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能力影响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机理研究
2019-09-12周杰
摘 要:企业具备联盟能力才能更好地管理战略联盟企业间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关系,促进联盟企业间的知识转移。通过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构建了包含联盟能力、企业间竞合关系和知识转移的理论模型,并借助问卷收集169家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联盟能力对企业间合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企业间竞争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企业间合作对知识转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间竞争对知识转移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企业拥有的联盟能力通过影响企业间竞合关系(合作、竞争)对知识转移产生影响,企业间竞合关系在联盟能力与知识转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联盟能力;合作;竞争;知识转移;竞合关系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355(2019)04-0130-13
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9.04.1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一、引言
基于时间和速度的竞争使企业面临着非常大的竞争压力,加之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必须加快产品开发的速度,不断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依靠内部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封闭式创新往往无法在竞争中取胜,越来越需要获取其他企业的知识,通过开放式的合作创新来缩短新产品开发时间。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不仅依靠企业内部的资源、知识,也依赖于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资源、知识的交换。战略联盟被认为是获取其他企业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能够提高焦点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快新产品的开发速度,也能降低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1]。因此,战略联盟企业间的知识转移被认为是组建战略联盟的重要动机之一[2]。不过,战略联盟企业间的知识转移并非总是能够实现预期目标,联盟企业间的知识转移也面临着挑战,知识转移参与者特征(知识接收方和发送方的特征)、知识特征(知识的隐性、模糊性、复杂性等)以及知识转移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等都会对企业间知识转移产生影响[2]。其中,企业间的关系被认为是影响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3-5],特别是联盟企业间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关系会对知识转移产生重要影响,容易导致联盟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困境[6]。知识转移的目标并不容易实现[7]:一方面,企业间合作是知识转移能够实现的前提;另一方面,企业间竞争会使知识源企业担心知识泄露或者担心知识被用于联盟之外,不愿意充分地、开放地进行知识共享[8]。焦点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企业间竞争、合作对联盟目标实现的影响[9-10],抓住相互合作的企业之间的关系本质[11],有意识地加强联盟管理才能实现联盟目标。
学者们主要基于企业间双边层次关系(Dyadic Level)对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进行研究,但未考虑参与联盟的企业特征对于联盟企业间关系、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12]。在战略联盟的研究中,学者们认为企业的联盟能力对战略联盟绩效有重要影响,应该基于企业层面的联盟能力视角来解释联盟绩效的差异。基于联盟能力视角的研究能够弥补双边层次研究的不足,更好地体现企业与联盟之间的双生、互动关系[12]。拥有联盟能力的企业在联盟管理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确立惯例、流程、机制等,能够加强联盟企业间的协调,能够有意识地消除竞合关系带来的矛盾、冲突[12-13],促进联盟成员企业间知识转移[12]。总的来说,企业依靠联盟能力加强联盟企业间的竞合关系管理,有助于知识转移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文构建了“联盟能力—企业间竞合关系—知识转移”研究模型,探讨联盟能力、企业间竞合关系、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旨在深化联盟能力对知识转移作用机理的认识。同时,本文也希望能够为我国企业提升联盟知识转移效果和效率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建议。
二、研究假设
(一)联盟能力与知识转移的假设
联盟能力是企业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够有效管理联盟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活动的认知、行为和组织能力,是有助于企业组建和管理联盟、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动态能力,是联盟成功的关键要素[14]。企业依靠自身的联盟能力可以更好地调用联盟资源,加强联盟活动管理,采用合适的程序与机制进行知识积累、转移[15],有利于成员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资本,能够降低联盟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有助于知识转移目标的实现[16 -18]。联盟能力对于知识转移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首先,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并非自然实现的,需要企业有意识地管理。