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域下当代生态治理研究?葚

2019-09-12刘锦坤

兵团党校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治理

刘锦坤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生态治理和建设中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库布齐沙漠生态治理模式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库布齐沙漠治理模式的成功,正是坚持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价值观、坚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坚持了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治理的理念、坚持不断创新植绿治沙技术的创新发展理念、坚持了全球共治的生态治理理念。

[关键词]库布齐沙漠;生态治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中图分类号]D64;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19)04—0038—04

库布齐曾经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严重的土地荒漠化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31年来,在鄂尔多斯各级党委政府、亿利资源集团等沙区企业和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库布齐的土地荒漠化得到了有效控制。尤其是党十八大以来,库布齐沙漠治理明显提速,逐渐走出了一条生态和经济并重的荒漠化防治道路,形成了独特的库布齐沙漠治理模式。2017年7月,第六届库布齐国际沙漠论坛在鄂尔多斯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致论坛的贺信中指出,库布齐沙漠治理模式为我国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国际生态环境提供了中国治理经验。[1]库布齐治沙模式成为了当代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的样本,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沙漠和荒漠治理提供有利的借鉴。

一、库布齐沙漠治理坚持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价值观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库布齐沙漠治理取得成功得益于历届党和政府的先进生态治理理念的指导,尤以习近平同志的生命共同体观的指导效果更为显著。习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2],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年来中国生态治理实践中发现和总结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全新观点,是马克思生态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成果。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指出,“生命共同体”观要求我们必须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只有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才能避免在开发与利用自然过程中走上弯路;因而人类如果伤害了大自然,自然最终也必将伤害人类,这是人类无法逃避的规律。[3]习近平总书记用简明的语言论述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要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给生态以适当的自由生长环境,绝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手段,而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4]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正确处理方式。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对于沙漠和荒漠的治理,应当实行节约与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和利用、科学自然恢复和治理的方针,[5]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发展沙漠地区的农林牧和副业。

过去,库布齐人缺乏绿色发展的认知,未能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开展治沙工作,在沙漠治理中走过许多弯路,库布齐沙漠局部地区曾一度陷入了“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6]的治理怪圈,沙漠治理收效甚微,环境不断恶化。

新世纪以来,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库布齐的生态治理逐渐走上了科学化合理化的道路。在2006年,鄂尔多斯政府对库布齐沙漠生态严重破坏的地区进行了整体生态移民,当地政府对原居住地的4万亩草地和沙化土地实行了禁牧政策,让草地进行休养生息和自然恢复。2007年以来,鄂尔多斯市率先在全国实行“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7]的“三区规划”政策。该政策首先在库布齐的优化开发区重点发展了现代农牧业;其次,在当地的限制开发区允许适度发展农牧业经济,实行了坚决禁止过度开发的强制性保护措施;再次,在库布齐的禁止开发区(即沙漠腹地等不适宜人类居住区)区域内实现了农牧民全部转移、进城进镇的办法,让农牧民进城镇从事二三产业,保证他们的经济收入来源。而该区域则退出了农牧业生产,依靠自然恢复力量逐步还原当地自然生态环境。

“三区规划”政策退耕、禁牧还林还草等生态修复措施顺应了库布齐当地的自然规律。政策根据库布齐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沙漠和荒漠化的土地类型的实际生态条件,从实际出发进行生态环境治理。该政策一方面配合了鄂尔多斯市的农牧业经济的发展规划,在生态严重退化、不具备农牧业生产条件的区域,综合实施了人口的集中转移、退耕禁牧和封育等恢复性措施,增强了生态的自然修复能力,充分尊重了当地自然规律。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库布齐沙漠逐渐恢复了一块又一块草地和树林,因而生物逐渐增多,物种多样性增加了,并生成了新的完整的生态系统。

尊重和顺应自然,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就是在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守护自己的家园。[8]我们在进行生态环境的治理过程中,必须以对待自己家一样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因此,坚持习近平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价值观,可以为我们在新时期的生态治理中,提供科学的生态治理理念指导。随着沙漠生态的修复,库布齐人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过程中,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呈现了勃勃生机。

二、库布齐沙漠治理坚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党的十九大要求推进绿色发展,建立绿色发展的经济体系;并首次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9]写入了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更加强化和凸显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念在当代发展理念中的重要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座山”科学论断[10]的绿色发展理念为库布齐沙漠治理带来了指路的明灯,有了绿色发展伟大理念的指引,库布齐沙漠在生态治理中实现了“绿富同兴”的发展奇迹。

