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溃结宁膏穴位敷贴对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大鼠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2019-09-12郑洁朱莹高昂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结肠穴位黏膜

郑洁, 朱莹, 高昂

(1.浙江省瑞安红十字医院,浙江温州 325200;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长沙 410007;3.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湖南长沙 41020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该病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具有一定的癌变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UC发病率在我国呈现明显增长趋势[1]。控制UC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UC患者常见不同程度的脾肾阳虚表现,亦有学者通过系统检索对UC中医证候进行整理,提示脾肾阳虚型发生率居各证型之首[2]。溃结宁膏是由本课题组负责人朱莹教授通过总结治疗UC(脾肾阳虚证)的经验而创制的。该穴位敷贴疗法基于中医辨证和经穴——脏腑相关理论指导,结合药物吸收与穴位刺激共同发挥温肾暖脾、活血化瘀之效,疗效确切,中医特色鲜明,已成为国内外重点开发的外治给药途径[3,4]。本研究观察溃结宁膏穴位敷贴对UC(脾肾阳虚证)模型大鼠ToU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UC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体质量(200±20)g,由湖南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质量合格证号为SCXK(湘)2011-0003,SPF级实验室许可证号为SYCK(湘)2013-0005。实验室温度恒定20~26℃,湿度控制40%~70%,饲养环境为多层层流架,标准饲料喂养,三级过滤纯净水自由饮用。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开始实验。

1.2药品溃结宁膏穴位敷贴的药物组成:炮附子、细辛、延胡索、赤芍、丁香、白芥子、生姜;无药物的巴布剂基质敷贴的药物组成:聚丙烯酸钠、明胶、高岭土、甘羟铝、蓖麻油、甘油、聚乙烯醇。均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制成直径0.4 cm、厚0.25 cm的药饼。柳氮磺胺吡啶片(SASP),购自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

1.3试剂与仪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美国Sigma公司);腺嘌呤(美国Sigma公司);TLR4、MyD88、NF-κB的PCR引物(英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反转录试剂盒(德国罗氏试剂);TLR4、NF-κB、MyD88抗体(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免疫组化试剂盒DAB显色剂(上海拜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Neofuge 15R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FBZ2001-up-p标准试剂型纯水仪(青岛富勒姆科技有限公司);Step One Plus荧光定量PCR仪(美国ABI公司);RM2016病理切片机(武汉俊杰电子有限公司);CIC XSP-C204显微镜(重庆光电仪器有限公司);TYXH-II涡旋混合器(天悦电子有限公司)。

1.4分组与造模将40只健康的SPF级SD雄鼠被毛染色编号、称体质量后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敷贴组和SASP组,每组10只。UC(脾肾阳虚证)大鼠模型建立方法参考课题组前期研究[5]:每天给予大鼠番泻叶、腺嘌呤分阶段灌胃,连续4周后于第29天禁食不禁水24 h,经麻醉后,将聚丙烯管插入大鼠肛门上段8 cm处,将TNBS按100 mg/kg(约TNBS原液0.2 ml/100 g)加体积分数50%乙醇混合制成的试剂充分注入大鼠肠腔,然后轻放回笼子,自由饮食饮水。正常组大鼠则同期给予相应剂量的9.0 g/L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和灌肠处理。

1.5干预方法选穴定位参考郭义主编的《实验针灸学》中常用动物穴位定位法、拟人比照法[6],大鼠穴位图谱[7]研制如下:中脘、气海、足三里、天枢。大鼠选定穴位后进行备皮,贴药后予鼠夹固定。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巴布剂基质穴位敷贴加生理盐水(5 mL/kg)灌胃;敷贴组:溃结宁膏穴位敷贴加生理盐水(5 mL/kg)灌胃;SASP组:巴布剂基质穴位敷贴加SASP溶液(用生理盐水配成10 mg/mL的溶液)50 mg/kg灌胃。各组于造模结束后1周开始给药,每天1次,敷贴时间每次1~1.5 h,足三里、天枢每次贴一侧,左右交替,给药疗程均为28 d。

1.6指标检测与方法

1.6.1 标本采集 治疗完成后大鼠禁食12 h,腹腔注射麻醉,剪开腹壁,快速剖取结肠组织,并肉眼观察组织,对结肠大体形态和黏膜组织损伤作出评分。取病变肠段分别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RT-PCR实验及免疫组化等相关检测。1.6.2 一般情况观察 实验期间每天观察大鼠体质量、饮食饮水、大便形状及精神活动等一般状况。

1.6.3 结肠炎症评价指标 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合大鼠性状,按DAI标准[8]进行评分。②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肉眼观察结肠组织,以正常、糜烂、溃疡分级描述,进行结肠组织大体形态损伤指数评分[9]。③结肠组织学损伤指数(TDI):病变组织经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10]。

1.6.4 免疫组化法检测TLR4、MyD88、NF-κB蛋白的表达 TLR4阳性表达为胞质或胞膜内呈现棕黄色,MyD88阳性表达为胞质、胞膜或胞核呈现棕黄色,NF-κB阳性表达为细胞质和细胞核,以细胞核为主呈现,计算镜下照片中阳性区域的累积光密度(IOD)值。蛋白阳性表达强度以IOD值表示。