联盟能力强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对知识转移活动进行管理[19],根据联盟目标加强联盟实践活动的管理、协调,制定合适的程序和机制进行知识转移,这将有利于知识转移计划的顺利实施,促进联盟知识转移目标的实现。其次,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实现依赖于企业间的沟通、交流,特别是隐性知识的转移尤其需要联盟成员之间的沟通、接触。联盟能力强的企业能够将联盟目标、联盟知识转移程序、联盟知识转移内容等告知其他企业,能够采取诸如相互联络、访问、培训、代表互派、定期会议等知识管理实践活动,从企业和员工等不同层面加强联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知识转移的实现。再次,企业的联盟能力也有助于联盟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解决、矛盾处理,有助于保持联盟关系的稳定。联盟能力强的企业能够及时对联盟伙伴的需求做出响应,对于其他成员企业提出的问题能够及时做出应对,这将强化联盟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密程度,有利于在联盟成员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有助于保持联盟的稳定性,降低知识源企业知识泄露的担忧,提升知识源企业的知识转移意愿,从而能够保证联盟知识转移活动的顺利进行[20]。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联盟能力对知识转移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二)联盟能力与竞争的假设
在战略联盟相关研究中,竞争被定义为在他人的成本付出的基础上追求个人利益[21]。联盟企业之间会围绕资源、市场等展开竞争,也会围绕价值分配展开竞争[22]。基于竞争的观点强调“经济价值的创造发生在企业内部,而企业之间的互动影响到了价值的分配;一个企业竞争的成功与价值占用意味着博弈中另一些企业的价值损失,竞争带来的是一种基于零和博弈的结局”[23]。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往往会损害联盟的价值,会导致企业追求自我利益而牺牲对方利益,会对联盟的成功产生负面影响[24]。在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过程中,企业间的竞争会降低知识源企业的知识转移意愿,对知识转移产生负面影响。企业拥有的联盟能力有助于缓解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并能够消除竞争导致的一系列后果。具体来说,在联盟运行的过程中,聯盟能力强的企业会依照联盟协议、联盟目标协调联盟成员的行为,使其围绕着联盟目标展开合作。当联盟成员之间存在竞争时,焦点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沟通机制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使联盟成员对联盟活动有更清楚的认识,减轻联盟成员对其他企业可能采取的机会主义行为的担忧,这有助于降低知识源企业的知识保护,提高其知识转移的意愿。此外,联盟能力强的企业会有意识地加强成员企业间的联系,对其他企业所提出的要求及时做出响应,对联盟中因为竞争所产生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协调、处理因为竞争而导致的矛盾、冲突,这些行动将在联盟成员企业之间建立互惠预期,提高知识源企业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承受能力。因此,联盟能力能够缓解企业间的竞争,对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的竞争产生负向影响。基于此,提出如下的假设:
H2:联盟能力对成员企业之间的竞争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
(三)联盟能力与合作的假设
在战略联盟的研究中,合作被定义为对联盟共有利益和共同利润的追求行为[21]。企业可以通过合作获取合作伙伴的知识、资源和能力[25]:一方面,联盟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有利于促进资源和能力的流动[26],战略联盟中的企业为了弥补自身资源和能力的不足,获取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市场和技术而进行合作。在共同理念支持下的成员间合作能加快联盟企业间的学习和知识流动,提高知识共享的可能性[27],这已被认为是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28]。另一方面,联盟企业之间的合作还能够帮助企业克服资源短缺的约束[21],企业可以依靠合作伙伴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劣势,从而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市场成功[10]。联盟能力对联盟成员间的合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联盟能力强的企业能够有效协调联盟成员之间的活动,使所有联盟成员都能够明确自身的任务,对联盟目标的实现有正面的预期,这将会使联盟成员更愿意为联盟做出承诺,投入更多资源维系联盟,从而有助于实现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的资源互补。其次,联盟能力强的企业在联盟成员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在个人层面和企业层面实现有效沟通、交流,这有助于加强联盟成员之间的理解和认同,有利于合作关系的顺利推进;再次,联盟能力强的企业能够根据需要加强专用资产投资,提升联盟成员企业间的关系质量[17]。因此,联盟能力对企业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和维系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3:联盟能力对于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四)企业间竞争与知识转移的假设
战略联盟中的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利益。在联盟合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潜在的竞争。特别是,当联盟成员中存在竞争对手时,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表现得尤为明显。企业间的竞争会导致联盟中的“学习竞赛”,知识源企业会降低知识转移意愿,加强知识保护,进而对知识转移带来消极的影响。“学习竞赛”的产生源于联盟中不同企业的学习速度差异,学习速度快的企业能够快速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导致其与其他企业间权力关系的改变。这意味着学习速度快的企业在联盟企业间关系中更容易处于主导地位,有可能会在获取了所需要的知识后终止合作关系[29]。此外,当联盟成员之间是竞争对手时,无意识的知识转移或者知识泄露也会影响知识源企业的竞争优势[30],这将使得联盟成员更加注重知识的保护,防止知识泄露。伴随着知识保护力度的加大,联盟成员之间的密切接触将会减少,知识的模糊性增强,知识交换的广泛性、准确性、及时性等将会受到影响,联盟成员之间的知识转移将会变得愈发困难[31]。总的来说,联盟企业之间的竞争对知识转移会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企业间的竞争越直接、越激烈,知识转移相对而言就会显得越发困难,知识转移效果越差,也越容易导致联盟的失败。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4:战略联盟企业间竞争对于知识转移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
