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2019-09-12曹丽红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事业单位措施

曹丽红

关键词: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  问题  措施

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可以帮助事业机构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帮助单位利用内部控制系统管理权力、管理人员、管理资金,实现对权力制约和监督。为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财政部于2015年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要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单位内部权力的制衡,加强监督检查和评估责任制。2017年,又出台了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对于行政事业类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日趋严格。事业单位也积极响应国家要求,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当前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权责利不清晰,执行不到位

国家发布指导意见促进了事业单位内控工作的推动,但是许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更多地关注形式,实际执行效果差,内部控制建设的实际意义尚未真正实现。

一是,职责划分模糊,权责利不明晰,导致执行情况不理想。由于内部控制工作不是一个部门的问题,它涉及到单位工作的各个环节方面和各个部门,而且岗位设置不合理,职责划分不明确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各个部门、员工之间相互推诿,内控工作开展存在阻力,执行不到位。或者在事业机构制定内部控制体系时,没有考虑到单位的实际情况,导致体系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使得内控工作重点不明确,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阻碍。

二是,各个单位机构的实施和执行工作落实不到位。有些事业单位开展内控工作仅仅是为了有内控而设立,并没有抓落实,让内控制度成了一种摆设。没有强硬的工作措施推动内控工作的有序开展,也不能按照指定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各项工作,无法实现内部控制工作的价值。

(二)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

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与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密不可分,但是,许多事业机构过多关注内部控制工作的内控制度或系统的建设,忽略了对内控执行结果的监督和考核评价,合理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缺位。

国家要求事业机构推进内部控制建设,提高各类事业机构管理的标准化和有效性,以确保国家资产的安全,保护单位干部职工的利益,但是这必须是在内部控制工作得到有效执行的基础上。如果内控工作不按照既定程序进行,相关工作人员不关注工作开展质效,则无法达到预想效果。目前,一些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活动开展情况缺乏监督和考评,对于工作开展结果不关注,对于工作中是否存在疏漏,是否能够发现存在的风险点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应对也不关心。正是由于缺乏对工作的监督评价,才会直接影響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情况。

二、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防范措施

(一)狠抓执行,明晰权力和责任

只有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到位,才能反映出其在推动事业机构建设中的作用。事业单位为了不让内控工作成为形式,必须要狠抓执行和落实,保证工作成效。

首先,各机构应明确工作岗位职责,确保每项工作权力和责任明确。事业单位在梳理单位各项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科学设置相关岗位,充分运用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明确界定每个职位的责任,确定每个职位的权力,实现分岗设权、分事行权、分级行权,通过单位内部各个岗位之间的制衡来实现对于不合规行为的制约。

其次,事业机构应加强对内控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全员参与的意识。内部控制工作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共同参与,也需要单位内审部门和监察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机构应该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单位全体员工自觉遵守内控工作和风险防范意识,为内控工作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二)强化对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督和评价

为保证内部控制工作高效地推进,离不开配套的监督评价体系,只有制度和考评相结合,才能保证内控工作得到真正的执行落实。首先,各类单位应该建立一个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配置专业审查人员负责内部审计工作,监督内部控制各项活动的实施,并定期进行考核评价和评估,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监督和评价的专业性,还可以保证内部审计师的独立性;其次,事业单位应制定一套既符合实际情况,又科学公正的监督评价指标体系,融合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通过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考评工作,而且要保证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设置,这可以有效促进工作的高效开展,在问题出现时第一时间进行调整,确保工作的有序推进;最后,事业单位还要关注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性,保证内部控制监督审计人员单位的各项工作,能够从财务、资产管理等多方面进行监控,以确保在监督评价时保证工作的专业度,可以给出更为合理的工作评价和建议。

(三)加快内控信息系统建设,创新内控方法

在如今信息化时代,事业机构的内部控制工作,应加快对内控信息系统的建设,不断创新内控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内控工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首先,全覆盖和统一性的信息系统建设,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实现各方面工作的统一控制。事业单位应该全面梳理各项工作流程,建立覆盖全部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并利用大数据拓宽单位的信息来源,不仅是财务数据,还包括其他各方面的信息。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对各类数据进行整理分类,以更好地分析单位内部控制开展效果。

其次,事业单位应该加快对内部控制工作各个方面系统的建设,通过系统的各项功能来实现内部控制的流程化和自动化,不仅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释放员工工作时间,还能够减少人为判断或是操作因素对内控工作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涉及财务方面的内部控制活动,如资金使用监控、固定资产管理、采购管理、基建工程项目等工作的管理,可以实现更高程度的系统自动化,通过预警临界值的设定等方式来实现对于各项工作的实时监控。

最后,事业单位应该创新工作方式,选择多样化的工作方法,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事业单位应该摒弃或调整陈旧的工作方式,运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工作模式,通过新的工作方式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够发挥内控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康国娟.浅谈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1].经济师,2018(9).

[2]冯艳辉.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全国流通经济,2017(11).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事业单位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