗迁移和抗侵袭作用。

3 影响泽泻药材质量因素

通过对泽泻化学物质基础和药理活性相关文献梳理,可以发现泽泻药效物质基础具有以下两个特点:①其药效相关成分具有热不稳定性,以主成分23-乙酰泽泻醇B为代表的生物活性成分受热后易降解为其他三萜类成分,其降解转化率和新生成化合物数量与温度、受热时间等有密切关系。②药理活性不仅与指标成分含量有关,还与各成分之间含量比例有关。

为进一步明确市场上泽泻质量差异大的原因,我们从泽泻药材基原、产地、种植技术、原产地加工等药材生产环节进行探讨:

3.1 药材原植物基原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经李丽霞等在对泽泻进行本草考证发现,古籍记载了6种泽泻植物,可考的有5种,1种非泽泻属植物,其余4种属于泽泻科泽泻属植物。根据古籍对泽泻形态描述对这四种泽泻进行鉴定,其中2 种鉴定为东方泽泻Alisma orientale(Sam.)Juzep.,另外2 种分别是小泽泻Alisma nanum D.F.Cui 和窄叶泽泻Alisma canaliculatum A.Braun et Bouche.[69]。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商品泽泻基原的主要有两个,一种为2015 版《中国药典》收录种A.orientale(Sam.)Juz,该种主要分布于福建、江西两省,市场上称为“建泽泻”。另一种为A.plantago-aquatica L.,该种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市场上称为“川泽泻”[70]。

然而,马晓冲,宋经元等研究发现泽泻A.plantagoaquatica Linn.与东方泽泻A.orientale(Sam.)Juzep.二者在外部形态特征区别不明显,通过经典鉴定方法难以准确鉴定基原。对市售28 种标注东方泽泻的饮片采用DNA 条形码SNP 进行鉴别,结果显示仅有2种饮片为东方泽泻,其余26种为泽泻。有研究认为东方泽泻为“建泽泻”,而泽泻为“川泽泻”[70]。同时有报道[71]称川泽泻为市场流通主要品种年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70%,“建泽泻”产量逐年萎缩已经不足全国产量的5%,与泽泻产量变化呈鲜明对比的是有关泽泻的研究论文主要以“建泽泻”A.orientale 为主,极少见“川泽泻”A.plantago-aquatica.根据这一反常现象可以推测,不仅仅是市场上泽泻的基原是混乱的,研究泽泻的科研人员对泽泻的基原认识也有可能是模糊的。另有研究,将采自福建、江西被鉴定为“建泽泻”A.orientale 种子和采自四川彭山鉴定为“川泽泻”A.plantagoaquatica种子,引种到福建建瓯,经过三年连续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建泽泻”与“川泽泻”药材品质仍有显著性差异,基本保持其在原产地特点[72]。研究结果提示,泽泻基原对药材品质有极大的影响。

3.2 药材产地对泽泻药材质量的影响

据中药材天地网的一份调查显示,原有“建”、“川”、“江”的格局已经悄然变为“川”、“广”、“鄂”、“建+江”。传统泽泻主产区中除四川仍是泽泻主产地,福建、江西两地泽泻种植面积逐年萎缩。从泽泻药材各地产量上来看,市场主流泽泻品种为“川泽泻”,仅四川一地产量就占全国总量的70%(约6000 t)。位居第二位的是广西产“广泽泻”,产量约为全国总量的20%。传统道地产区福建、江西的产量逐年下降,“建泽泻”的产量已经不足全国总产量的5%。湖北洪湖作为新兴泽泻产区,自2016 年起引种泽泻,保持3000 亩的种植规模,每年为市场提供约600 t泽泻[71]。

有研究表明,泽泻有效成分含量受环境影响较大,在四川不同气候区域产地的泽泻在外观形态、产量、主要有效成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73]。林月贞等对购于福建、四川、安徽、湖北、江西、陕西、甘肃等7省9家企业的12批次泽泻(A.orientale)饮片进行特征指纹图谱和23-乙酰泽泻醇B的含量分析,发现产地不同泽泻的外观、内在质量都有明显区别[74]。罗尚华等采用1HNMR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产地的泽泻进行药材整体代谢产物差异和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以23-乙酰泽泻醇B 为评价指标,四川产地最优,显著高于福建产地。并分析鉴定不同产地泽泻的4 个主要差异代谢产物,经PLS-DA 分析可将福建、四川、贵州、广西等四个产地泽泻药材明显区分开来[75]。赵万里等采用RPHPLC-DAD技术同时测定“建”、“川”共25批泽泻中11个三萜成分,并用DPS 14.50数据处理软件分析被测样品,以11 种指标成分量为变量,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很好的区分“闽产泽泻”和“川产泽泻”[76]。邰艳妮等利用UPLC-MS-MS 法在MRM 模式下对福建、江西和四川三个产地24 批泽泻中16 种三萜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福建和江西泽泻中含量最高的是23-乙酰泽泻醇B,其次是泽泻醇B。而四川泽泻中含量最高的是泽泻醇B,其次是23-乙酰泽泻醇B。另外,有明确肾毒性报道的泽泻醇C[77],在四川泽泻中远高于江西和福建泽泻。通过PCA 主成分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四川泽泻明显区别于福建和江西,福建和江西则较为接近,无法区分[78]。