(五)企业间合作与知识转移的假设
有效的企业间合作在提升、维系企业竞争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32]。联盟企业间的合作有助于战略联盟合作目标的实现,也有助于提升联盟成员企业在生产、新产品导入以及新市场进入等方面的能力[10]:首先,在联盟合作的过程中,联盟成员企业除了考虑自身利益之外,也会考虑联盟目标的实现,会在联盟伙伴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机制。频繁的沟通、接触和交流,加强了联盟成员企业间的联系、互动,这有助于联盟企业之间采取实践或观察学习等方式进行知识转移,特别是隐性知识的转移。其次,联盟成员企业间的合作有助于联盟运行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协调、解决,这将缓和联盟成员间的竞争、冲突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合作促使知识源企业认为合作伙伴不会利用自己的弱点,不会将转移的知识应用于联盟之外,因而会降低知识保护的力度,提升知识转移的开放度,按照联盟协议向其他企业进行知识转移,这将有利于有价值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有效转移[33]。因此,联盟成员间的合作更有利于联盟目标的实现,能够促进联盟成员之间资源、知识的共享与转移,加快联盟企业间的学习和知识流动,提高知识共享的可能性[34],有助于弥补联盟成员之间的知识、资源短缺。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5:战略联盟企业间合作对于知识转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六)联盟能力、企业间竞合关系(合作、竞争)与知识转移关系的假设
综合上述分析,联盟能力对知识转移的影响需要考虑企业间竞合关系(竞争、竞争)在其中的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6:战略联盟企业间的合作在联盟能力与知识转移之间起中介作用。
H7:战略联盟企业间的竞争在联盟能力与知识转移之间起中介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测量工具
在问卷设计的过程中,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本文参考成熟量表对相关构念进行测量,所有量表均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测量刻度从“非常不同意” 到“非常同意”。各变量的问卷测量题项如下:
1.联盟能力。基于Schreiner et al(2009)的研究[35],采用“为了适应合作伙伴,贵公司会定期召开内部会议调整工作流程”等15个题项测量联盟能力。
2.合作。基于李林蔚和鄭志清(2013)[10]、Fynes 和 Voss (2002)[36]等的研究,采用“贵公司与合作伙伴之间保持了紧密的社会关系;贵公司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交流很频繁;贵公司与合作伙伴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维系合作;贵公司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具有较长的历史”等4个题项测量企业间合作。
3.竞争。基于Luo et al(2006)的研究[37],采用“贵公司与合作伙伴的研发团队之间存在竞争;贵公司与合作伙伴经常认为自己的表现优于对方;贵公司与合作伙伴之间存在分歧,有时关系比较紧张”等3个为题项测量企业间竞争。
4.知识转移。基于杨燕和高山行(2012)的研究[38],主要考虑知识获取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来评价知识转移,采用“贵公司的研发速度获得了显著提升;贵公司的现有技术有明显的改进升级;贵公司技术创新的成功率显著提高;贵公司从合作伙伴企业获得了研发技术”等4个题项测量知识转移。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采取了三种方式收集问卷:一是通过中国企业联合会的工作人员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42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42%;二是通过MBA学生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3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47.5%;三是将问卷交给企业工作的同学和朋友代为发放和填写,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8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40.45%。在所有的三种方式中,都要求问卷填答者熟悉联盟活动,且其所在的企业应与其他企业通过联盟进行过合作创新方面的活动。考虑到本研究采用了不同的问卷调查方式,对有效样本是否来自同一群体进行了t检验,发现受访者在主要测量题项上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因此,样本能够合并使用。
四、实证分析和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考虑到本次问卷调查所涉及变量均由同一被调查者进行填写,为了检验是否存在较为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方法[39]对所有测量指标采用未旋转的、主成分分析程序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并没有一个主导的单因子能解释所有测量指标的大部分方差;另一方面,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将所有测量指标与一个单因子相连接,结果发现该模型的拟合情况很差(χ2/ df = 3.528;RMSEA =0.123;NFI =0.665;CFI= 0.731;GFI = 0.687)。因此,根据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可以判断本研究共同方法偏差问题并不严重,量表数据可以用于后续的假设验证。
