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师一课活动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2019-09-12陈超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5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中小学教师教师专业发展

陈超

摘  要 以“一师一课”活动为载体和依托,全面梳理“一师一课”活动的相关环节,深入分析“一师一课”活动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探究和构建基于“一师一课”活动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以期更好地引领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一师一课;中小学教师;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5-0020-02

1 问题的提出

教师是学校教育职能的核心实施者,是启迪学生心智和思想的工作者,是学生人格健全与发展的培育者,是学生的示范者和引领者,是人类文明与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有序传承的实践者[1]。教师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全面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也有利于建立一支高层次、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加快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

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式,包括参加培训、专家引领、项目研究、校本教研、教师成长纪录袋、微型课程、MOOCs、翻转课堂、闪课和最新的“一师一课”活动(即“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一师一课”活动将教师、开发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三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它的活动理念能够与教师专业发展高度吻合,活动内容也能够与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全面对接,可以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全新途径和有效渠道[2]。本文以“一师一课”活动为载体和依托,全面梳理“一师一课”活动的相关环节,深入分析“一师一课”活动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探究和构建基于“一师一课”活动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以期更好地引领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 基于“一师一课”活动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经过专业精神建立、专业知识深化拓展、专业能力不断提高、专业自我逐渐形成的发展过程[3]。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国外学者莱西、戴、富兰和哈格里夫斯等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学习活动中逐步提升知识、技能、道德和情感的过程。国内学者罗清水、刘秀江、王长纯等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依托相关专业机构,通过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过程。

本文主要把教师专业能力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基本教学能力、教学业务能力、教学开发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4]。其中,基本教学能力可分为交流和沟通技巧、组织与管理能力、认知与决策能力;教学业务能力可分为教学设计与整合能力、教学观察与思维能力、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教学监控与管理能力、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教学开发能力可以分为科研与生涯规划能力、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可以分为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一师一课”活动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是教育部于2014年7月向全国所有具备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条件的中小学校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启动实施的。教师参与“一师一课”活动,既可以“晒课”,也可以评选“优课”,还可以通过教研、话题、问答和资源频道参与教研活动。基于“一师一课”活动来发展和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对于沟通与交流技巧、组织与管理能力等基本教学能力,教师不仅可以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来锻炼,提升自己基本教学能力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参与“一师一课”活动的备课、录课、“晒课”环节进行强化和训练;

2)对于教学设计与整合能力、教学观察与思维能力、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教学监控与管理能力和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等教学专业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在备课环节认真钻研教材、了解研究学生和探索教学方法,在上课环节认真教学,能够利用教研频道、话题频道和问答频道等网络频道与其他教师共同研讨学习促进自己的教学专业能力;

3)对于科研与生涯规划能力和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能力等教学发展能力,教师则可以在完成活动“晒课”要求的内容后,通过活动平台的资源频道、应用频道、教研频道、话题频道和问答频道等网络频道和“优课”评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发展能力;

4)关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等教学创造能力,教师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各类“晒课”资源和在欣赏、借鉴他人“晒课”的优势特色和经验上,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风格,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实践。

近年来,基于“一师一课”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成果非常显著,打破了传统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本文主要从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出发,依据调查研究法,系统掌握“一师一课”活动促进中小学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的实践现状,进一步寻求基于“一师一课”活动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3 “一师一课”活动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化策略

基于“一师一课”活动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核心和关键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在开展“一师一课”活动时,必须把教师专业能力各项内容与教学活动和教学计划一一对应,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一师一课”活动推动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要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开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活动。其内涵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这和“一师一课”活动的开展地点不谋而合,“一师一课”活动也主要是在全國中小学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以学校校长、全体教师为主力军,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为宗旨,主要是为解决学校现存教育教学问题而开展的研究活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与“一师一课”活动平台的“教研”频道、“话题”频道有共同之处。在校本教研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备课环节认真钻研教材来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在上课环节不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征来调整教学思维方式,转变教学方式和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思维、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等教学专业能力;能够通过学科组共同学习与研讨,从而促进沟通交流能力、协作能力和科研能力。校本教研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从而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发展。

建立常态化“晒课”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建立常态化“晒课”制度,是为了控制教师晒课的数量。很多教师为了能够在活动中获奖,一个人就晒几百节课,然而这些课可能都是残次品,并不能够真正展示教师自身的才能,也无法真正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晒课”制度能够激励教师在设计、制作和开发将要上传的教学资源前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比如每节课的授课对象、课程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在课程中遇到的各种意外事件,从而促进自身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和教学实施等教学能力发展;中小学教师学科层次分明,其他学科教师需在信息技术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设计、制作、开发“晒课”资源,信息技术教师为其他学科教师提供技术方面的帮助,提高其他教师的信息应用能力,其他学科教师也可以通过校本教研活动为其他教师的“晒课”分享经验和奉献智慧,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沟通能力与协作能力。“晒课”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術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优课”评选主体多元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优课”评选是“一师一课”活动的重要环节。之前“优课”评选的主体是专家,评选单一化。评选主体多元化是一种民主的方式,能够激励教师发展。评选主体增加教师自我评选、教师互评、学校评选和学生评选等。

教师自我评选主要是教师对自己在参加“一师一课”活动时所提交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课堂实录进行自我评价,有利于其自我反思,以此来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教师互评主要是对教师在参加教学活动时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

学校评选是对教师在参与活动中的各种资源和效果进行评价,通常带有奖惩成分,学校会在尊重教师的前提下,结合相应的原则,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也会在这种压力下主动学习、努力钻研、不断进取,从而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能力,促使自己的教学技能、水平取得质的飞跃。

学生评选的依据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大多数学生评选时更多是注重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过程。教师良好的教学态度应该是认真对待教学实践中的每一个细节。优秀的教学过程是在上课环节不仅让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把握好这两个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规划能力。

“优课”评选主体多元化,确实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从而帮助教师实现自主发展。

4 结语

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的主体。教师专业发展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此项活动不仅充分调动了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和拓展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一师一课”活动为教师建立专业精神、深化拓展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能力创造了前提条件,可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全新途径和有效渠道。

参考文献

[1]傅钢善.信息时代教师角色定位思考[DB/OL].[2011-12-

04].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63dd7f0100wqt3.html.

[2]杨晓宏,杨方琦.基于“一师一课”活动的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8):102-110.

[3]孔韦忠.构建“3322”校本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太原市实验中学校本教研机制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0):38-40.

[4]杨晓宏,杨方琦.基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卓越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2):94-101.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中小学教师教师专业发展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让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更接地气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电子白板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