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阻肺合并呼竭中的效果观察
2019-09-13董华丽
董华丽
(成都平安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慢性肺疾病是一种危重的呼吸道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气道阻塞,发展至晚期可并发呼吸衰竭,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本文选取本院接收的100例慢阻肺合并呼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组,旨在重点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阻肺合并呼竭中的效果,改善临床治疗质量[2]。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12月本院接收的慢阻肺合并呼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疗路径差异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其中,对比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0~68岁,平均年龄(60.0±2.6)岁;实验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52~71岁,平均年龄(61.0±3.5)岁。两组患者均符合临床慢阻肺合并呼竭的诊断标准,病程在2~12年,平均病程(5.0±1.0)年。
1.2 方法
(1)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方法。即医护人员对入院患者立即采取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措施,对患者采取吸氧、扩张支气管、抗感染、祛痰和营养支持等措施,依据患者脸型选择合适的面罩使用联合无创呼吸机,用网状头套进行固定。在使用呼吸机的时候需注意要根据操作要求连接管路[3]。选用S/N通气方式,将吸气气压控制在8.85~13.275 mmhg,呼气气压控制在2.205~3.675 mmhg,吸氧浓度控制在40%,潮气量根据患者忍受度进行调整,每天进行通气1次,每次两小时,之后调整为每分钟1L的持续低流量吸氧。
(2)实验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即在对照组对症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治疗,主要内容包括:如患者是痰浊壅肺类型,选紫苏子、陈皮、半夏、茯苓各12 g,菜菔子、枳壳各10 g,白芍、桂枝、干姜各6 g;如患者是肺肾两虚类型,选黄芪、胡桃肉、熟地黄、百合各30 g,麦冬、沙参、玉竹各10 g,人参6 g,五味子8 g;如患者是痰热蕴肺类型,选瓜蒌、鱼腥草各30 g,桑白皮、山栀子、贝母各10 g,杏仁、半夏各8 g。每天一剂,煎服,分早晚服用。
1.3 疗效判定标准
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慢性肺疗效、酸碱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临床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慢性肺疗效明显好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另一方面,对照组患者中酸碱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平均值分别是7、71、71;实验组患者中酸碱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平均值分别是7.4、65、80。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的酸碱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慢阻肺疗效对比(n)
3 讨 论
慢阻肺合并呼竭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高呼吸功能消耗、高气道阻力和高功能残气量,容易引发患者呼吸肌疲劳[4]。中药治疗路径能够有效针对西医不尽人意之处进行辨证施治从而实现两者优势互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采用不同药方,进而改善患者症状[5]。为此,本文选取100例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对比,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阻肺合并呼竭中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故值得深入研究并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