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转身从自我观察“常态”课堂开始
2019-09-12余龙福
余龙福
摘 要:自我观察是执教者对自己课堂的观察。教师可以从最基本的“常态”课堂入手,促使教学的华丽转身。这种“常态”课堂观察简单易行,而且较有实效,对提高课堂效率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可操作性,可以让教师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改变墨守成规的“常态”课堂教学。
关键词:课堂;自我观察;内容
一、自我观察课堂的认识及作用
进入新课改已有时日,各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令人目不暇接,大有眼花缭乱之势。但静下心来,认真思忖一番,就会发现好多教师在学习新方法的同时,还是有种“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这种现象始终游离在我们身边,成为挥之不去的“隐痛”。究其原因,我以为还是教师根深蒂固的“个人理论”在作怪。要想彻底地“脱胎换骨”,就必须强迫自己从平时的“常态”课堂出发进行一场变革。根除自己顽固的“个人恶疾”,建构全新的模式。
扪心自问,我们在教育教学生涯中经历过成千上万节的课堂生活,在日渐模糊、弥散的记忆中,留下多少生动的场景?留下多少能让自己不断温习、不忍忘怀的细节与情绪呢?有是有,但大部分是别人的,是那些所谓的名师或特级教师的。我们梦寐以求的课堂妙境是:课堂教学,不是单调重复的操作,也不是辛苦乏味的劳作,而是充满激情的创作!自我观察课堂正是基于此点。让教师真正地审视自己的课堂,拿起教改的利器,给课堂把把脉,反思自己的不足,对症下药。“我”研究“我的教学”,通过研究更深刻地了解自身的教学情况,描述自己所经历的事情,预测自己的种种行为可能引起的学生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思改我教。通过此项活动达到彻底地改变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真正的活力与光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自我观察是“个体观察”的特例。只要我们设计几张有关自我观察内容的表格,准备一台录音机或一台数码相机即可。把自己的课堂录下来,进行比对总结。或许项目不太全面,但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入手,追求一种“常态”的教学课堂。这种“常态”的课堂观察简而易行,而且较有实效,对提高课堂效率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可操作性。因此,可以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改变墨守成规的“常态”课堂教学。
二、自我观察课堂的基本内容
课堂观察的基本理念其实就是关于课堂观察“为什么”“是什么”与“追求什么”的问题。虽然课堂观察的内容涉及的比较多,要求也比较高,但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几个方面入手:
1.课前的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可见导入的重要性。课前的常态导入研究可以分解为这几个细节:(1)激发兴趣;(2)巩固旧知;(3)衔接新知。
2.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对于教师是司空见惯的,但真正的有效性值得商榷。因为每个人都有惰性,不知大家是否都有同感,当有别人听课时,我们肯定会精心设计问题。一旦无人听课,我们提问的随意性就比较大。可以想象出随意性较大的同时,有效性也会大打折扣。提问的有效性基本包括:(1)次数;(2)重点;(3)个体与全体。
3.活动的开展
课堂上的活动是最常见的教学形式,教師也乐于开展。原因是既体现了兴趣教学,又便于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新知。殊不知大多数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只会注意活动的形式而非效果。这就造成体现不出活动的递进性和学生思维的发展性,因此活动的实效不高。
所以教师设计活动时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注意:(1)时间性;(2)递进性;(3)可操作性;(4)发展性。只有当这基本四项都兼顾时,活动的开展才有意义,学生的学习也才会蕴含教育艺术。
4.评价的激励作用
(1)优秀的作品需要人欣赏,如果没人欣赏就一文不值,欧洲文艺复兴时的凡·高即是例证。这就需要教师好好地引导,让学生明白他们的价值所在,通过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这三类最基本的评价,找到自己所在的对应坐标点,以达到肯定自我的最大值。
(2)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接触的社会不广,家长的评价对他们来说无所谓。家长要想详细了解自己的孩子,必须通过学校教师这道关。所以小学生更在乎教师的关注度。教师应该利用好这把至关重要的“杀手锏”,这把“杀手锏”就是评价。
5.教学效果的反馈
教师教的效果如何,只有通过学生的反馈才能得知。因此反馈是检验效果的最直接的方式。反馈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着手这几项,易于操作:(1)学生的发言;(2)作业的情况;(3)考试的成绩。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人是具有复杂性的,学生、教师也是人,同样也具有复杂性。这就意味着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复杂性。通过自我观察课堂,反思自己想教与实际所教之间的关联,审议自己所教与学生实际所学之间的关联,反思和审议自己想教、所教、学生所学与课程目标的关联。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把教学效果最优化。学会自我观察应该成为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张菊荣.课堂观察的基本理念和初步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07(9).
[2]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