(二)信度与效度检验
在进行假设检验之前,首先对研究中所涉及的潜变量进行了信度与效度分析。考虑到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联盟能力在维度划分时去除了其中的6个项目。各变量的 Cronbachs α 系数均大于 0.7,基于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所得出的各变量的组合信度(CR) 也全部大于 0.7,表明本文中所用量表均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量表的信度得到检验。
在进行效度检验时,主要考虑了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收敛效度、区分效度) 的检验。由于本研究使用的量表均来自或改编自国外文献中的成熟量表,可以确保测量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40]。同时,各测量指标在其对应变量上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在0.697-0.920之间,且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各变量的 AVE 值除沟通能力外都在0.5 以上,沟通能力的AVE值大于0.4(AVE在0.36-0.50是尚可接受的范围[41]),因此,所有变量测量的收敛效度较好。区分效度通过每个潜变量的 AVE 的平方根值是否大于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来判断。由表1可以看出,AVE 的平方根值均大于相应行与列的相关系数,表明本研究中所有变量测量的区分效度较好。
(三)假设检验
本文对联盟能力的各维度(协调能力、沟通能力、联系能力)、合作、竞争、知识转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 中可以发现,知识转移与联盟能力的各个维度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知识转移与合作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竞争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联盟能力各维度对合作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竞争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性分析结果为本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设提供了初步的支持。
本文采用AMOS21.0软件运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指数较理想( χ2/ df = 1.246 <3;RMSEA = 0.038 <0.1;CFI = 0.985> 0.90;IFI = 0.985> 0.90;TLI = 0.981>0.90)。由联盟能力到知识转移的路径系数值为0.26(P=0.035),说明联盟能力对知识转移具有直接的影响。由联盟能力到竞争的路径系数(β=-0.440,P<0.001)可以看出联盟能力对竞争具有负向的影响;由联盟能力到合作的路径系数(β=0.755,P<0.001)可以看出聯盟能力对合作具有正向的影响。由此,H1、H2、H3得到验证;由合作到知识转移的路径系数为0.401(p=0.001),表明合作对知识转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5得到验证;由竞争到知识转移的路径系数为-0.323(p<0.001),表明竞争对知识转移有显著的负向影响,H4得到验证。
为了进一步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多元回归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首先分析各控制变量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模型1考虑了职务、公司性质、合作伙伴性质、合作类型、合作规模等控制变量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模型2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联盟能力;模型3在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增加了竞争、合作。结果表明,模型2与模型1相比,调整的R2从0.034增加到0.359,F值为16.676(P<0.001),表明联盟能力对知识转移有显著的积极影响,H1得到验证;模型3与模型1相比,调整的R2从0.034增加到0.506,F值为25.610(P<0.001),表明竞争、合作对知识转移有显著的积极影响,H4、H5得到验证。接着,本文分析了控制变量对竞争(模型4)、合作(模型6)的影响,并增加了联盟能力构建了模型5、模型7。结果表明,模型5与模型4相比,调整的R2从-0.008增加到0.107,F值为4.363(P<0.001),表明联盟能力对竞争有显著的影响,H2得到验证;模型7与模型6相比,调整的R2从-0.011增加到0.354,F值为16.351(P<0.001),表明联盟能力对合作有显著的影响,H3得到验证。
为了进一步对合作和竞争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本文基于SPSS中的插件PROCESS采用信任区间检验法(Bootstrap method),该方法通过使用计算机对样本进行1000~5000次的抽取和放回,构造95%的置信区间,可以使得样本值趋向于正态分布,且可以极大地增加样本量[42]。本文进行2000次抽取,重新估计间接效果的标准误、非标准化系数以及置信区间,有关中介效用的统计指标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联盟能力到知识转移的总效果、间接效果、直接效果置信区间都不包含0,故可以推断间接效果显著存在;直接效果低于总效果,间接效果约占总效果的56.26%,故可以推断合作和竞争在联盟能力和知识转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H6和H7得到验证。
