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培养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研究
2019-09-12范燕燕
范燕燕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国家领导人系列重要讲话中,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责任教育势在必行。亟须找到正确的教育途径,保证小学生能够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阐述了家校携手,培养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具体方法,希望能够发挥出校园和家庭的作用,为小学生未来的良好成长和进步作出贡献。
关键词:家校携手;小学生;社会责任感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抓住这一黄金时期,使其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我们侧重于在学校生活中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对做事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等方面的责任感。小学阶段的教育,不仅需要发挥出校园的作用,家庭也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而家校携手是打开校门、融合力量、共同推进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所以本文提出家校携手对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具体方法,希望能够为学生健康成长做保障。
一、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原因
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表示,培养人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众多问题的教育手段。如果没有责任感,就不能够真正地在工作中发挥作用。所以,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人生走向。小学校园中,学生责任感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小学生都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以及长辈对于孩子的宠溺和引导等,导致小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再加上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期望值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经常会误导孩子的思想,这些都导致现阶段的小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而校园教学工作中,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也影响了学生良好的成长和进步。
二、家校携手培养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
(一)在集体生活中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需要在实际活动中进行锻炼才能最终培养出来的,想要保证每一个学生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就需要教师能够发挥出班集体的作用。我们可以在班级中建立起评比制度,让学生树立起榜样,发挥榜样的作用。例如:确立“班级小主人管理”的思想,教育方法上实行岗位责任制,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负责一定的岗位,把班级的工作分工到每一个人,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责任。如,班级的卫生区,就可以分给相应的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天或者一个星期,细化到专人负责,并且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地进行记录和改善。这样的评比制度,能够让学生逐渐地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也能夠在班级实际工作中做到人人动手,保证环境整洁,从而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主题校会、主题班会,开展责任之星、温馨课室、文明家庭等的评比,让学生学习承担社会责任的方法和技能,从而从知、情、意三个方面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家庭是一个孩子成长和进步非常重要的场所,是孩子生活主要的出发点和归宿,他们在家里的时间要多于在学校的时间,因此要发挥出家长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首先家长需要转变教育观念,不能认为孩子年龄较小,生怕孩子累着、受伤,或者以学习为第一要务,就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实际上,可以把家里的一些小事交给孩子,家长从旁协助,为孩子提出一定的建议,以此发挥孩子在家中小主人的作用,使其在班集体中,乃至走进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如,在家中自己的玩具要自己收拾,房间要自己打扫,甚至穿脏了的袜子都需要自己洗,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等。教师可以安排家长每周发一到两个孩子承担家庭责任的视频,以激励督促孩子。除了在家里外,老师还可以布置家长带孩子走出社区,参加公益志愿活动,比如献爱心义卖、捐赠活动、环保小调查等活动,来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三)在家校合作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家长亲身示范,对孩子的教育意义也是巨大的。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通过一系列的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相互影响,积极为班级服务,为班级争荣誉,在亲子合作中培养社会责任感。比如通过不同的角色体验,让家长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走进课堂讲学,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带领孩子学习校园里学不到的知识,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丰富孩子的实践体验,在各种实践体验中增强社会责任感。
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通过家校携手,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李娓.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2]赵亚辉,张玲,许锋华.小学生责任感的比较分析及培养策略:以武汉市首义路小学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0(12):18-21.
[3]杨红娟.论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考试周刊(教育教学研究),2014.
[4]郭智芳,陈罕.“95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4(9):28-30.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