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症祛湿 食疗有方

2019-09-12吴向红

保健与生活 2019年15期
关键词:玉米须干姜肾阳虚

吴向红

生活中很多人患有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脑血管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多跟“湿邪”有关。身体出现湿邪的症状是什么?如何才能祛除身体内的湿邪呢?

湿邪可以说是现代人健康的“敌人”之一,十个人中有八个人体内潜伏着“湿邪”。

判断体内是否有“湿”

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那么,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有湿呢?

体内有湿气的症状:

早上起来头晕、头重,大便费力、粘马桶,面部经常出油,食欲欠佳,倦怠乏力,口渴但不想喝水,舌苔厚腻。

如果您长期出现两条以上的上述症状,那么说明您的体内很可能已经存在湿气了!

此外,湿又分为风湿、寒湿、湿热。湿本身也可化热,可化痰成痰湿。如果长期不管不问,最后会演变为湿毒,调理起来极其困难。所以,祛湿要趁早,莫待湿邪成毒。

找准原因,祛湿事半功倍

生活中有一些食物,具有祛湿的效果,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吃了几种祛湿的食物就能祛湿了。

要想祛湿,首先要找准自身体内有湿的原因,对症下药,祛湿才能事半功倍。

1.脾肾阳虚型

身体里的湿被温化之后,就像蒸汽一样往上走,但是脾肾阳虚之后,就好比身体里煮水的火变小了,不足以温化湿气。湿气沉积,渐渐地就产生“湿邪”。

脾肾阳虚症状:食欲不振、完谷不化、小便不利、腰膝酸软、五更泻、怕冷等。

鲤鱼温阳汤

原料:鲤鱼1条,干姜6克,肉桂3克。

制法:干姜、肉桂与鲤鱼一同熬汤即可。

功效:温阳化湿。适合脾肾阳虚的人群祛湿。

注意:早在《千金要方》中,就有鲤鱼治疗水肿的记载。干姜回阳通脉、温通化水的力量更强;生姜的力量相对要弱,用于解表。

2.湿热型

湿热容易引起湿疹、酒糟鼻、痔疮、盆腔炎、急性胃肠炎等疾病。

湿热的症状:口苦口黏、胸闷、口渴不爱喝水、天热不爱出汗、舌苔发黄、大便恶臭。

玉米须冬瓜饮

原料:冬瓜(带皮),玉米须各适量。

制法:用带皮的冬瓜和玉米须一起煮水,代茶饮即可。

注意:最好不要加糖,糖会生湿。

3.脾虚型

脾虚则运化水湿的能力降低,体内湿气就重。

脾虚的症状:面色萎黄,食欲欠佳、四肢乏力、腹胀、腹泻、虚胖等。

赤小豆薏苡仁粥

原料:赤小豆、薏苡仁各适量。

制法:赤小豆、薏苡仁用热水浸泡1小时后再煮。

功效:健脾利湿。适合脾虚、体质偏热的人群祛湿。

无论是脾虚、脾肾阳虚还是湿热导致的“湿”,都是脾胃运化不佳造成的,长此以往还会累及肺肾,因此祛湿不仅要趁早,还要与健脾同时进行。

赤小豆薏苡仁粥是健脾祛湿的良方,但其中的薏苡仁偏寒性,所以更适合脾虚并且体质偏热的人食用。寒性体质者应配伍温性食材一起使用。

猜你喜欢

玉米须干姜肾阳虚
玉米须水降三高
干姜:温中暖胃的主帅
八味肾气丸治疗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分析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生姜与干姜的区别是什么?
玉米须
姜有干鲜,不可混淆使用
玉米须治湿疹
玉米须可疗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