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讲方式”下互动式教学法运用刍议
2019-09-12魏贤明
魏贤明
摘 要:“学讲方式”的核心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互动式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首先阐述了互动式教学法运用的背景和含义,然后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从先学后教、创设情境、合作学习、设置追问等四个方面探索了互动式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互动教学;“学讲方式”;背景;含义;运用策略
“学讲方式”下的新课堂改革,核心是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参与课堂的机会,让学生从传统的“幕后”走上“台前”,从传统的“观众”华丽转身为“主角”,从而成为课堂的主体。互动式教学法就是这种形式下数学课堂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阐述互动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策略。
一、互动式教学法运用的背景和含义
互动式教学法是顺应“学讲方式”课堂改革的推进而产生的。“学讲方式”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组织方式,通过学生“学进去”并“讲出来”,自主构建知识的体系,通过“生进师退”的策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互动式教学法的含义,是在教学活动中,数学老师留出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学、互学、问学、展学、悟学等形式与其他同学或老师展开互动交流,学生在互动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获得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二、互动式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1.先学后教,在初学中互动
新的理念要求改变“先教后学”的教学流程,提倡“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与“学讲方式”中提倡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一脉相通。先学后教,不仅仅是课堂流程的简单颠倒,更是一种理念的革新,它强调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教师的课前任务单或者微课等辅助下体会下一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在初学中与教材、老师相互动。
比如学习“升和毫升”一课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让学生搜集一下家里标注“升”或者“毫升”的东西,并分类记录下来等到上课时展示。这可以让学生初步认识“升/毫升”的概念,等到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发言:记录为“毫升”的有一瓶醋750毫升,一瓶香油150毫升,一包纯牛奶200毫升……记录为“升”的有一桶金龙鱼5升,一桶矿泉水18升,一大瓶可乐2.5升……然后教师在课前预习单上提供一些填入“升或者毫升”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初步评价学生的感知情况:一瓢水是1( ),一瓶酒是450( ),一碗水是350( ),一油罐车汽油是6000( )……教师的课前自主学习单,就像一个无声的语言,传递着老师的教学思路,学生课前自主完成,就是与老师初步互动的过程,提高了课题学习的效率。
2.创设情境,在体验中互动
“学讲方式”推崇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数学学习,要具备生活化特点,才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更积极地参与。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要想办法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比如超市购物、坐车出行等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参与情境或者展开想象,融入其中体验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与同学和老师互动,学生一边体验一边解决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学习任务。
比如学习“24小时计时法”的时候,可以创设情境:“你想去新华书店买书,新华书店营业时间是上午8:00—下午6:30,你可以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来吗?新华书店一天营业多长时间?你会计算吗?”再比如:“你妈妈要在暑假带你乘坐高铁去上海玩,请看这张火车票(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火车票),这列火车经过站点以及时刻如图(教师展示),你能计算出火车从出发到终点一共用了多长时间吗?”在学习混合运算的时候可以创设商店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充当售货员和购物者,这种生活化的情境创设,很快让学生进入情境,激活了他们体验的热情,很快就达成了教学目标。
3.合作学习,在交流中互动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讲方式”下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主要与小组成员展开互动交流,可以是共同参与,共享自己的智慧;也可以是分享自己的观点,供其他同学学习。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数学老师不能做袖手旁观者,要注意选择某一个小组或者走近多个小组,观察、聆听学生的发言,甚至与小组成员互动,启发他们的思维。
在学习“运算律”的时候,我设计了一道情境题:一次体育活动有12个男生选择打篮球,有17个男生选择玩游戏,其余的13个女生都选择玩游戏,参加这次活动的一共有多少同学?请大家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我把学生计算的过程板书在黑板上,①先计算男生再加上女生人数:(12+17)+13=42(人);②先计算玩游戏的同学再加上打篮球的人数:12+(17+13)=42(人)。让学生比较这两种算法,在小组中讨论有什么发现,哪一种算式更简便?学生通过讨论,很快就明白了几个数字相加可以任意进行结合,结合的原则就是更简便。这时再让学生用字母a、b、c表示三个加数,仿照加分交换律可以得出怎样的等式呢?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很快得出了结论。
4.设置追问,在深化中互动
追问,是在一个问题明确之后,教师进一步发问,把问题引向深入的一种教学方法。为了进一步揭示深层次的问题,防止学生思维平面化,可以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进而得出规律。追问的问题设置既可以是横向的拓宽,也可以是纵向的延伸。数学老师在追问中与学生互动,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比如《方程》的教学,学生明白了方程的含义以及找等量关系式之后,我追问道:设x有什么规律?当未知数有两个以上的时候,如何设未知数x?如何才能快速找到等量关系?通过层层深入的追问,以问题带动学生思维,充分互動,更透彻深刻地理解方程。
总之,“学讲方式”下需要重视互动的教学方式,不能让教学变为老师的“脱口秀”。数学老师要多措并举,创造互动的条件,让学生在互动中思考,在互动中成长,在互动中获得受益终生的数学学习技能。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