通过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四川、福建、江西等地泽泻在成分种类上并无明显差异,但是在含量比例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另外,广西、湖北等新兴产地药材相关研究还较少,除广西泽泻有少量报道外,湖北泽泻至今未见质量分析报道。以上情况应当引起研究人员注意。

3.3 产地加工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泽泻产地加工主要是采挖、洗净、烘培、脱毛、烘干等工艺流程,各产地大体相似。但在最重要的两次烘干工艺处理上却大相径庭,主要表现为每次烘培的温度及时间。现有研究表明,泽泻主要指标性成分23-乙酰泽泻醇B 为热不稳定成分,受热后易发生醚环开环,生成24-乙酰泽泻醇A,随着受热时间延长24-乙酰泽泻醇A会向23-乙酰泽泻醇A转变,亦或是脱掉乙酰基生成泽泻醇A[79]。由此可见,不同的产地加工工艺势必导致不同产地药材主成分比例差异。因此,应当重视原产地加工工艺对药材中主成分变化的影响,结合现代药理学、毒理学研究最新成果优化产地加工工艺,以达到药效显著、质量稳定可控的目的。

3.4 其他影响因素

国家药监局在《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中指出,种质是中药材安全、有效和质量控制的物质基础,应当进行严格限定。对人工诱变种和生物技术选育品种等,应通过试验数据,充分评估风险。然而,现代农业增产技术对中药材质量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施肥、去薹、去花等一些传统农业技术手段[80],甚至是生物技术干预植物正常生长状态,从而提高药材产量或是提高指标成分含量。有研究表明,栽培药材与野生药材在活性成分含量、构成比例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现代农业技术正悄然加大种植药材与野生药材的差异。这种差异变化,应当引起管理机构、生产机构、研究机构的重视,以确保药材质量安全。

4 讨论

本文从泽泻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以及泽泻药材质量影响因素等方面,论述了目前泽泻研究质量研究的基本概况。综述发现,泽泻活性成分相对单一,且容易受到药材基原、产地、种植技术、产地加工工艺等因素影响,引起药材活性成分在含量和组成上的巨大差异。这些影响因素目前还是中药监管体系的盲区。纵观我国中药监管体系始于对中药饮片加工企业的GMP认证,在此后的药材饮片仓储、加工(炮制)、制剂等环节都有严格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管,这些措施可极大的减少药材在生产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导致的质量安全风险。

近期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六个统一”,这一法规的颁布将为从源头控制中药材质量提供政策依据。并将与饮片企业GMP认证等一系列监管措施一道,形成全产业链的封闭监管体系。

有了监管规范,还应当有监管的具体手段。近年来随着中药分析技术的不断提升,检测精度也随之日益精进。本实验室多年一直秉承着“深入研究,浅出标准”的研究策略,构建多维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框架体系,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与建立中,提高了定性、定量分析的整体性、专属性。通过深入研究中药材物质基础、生物活性,通过构建对照图谱-薄层图谱、特征图谱与指纹图谱,将中药标准以直观生动的形式,简单清晰的展现出来[81]。将上述技术应用于不同基原、不同产地、不同加工工艺等条件下生产的中药材(泽泻)质量控制,形成种子(种苗)标准图谱、原药材标准图谱、商品药材标准图谱等系列质量控制指纹图谱,就可能有效的控制市场流通的泽泻质量。

猜你喜欢

倍半萜三萜泽泻
泽泻到底“毒”不“毒”
UPLC-MS联用同时测定建泽泻中8种三萜类化学成分
泽泻原三萜、降三萜和倍半萜的分离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西藏白肉灵芝三萜高效液相检测分析及含量测定
长江流域春季设施栽培东方泽泻和川泽泻花薹的产量与品质
13 种茄属植物倍半萜类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油茶蒲中总三萜提取工艺研究
野马追倍半萜内酯精制工艺的优化
茯苓皮总三萜滴丸制备工艺的优化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
——青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