习近平同志在主持浙江工作期间就提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论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1]习近平总书记对“两座山”论进行了进一步阐释,他认为,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地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推动绿色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12]库布齐精神中的“绿富同兴”体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融为一体的生态环境生产力思想。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近年来随着库布齐沙漠生态的不断修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呈现了勃勃生机的景象。[13]库布齐沙漠治理成果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座山”科学论断的最好例证。

30多年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库布齐沙漠在中央以及鄂尔多斯政府多重政策支持下,多家企业在沙漠地区进行了产业化投资,积极开展了规模化治沙行动,科学地开发沙区林木、农业、电力资源和沙漠旅游资源,带动了库布齐沙漠从单纯的防沙治沙模式走向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并举模式的转型,因而形成了第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民营企业牵头,产业发展和生态治理相结合的”道路。[14]

亿利集团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30多年来他们在库布齐沙漠治理中逐渐形成了“公益与产业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15]的投资模式。数据报告显示,从1988年至2018年的30年中,億利集团产业性投资共计380亿元,纯公益性投资就达到了33亿元,集团获得的政府补贴有7900万元。[16]亿利集团投资的第一个十年纯属“输血”的支出,也就是先从主业利润中,每年拿出利润中10%—20%的资金投入库布齐沙漠治沙;第二个十年则是“输血+造血”相结合;第三个十年,尤其从十八大以来,已经完全蜕变为“造血”的阶段,如今亿利走上了“治理效果经得起看,经济账经得起算”[17]的良性循环道路。在生态改善基础上,亿利集团形成了“1+6”立体循环生态产业体系:既绿化了一片片沙漠,又培育了库布齐沙漠六大产业(生态修复、生态农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的兴起。产业蓬勃发展,义利平衡兼顾。库布齐沙漠周边的贫困户通过转租沙地或者以沙地治理入股的方式,也从事了种植、养殖和旅游行业,从中大大增加了经济收入,也成为了沙漠治理的受益者。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莫妮卡赞扬了库布齐治沙的做法,她指出库布齐治沙最大成功在于“不仅让沙漠绿起来,还让当地居民富起来”。

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治理不再是让自己的钱血本无归,而是一项能够让当地老百姓既能享受美丽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又能够获得收入来源,还能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好生存空间的“一箭三雕”之举。经济发展能与生态保护同步进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绿色发展理念为我们诠释了新时代全新的绿色生产力的理念,这个理念将为我们国家其他地区生态治理提供理论指引作用。

三、库布齐沙漠治理坚持了推动全社会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理念

我们生活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每个人都关系密切,因此生态治理需要全民共同参与,推动全社会共同治理、形成全民生态治理合力。习近平曾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人人应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和推动者。[18]所以,良好而优美的生态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建共治共享。库布齐沙漠在治沙中坚持了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治理的理念,突破了以往沙漠治理完全依靠政府投入的传统治理模式,探索出了一条通过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合作,促进了绿富同兴、政企共赢、普惠全民的沙漠治理道路。

党委政府、企业、农牧民参与等所形成的治沙合力,使库布齐治沙拥有了生机与活力,而全民化沙漠治理也正是库布齐沙漠治理成功的重要经验。例如,通过在沙漠推行租地到户、包种到户、用工到户的合作模式,使得当地经济收入年年增长,老百姓生活质量也不断得到了提高。在这种模式的带动下,库布齐地区许多农牧民成为了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有的成为了旅游小老板;有一些民众则拥有了民工联队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三重身份。亿利集团成功带动了库布齐沙区广大农牧民因治沙而致富。此外,通过营造碳汇造林工程项目,伊泰集团为库布齐沙漠周边的农牧民无偿提供了大量的碳汇林树苗,农牧民通过种植又获得了另一收入来源。如今,库布齐沙漠治理通过党委、政府引导和多家企业联合带动,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多方位、多渠道的利益联结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充分调动起了广大农牧民特别是贫困群众通过“治沙致富”的积极性。

库布齐沙漠地区的企业和百姓是库布齐治沙事业最广泛的参与者、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最大的受益者。[19]沙漠治理企业通过产业化的投资既能为企业带来利润,又卓有成效地解决了库布齐沙漠生态治理问题;而沙区广大农牧民通过市场化方式参与治沙,从各种产业的发展中获得了稳定收入来源,也因此更坚定了沙漠治理的决心。