五、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联盟能力、知识转移等相关研究,深入研究了联盟能力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探讨了联盟能力、企业间竞合关系与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通过文献研究构建了本文研究的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采用169个企业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对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联盟能力对企业间竞合关系(合作、竞争)具有显著影响:企业的联盟能力越强,企业间越容易建立合作关系,这意味着联盟能力对合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联盟能力越强,越容易缓解企业之间的竞争,意味着联盟能力对竞争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企业间竞合关系(合作、竞争)对知识转移具有显著的影响:企业间的合作有利于知识转移的实现,企业间的竞争则会阻碍企业间的知识转移。3.联盟能力通过企业间竞合关系对知识转移产生间接影响,企业间竞合关系(合作、竞争)在联盟能力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二)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本文通过构建“联盟能力—企业间竞合关系—知识转移”研究模型,发现企业的联盟能力通过影响企业间竞合关系对知识转移产生显著影响,打开了联盟能力影响知识转移的“黑箱”,有助于深化联盟能力对知识转移影响机理的认识;另一方面,本文基于竞合相关研究,将企业间关系界定为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关系,同时考虑合作、竞争两种不同关系的影响,探究联盟能力经由企业间多维度关系影响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有助于整合微观(联盟能力)、中观(竞合关系)层面挖掘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机理,突破了以往联盟研究主要是基于合作视角或者竞争视角的研究范式,深刻反映了联盟合作中潜藏竞争的动态关系本质,与当前企业间关系研究强调同时考虑竞争、合作的研究趋势一致[25],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竞合关系相关研究成果。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指导我国企业有效开展联盟活动实现知识转移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作用。具体而言:1.联盟能力对于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与传统联盟管理强调联盟成员之间的结构匹配、战略匹配或者文化匹配等问题[43]不同,从联盟能力的视角看,企业应该努力积累联盟经验,设计特定的联盟管理机制,在企业内部进行联盟管理相关知识的积累、编撰、分享,不断提升联盟能力,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加强联盟管理,通过联盟方式实现知识获取。2.企业间的合作、竞争对知识转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联盟成员间的关系管理:一方面,企业应该通过加强联盟间的沟通、联系,促进企业间的协作,努力提升联盟企业间的信任,这将有利于降低机会主义行为,促进知识转移的实现;另一方面,企业应该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对其他企业的需求及时做出应对,通过对联盟的有效管理解决因为竞争产生的矛盾、冲突等问题,有效缓解联盟企业间的竞争,从而降低知识源企业的知识保护,提升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
(三)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待进一步完善。1.数据调研问卷及样本的局限。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探讨联盟能力、企业间竞合关系、知识转移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变量在测量时已经借鉴了已有的相关文献,并对其信度、效度进行了检验,但仍然可能存在纰漏与不完备之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的结果。此外,本文仅收集了169份样本数据,样本规模还比较有限,并且数据涉及战略联盟相关内容,受访者在回答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保密等原因有所保留,所有问题均由同一个人进行作答,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样本数据的准确性。未來的研究可以考虑进一步增加样本数量,收集更多的样本数据,并通过采用配对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以使获得的研究结论更准确。2.问卷的变量维度可以进一步细化,如知识转移等变量作为单维度的概念进行研究,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对知识转移等变量的维度进一步细化,使本研究更加细化。
参考文献:
[1]杨张博,高山行.战略联盟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脉络与进展——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J].情报杂志,2017,36(06):202-207.
[2]Meier M.Knowledge Management in Strategic Alliances: A Review of Empirical Evid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11,13(3):1–23
[3]任丽丽,岳东林,彭玉荣. 伙伴间关系、知识转移与知识联盟成员绩效研究[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7,38(02):81-88.
[4]周杰,张卫国. 战略联盟企业间动态关系与知识转移研究——联盟管理能力的调节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02):93-97.
[5]张首魁,党兴华.关系结构、关系质量对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21(03):1-7.
[6]周杰,陶晓芳.竞争性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6,18(03):87-95.
[7]Easterby-Smith M, Lyles M A, Tsang E W K. Inter-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 Current Themes and Future Prospects[J]. 2008, 45(4):677-690.
[8]辛德强,党兴华,魏龙.双元导向创新独占机制、知识流动与联盟绩效[J]. 科学学研究,2017,35(06):931-939.
[9]Bengtsson M, Kock S. Coopetition inBusiness Networks: To Cooperate and Compete Simultaneously[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0(29):411-426.
[10]李林蔚,郑志清.基于竞合视角的企业间合作、冲突与联盟成功[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08):64-72.
