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探讨
2019-09-12孙姬萍
孙姬萍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一、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影响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单纯的预算会计核算体系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客观全面地核算政府运行成本;为了更精确地对政府资产及负债进行科学的管理,能客观完整地评价政府的运行绩效,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应运而生。
政府会计制度是采用权责发生制方式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的,而原单纯的预算会计则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这种会计核算方式的改变对财务管理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变革,从最初的管理理念上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再到新会计科目的应用、财务报告的编制、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平行记账等,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来说也是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二、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影响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质上是以单位各项经济活动为主线的内部管理制度的汇总与融合。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是单位整体内部控制的核心。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规范了统一的核算内容和方式,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会计信息可比性,对政府摸清家底、实施绩效评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与意义。同时这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也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只有加强其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把控好各项经济活动过程及结果,才能在年终向政府提交一份满意的政府财务报告答卷。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本身起步较晚,从2012年期开始相继发布了一些规章制度。包括财政部2012年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目前为止这些制度对单位内部控制的要求到了全面建立、有效实施的阶段,其范围涉及到单位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全部,包括内部权力运行决策、执行以及监督的整个过程,把单位所有人员纳入了管理范围;并对其内部控制的报告及报告信息质量的监督检查进行了规范和明确,强化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要求。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标志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在实际运行运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要想把制度落实到位,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在多年的制度强化及报告政策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这个概念几乎人人皆知,但是真正地理解内部控制的内涵与精髓的少之又少,尤其作为单位的一把手,能够明白内部控制的意义及重要性非常关键。但是实际情况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绝大多数领导的内部控制意识还处在薄弱环节,普通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可想而知。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沟通时效性薄弱
当今社会是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化的进程更是把经济发展推上了“高速”。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政府管理与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其信息传递的时效性与沟通的及时性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时效性还有待提升,而内部控制则是其重要的手段之一。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体系不健全
任何一项制度能够顺利推行并有效实施,都离不开约束机制的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是其制度顺利推行的必要装载体。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尚处在初期阶段,对其监督体系的建设更是较为薄弱,从而导致管理上也不利于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
五、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策略及建议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已经从2019年开始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应该是一个新的契机。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抓住这一机遇,乘着会计制度改革的东风把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
强化单位領导的会计责任和内控责任,尤其是单位“一把手”要充分认识到内控建设是优化组织架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升组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能够有效阻止会计信息的虚假性,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地防御腐败现象的发生,内部控制对单位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合理选择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的基本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该是涵盖单位经济和业务的全方位且强调全员参与的管理活动。在建设阶段应该考虑到单位内部事项的全方位,每项工作的流程节点、风险点、管控点都要明确做到:(1)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2)内部授权审批控制;(3)实行归口管理;(4)全过程参与预算管理;(5)确保财产的安全性与可控性;(6)加强财务会计管控;(7)细化经济业务单据控制;(8)内部信息公开透明。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强化信息沟通的时效性,将各项经济事项和业务事项都要责任到人,严格按照程序实行归口管理,使信息化渗透到日常办公、财务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档案管理等各个领域,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促进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合理有效地运行。
(四)健全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体系
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地执行到位,必须要有监督体系的存在且作用非常重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管理体系适当运用评估、奖惩措施,实时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实施,及时纠偏纠错,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能够顺利地运行。内部控制监督要明确责任部门,明确权限要求,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六、结束语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肩负着国家管理与社会服务的重任,内部控制制度及其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直接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运行与发展前景,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安宁稳定,只有强化内部管理,加强监督力度,才能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向着更好更繁荣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
[2]胡佳.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研究[J].中国商论,2016,Z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