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型)临床研究
2019-09-13高爱民
高爱民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河北 保定 071000)
由于我们国家目前老龄化情况不断加重,脑梗死出现几率随之升高,脑梗死属于临床中十分多见的一类脑部血液循环疾病,由于患者出现脑梗死之后,脑部组织因为缺血缺氧受到损害,引发神经功能发生不可逆损伤,所以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以及死亡率非常高[1]。脑梗死患者一般会伴随精神症状,严重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使其康复效果下降,现在临床中采取中药提取物对脑梗死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理想,较为多见的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此药物功能主治为中风病中经络恢复期瘀血阻络型,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以及舌强言謇[2]。本文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型)患者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患者全部接受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14天之后对10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开展评价,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符合脑梗死恢复期诊断标准,其中,男46例,女54例,年龄30~70岁,病程2周~6个月,100例患者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全部符合西医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中医中风病经络诊断瘀血证诊断标准,所选患者全部接受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
西医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进行诊断;中医根据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判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根据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表和病残程度进行判断[3]。
100例患者全部排除伴随神志障碍、严重痴呆、肝功能与肾功能异常、心肌酶异常、合并其他严重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疾病,对于丹参类药物存在过敏以及过敏体质患者,妊娠期、哺乳期以及存在妊娠计划患者,存在精神异常以及医生认为不适合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合并脑梗死之后具有出血转化,存在出血倾向患者。
1.2 方法
100例患者全部接受西医基础性疾病,用药方式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对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治疗原则执行,对患者开展常规控制血压、血糖,抗血小板聚集和他汀类药物施行治疗,在上述治疗前提下为患者提供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将100 mg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进行稀释,每天1次为患者提供静脉滴注,用药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滴注速度,每分钟低于40滴,治疗时间为14天。
1.3 疗效判定标准
记录100例患者接受治疗之前以及治疗14天之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水平,蛋白质、糖、RBC与WBC水平,谷草转氨酸、谷丙转氨酸、碱性磷酸酶、尿素氮、总胆红素、磷酸肌酸激酶、血肌酐、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肌钙蛋白T定量水平。100例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严格观察期用药之后的表现情况,记录产生不良反应情况和不良反应持续时间。
根据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残障指数进行评定,治疗效果通过尼莫地平法,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在91%~100%,代表基本痊愈;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在46%~90%之间代表进步;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不足45%代表无变化[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00例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残障指数获得显著改善,和治疗之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100例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产生不良事件8例,其中主要为体温升高、血压升高等;100例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肾功能、肌酶、血压与心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100例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残障指数对比(±s,分)
表1 100例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残障指数对比(±s,分)
组别 n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残障指数治疗之前 100 4.44±2.72 2.44±1.00 73.04±14.45治疗之后 100 2.42±2.74 1.74±1.19 84.85±13.92 t 14.621 7.181 10.487 P<0.05 <0.05 <0.05
表2 100例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肾功能、肌酶、血压与心率水平对比(±s)
表2 100例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肾功能、肌酶、血压与心率水平对比(±s)
组别 nALT(U/L)AST(U/L) GGT(U/L)BUN(mmol/L)Cr(μmol/L)CK(mmol/L)CK-MB(mmol/L)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心率(次/min)治疗之前 100 20.62±6.99 19.81±5.4732.77±29.997.07±15.4968.37±19.9988.42±44.3216.58±5.22132.16±14.7274.11±9.9570.14±12.53治疗之后 10026.72±21.7823.35±28.9940.17±47.13 4.51±1.36 72.11±17.7788.16±40.6820.83±12.29127.63±14.6371.31±10.6870.14±11.48
3 讨 论
脑梗死指的是患者脑供血管因为各类因素出现闭塞,血液停止引发缺氧与坏死,从而出现血管供应部位脑功能损害以及神经症状的一类临床综合征,脑梗死恢复期属于脑梗死疾病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对于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效果和生存质量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主要成分为丹参多酚酸,属于一类中药无菌粉针剂,其中具有丹参多酚酸100 mg,根据药效学相关研究显示,丹参多酚酸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对于血小板活化起到抑制作用,保持斑块稳定,改善患者微循环,发挥抗氧化损伤以及抑制炎症因子作用,利用多途径起到活血通络效果。
根据动物研究试验表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能够缩小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梗死面积,使脑缺血导致的行为障碍以及神经症状起到改善作用,缓解缺血性脑水肿表现,对于大脑中动脉血栓模型大鼠脑血栓形成进行抑制,缓解血栓形成引发的局部缺血性脑组织损伤,对于大脑中动脉合并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成大鼠脑皮层血流量降低起到抑制作用,同时能够抑制血栓形成,对血小板聚集起到抑制作用[5]。根据本文的研究显示,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型)患者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患者全部接受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14天之后对10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开展评价,结果表明,100例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残障指数获得显著改善,和治疗之前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100例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产生不良事件8例,其中主要为体温升高、血压升高等。
综上所述,对于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型)患者提供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效果理想,治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