四、库布齐沙漠治理坚持了创新植绿治沙技术的创新发展理念

习近平在科学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近年来,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国家的生态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所以我们需要依靠更多的科技创新,才能建设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20]因此,我们在进行生态治理过程中不仅要研究生态恢复和生态治理防护的措施,更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破解生态治理出现的新难题,才能不断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利的新格局。库布齐沙漠治理取得的成功正是受益于近年来沙漠治理的科技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的科技支撑,[21]依靠科技治沙是库布齐沙漠治理效果显著的重要表现。

首先,在长期的防治荒漠化的生态治理实践中,亿利集团在不断创新着植绿种树技术。微创气流植树法、风向数据指数法,甘草平移植树技术,三耐种质资源技术等沙漠生态技术获得了技术专利。微创气流植树法大幅提升了苗木成活率,解决沙漠里种树水源不足的问题。例如风向数据植树法,即通过利用风力削平了未造林的沙丘上部,使得流动沙丘的高度逐渐下降,最终实现削峰填谷、拉平沙丘的效果。2009年至2018年的9年中,亿利集团通过这个种树方法种植了面积多达30多万亩的树林,沙漠沙丘的平均高度也下降了1/3左右。[22]

其次,30多年间亿利集团通过汇集和培育,共收录了1000多种耐寒、耐旱和耐盐碱的植物种子,并且建成了我国中西部最大的植物种子资源库。[23]有了这些植物种子的收集和培育,为国内其他地区生态治理提供了抗旱植物资源。

再次,亿利集团经过30多年来的数据累积,完成了沙漠治理数据库的重大网络工程建设。在云量级的沙漠生态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先进的互联网、区块链技术,创新生态大数据服务,全面支持了生态修复主业,[24]为我国其他沙漠地区的治理提供了数据的参考和借鉴。库布齐沙漠治理把山水林草作为沙漠区的生态底色,通过融合了大数据、人居旅游、康养等生态宜居功能,创造了人与动物、自然、生态和谐的科技生态公园。

五、库布齐沙漠治理坚持了生态全球共治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不是由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就能够独自完成的,当下气候严峻形势、能源资源危机是全球必须共同面临的挑战。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中国愿意和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共担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治理成果共同分享,与各国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25]

习近平总书记向第六届国际沙漠论坛致的贺信中指出,库布齐论坛成立十年来,成为了世界各国交流防沙治沙经验、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平台。中国仍将继续承担相应的国际生态治理义务,继续与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生态治理成果共享。[26]习近平总书记在这封贺信和多次重要讲话中均指出了和世界各国合作治理沙漠的想法,以及共建共治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体现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际生态治理大国,为人类命运,为子孙后代远虑的负责任态度和大国担当。

库布齐沙漠治理模式为全球沙漠化和荒漠化的防治提供了一整套科学的解决方案。2007年到2017年的10年里,作为国家机制性的大型涉外论坛,库布齐国际沙漠论坛始终围绕办成“展示中国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交流和推动全球荒漠化防治和绿色生态经济的重要平台,办成强化我国在国际舞台声音的渠道”这一长远发展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26]高巍,程宏毅.习近平向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致贺信[N].人民日报,2017-7-30(01).

[2][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0.

[4][5]张玉.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N].人民日报,2015-1-22(01).

[6][7][22][23][24]张枨.科学治沙,支撑绿色成长[N].人民日报,2018-8-8(04).

[8][9]林静雯.环境保护概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0:34-35.

[10]隗斌贤.绿色化发展视域下“两美”浙江建设的社会文化效应——习近平“两座山”科学论断的体会与思考[J].治理研究,2015(6):57-63.

[11][19]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30.

[12][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9.

[13][14]常雪梅,程宏毅.百折不挠,创造绿色奇迹[N].人民日报,2018-8-6(01).

[15][16][17]吴勇.形成合力,绿富同兴[N].人民日报,2018-8-7(01).

[12]習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96.

[20]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

[21]王文彪.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总结推广库布其治沙经验[N].中国绿色时报,2018-5-16(01)

猜你喜欢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治理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层路径探讨
绿色发展的“库布其模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江西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析
发展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日能源与环境合作社会发展与法律多元
论周秦生态伦理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文化产业生态治理
生态治理中的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