[11]Padula G , Dagnino G B . Untangling the Rise of Coopetition: The Intrusion of Competition in a Cooperative Game Structure[J].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2007, 37(2):32-52.
[12]周杰.联盟能力、关系质量与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关系研究[J].情报科学,2014,32(12):123-128.
[13]Rosileia M, Ana B. 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erorganizational Partnerships: What do We Know?[J].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Journal, 2019,25(1):27-68.
[14]Simonin, B L.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Collaborative Know-how: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7(40): 1150-1174.
[15]Nielsen B B, Nielsen S.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Role of Trust and Tacitnes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9,46 (6): 1031-1056.
[16]Kale P, Singh H, Perlmutter H.Learning and Protection of Proprietary Assets in Strategic Alliances: Building Relational Capital[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3):217–237.
[17]Leischnig A, Geigenmueller A, Lohmann S. On the Role of Alliance Management Capability, Organizational Compatibility, and Interaction Quality in Interorganiz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4,67(6):1049-1057.
[18]范建红,蒋念,卢彦丞.联盟能力影响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6, (12):111-120.
[19]Tsang E W K.Acquiring Knowledge by Foreign Partners for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in a Transition Economy: Learning-by-doing and Learning myopia[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2,23(9): 835–54.
[20]周杰.戰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障碍及其消除:一个文献综述[J]. 图书情报工作, 2011,55(16):95-98.
[21]Das T K, Teng B S. A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Strategic Allianc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0, 26(01): 31-61.
[22]Bengtsson M, Raza-Ullah T. ASystematic Review of Research on Coopetition: Toward a Multilevel Understanding[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6, 57(08):23-39.
[23]陈菲琼,范良聪.基于合作与竞争的战略联盟稳定性分析[J].管理世界, 2007, (07):102-110.
[24]Tong T W, Reuer J J. Competitive Consequences of Interfirm Collaboration: How Joint Ventures Shape Industry Profitability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10, 41 (06), 1056-1073.
[25]Hoffmann W,et al. The Interplay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8, 39(12):3033-3052.
[26]Gnyawali D R, Madhavan R. CooperativeNetworks and Competitive Dynamics: A Structural Embeddedness Perspectiv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1, 26(3):431-445.
[27]Kale P, Singh H.Building Firm Capabilities through Learning: The Role of the Alliance Learning Process in Alliance Capability and Firm-Level Alliance Succes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28(10):981-1000.
[28]Mahour M P, Lester A D. AFramework for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Strategic Alliances[J]. Management Decision, 2007, 45(04):802-818.
[29]Kale P, Anand J. The Decline of Emerging Economy Joint Ventures: The Case of India[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06, 48(03): 62-76.
[30]Khanna T, Nohria G N. The Dynamics of Learning Alliances: Competition, Cooperation, and Relative Scop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8, 19(03):193-210.
[31]龙勇,游博.目标企业学习意图对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6,28(02):82-91.
[32]Murali S, et al..Impart of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Supply Chain Partners on Strategic Alliance Outcomes[J]. Management Decision, 2011, 49(04):548-569.
[33]Evangelista F, Hau L N. 2009.Organizational Context and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IJVs: An Empirical Study [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44(01): 63-73.
[34]Prashant K, Harbir S. Building Firm Capabilities through Learning: The Role of the Alliance Learning Process in Alliance Capability and Firm-Level Alliance Succes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28(10):981-1000.
[35]Schreiner M. et al. What Really Is Alliance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How Does It Impact Alliance Outcomes and Succes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9,30(13):1395-1419.
[36]Fynes B, Voss C.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 on Quality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2, 22(06):258-613
[37]Luo X, et al. Cross-Functional “Coopetition”: The Simultaneous Role of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Within Firms [J].JournalofMarketing, 2006,70( 2):67- 80.
[38]楊燕,高山行.联盟稳定性、伙伴知识保护与中心企业的知识获取[J]. 科研管理, 2012,(08): 80-89.
[39]Podsakoff P M, Organ D W. Self-Reports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Problems and Prospect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86, 12(04):531-544.
[40]彭伟,符正平.联盟能力对联盟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以联盟网络构型为中介变量[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3,25(04):10-19.
[41]Fornell C,Larcker D F.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1,18(01):39-50.
[42]Andrew F. Hayes. Beyond Baron and Kenny: Statistical Mediation Analysis in the New Millennium [J].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2009, 76(04):408-420.
[43]周杰,张卫国. 国外联盟能力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34(09):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