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接受”与“探究”的结合

2019-09-12林小明

新课程·小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接受探究课堂教学

林小明

摘 要:传统教学中,接受式的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此种学习方式的主要特点是老师讲、学生听。优势是能让学生获得大量的间接知识,但其弊端是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失去了主体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因此,提倡“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听讲,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接受”,而不是被动接受。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应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发展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为此,又提倡“探究”性学习,但“探究”性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靠“探究”获得。且在一些費时低效的探究中,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显得更为有优势。因此,可以说课堂教学中这两种方式皆可合理应用,互为弥补。但如何让这两种方式相辅相成,而不会各自走向弊端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也即如何让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自然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接受;探究;课堂教学

一、“接受”先行,“探究”在后

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让学生感觉无从下手的一些知识。可先进行接受式学习,在学生茅塞顿开或有所启示之后,再针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究,效果较好。例如,在教学《桃花心木》这一课时,在理解作者发表见解的这一段内容上,学生觉得有难度,我便以“传授”与“启发”开路。问学生:作者说不只是树,人也一样,什么一样?树的不确定指浇水不确定,而人的不确定呢?人的生存也不确定时是不是也要跟树木一样靠自己努力打拼?在付出努力与辛苦时会有什么感受呢?启发学生并直接告诉学生:“深化了对环境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即是在不确定中,对生活环境的感受更深和对一些诸如珍惜、感恩的情感的感知也较为丰富。再让学生探讨其他语句的理解,从而达到理解整段的目的。

二、“接受”与“探究”穿插而行

在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习的今天,“接受”与“探究”交叉而用的方法最为常用。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需要老师的指引、帮助。而在对知识的探求方面,老师则不能“包办代替”,应让学生多一点自主的感悟,因此,边“扶”边“放”是最佳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常常运用。如在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谈难以读懂的地方,学生汇报为“晴方好”“雨亦奇”,我让学生别急着解决,先看下面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告诉学生西子即古代美女西施,“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什么意思呢?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回到第一句中,“晴方好”“雨亦奇”可能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探究,便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三、“探究”先行,“接受”在后

在对一些联系生活经验去感悟的较为深奥的内容,既需要“探究”,又需要“接受”。我便会运用此形式,让学生先进行“探究”,在有所领悟的基础上,加上老师的点拨、传授,使得对知识的理解更为准确、透彻。例如,在教学《给予的故事》这篇短文时,在探讨了那个人的选择为什么是艰难的这一基础上,进入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你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对这句话你如何理解?让学生充分谈,但还是停留在表面:“你不要管自己的生死,定有较好的收获。”这样的理解总觉不尽如人意。我便说,让老师来谈谈我的观点吧!我边谈边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当在生死关头时,你把生死置之度外了,你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当你坦然面对时,得到救命之水,你会觉得自己勇于面对,得到的感受又会是怎样呢?是自己的坦然,自己的勇气换来的,是多么自豪、多么高兴啊!这泉水是不是更为甘美呢?我又叫学生想象,假如这个人喝下了那壶水,他的心理,他以后走过的人生可能是怎样的?就这样教学,我觉得学生学得积极,学得深透。

其实,不管运用何种方法、形式,都是要达到“接受”与“探究”的融合,都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这才是终极目标,是我们教师应孜孜以求的教学意愿。

参考文献:

[1]陈龙.新课标下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探索[J].华夏教师,2017(11).

[2]陈小华,章胜莲.提高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策略的变革[J].西部素质教育,2015(2).

编辑 刘瑞彬

猜你喜欢

接受探究课堂教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