1.6.5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LR4、MyD88、NF-κB mRNA的表达 Trizol提取结肠组织总RNA进行RT-PCR扩增。TLR4上游引物5’-TATCCAGAGCCGTTGGTGTATCT-3’,下游引物为5’-AATGAAGATGATGCCAGAGCG-3’,扩增片段为85 bp;MyD88上游引物为5’-CGAGGA GGACTGCCAGAAATAC-3’,下游引物为5’-CAG TAGCAGATGAAGGCGTCG-3’,扩增片段为177 bp;NF-κB上游引物为5’-GCTCCTTTTCTCAAGC CGATGT-3’,下游引物为5’-CGTAGGTCCTTTTG CGTTTTTC-3’,扩增片段为210 bp。95℃,15 s→60℃,60 s,循环40次。采用Image Lad凝胶成像系统软件获得灰度积分值,并与内参β-actin相比计算比率,其结果表示目的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p)。

1.7统计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检验各组数据正态性及方差齐性,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性时用LSD法,方差不齐时用Tamhane’s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大鼠一般情况从造模第2周开始直至造模结束,大鼠相继出现神态萎靡,嗜睡懒动,毛发稀疏无泽,易脱毛,甚则拱背蜷缩聚堆,小便清长,大便变软,甚则粪便溏泻,肛门周围沾有污物,饮食及饮水量明显降低,体质量增长幅度较正常组大鼠明显减小,部分甚至出现腹部胀满。经过28 d治疗后,敷贴组及SASP组大鼠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体质量增长,且饮食及饮水量增加,基本接近正常组。模型组大鼠症状体征持续,甚则加重,体质量较前继续下降,饮食及饮水量进一步减少。

2.2各组大鼠结肠炎症评分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敷贴组、SASP组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黏膜损伤指数及结肠组织损伤指数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敷贴组及SASP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黏膜损伤指数及结肠组织损伤指数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敷贴组与SAS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黏膜损伤指数、结肠组织损伤指数评分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DAI,CMDI and TDI in various groups (-x±s,s/分)

2.3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比较正常组:结肠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各层均未见明显异常,腺体结构清晰,无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结肠黏膜呈缺损及坏死脱落状,形成溃疡灶,严重者深达黏膜下层,局部组织充血、水肿明显,伴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敷贴组:黏膜缺损及溃疡较少,腺体结构排列尚规则,伴有炎性细胞少量浸润。SASP组:黏膜下毛细血管充血,黏膜下层稍有水肿,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结果见图1。

图1 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比较(HE染色法,×100)Figure 1 Comparison of the pathologic features in colonic tissues of various groups(by HE staining method,×100)

2.4各组大鼠结肠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比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敷贴组及SASP组大鼠结肠组织TLR4、MyD88、NF-κB表达增强(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敷贴组及SASP组TLR4、MyD88、NF-κB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敷贴组与SASP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正常组:结肠组织仅有微量TLR4、MyD88表达,主要分布在黏膜下层和固有层炎性细胞胞质及胞膜中,NF-κB呈微弱表达,以细胞核为主。模型组:结肠组织TLR4、MyD88及NF-κB均呈强阳性表达,主要以结肠表面上皮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为主要分布,TLR4、MyD88以胞质和胞膜为主,NF-κB以细胞核为主,染色呈弥漫或颗粒性深棕黄色或褐色粗颗粒分布。敷贴组、SASP组:结肠组织TLR4、MyD88及NF-κB均呈散在阳性表达,弱于模型组。结果见图2~4。

2.5各组大鼠结肠组织TLR4、MyD88、NF-κB mRNA表达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敷贴组、SASP组大鼠结肠组织TLR4、MyD88、NF-κB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敷贴组及SASP组TLR4、MyD88、NF-κB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敷贴组与SASP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表2 各组大鼠结肠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expression of TLR4,MyD88,and NF-κB in colonic tissues of various groups (-x±s)

图2 各组大鼠结肠组织TLR4免疫组化结果(×200)Figure 2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results of TLR4 in colonic tissues of various groups(×200)

图3 各组大鼠结肠组织MyD88免疫组化结果(×400)Figure 3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results of MyD88 incolonic tissues of various groups(×400)

图4 各组大鼠结肠组织NF-κB免疫组化结果(×400)Figure 4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results of NF-κB in colonic tissues of various groups(×400)

表3 各组大鼠结肠组织TLR4、MyD88、NF-κB mRNA表达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mRNA expression of TLR4,MyD88,and NF-κB in colonic tissues of various groups (-x±s,p)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学“泄泻”、“痢疾”等范畴,《景岳全书》曰:“凡里急后重……而其病本,则不在广肠,而在脾肾”。正所谓脾主一身之运化,肾寓一身之真阳,泄泻日久,脾阳不振,土不制水,致肾阳不足,则不能温养脾胃……湿壅滞肠络,搏结气血,气血瘀滞,血败肉腐,内溃成疡,发为本病[11]。因此,本课题组负责人朱莹教授认为,UC虽病位在肠,但可累及脾肾之脏,脾肾阳虚是UC反复发病的根本病机。基于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前期研究,课题组采用自制的溃结宁膏,结合穴位敷贴疗法治疗UC,临床效果显著。膏方以炮附子、细辛、丁香、延胡索、赤芍、生姜、白芥子等作为主要组成,炮附子、细辛、丁香温脾肾而散寒凝,延胡索、赤芍散瘀止痛,白芥子、生姜增强药物透皮性。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经穴——脏腑相关理论选取中脘、气海、足三里、天枢作为敷贴主穴,循经络“联系上下,沟通表里”,共奏温肾暖脾、活血化瘀之效[12]。

现代医学对UC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随着黏膜免疫系统的深入研究,发现TLRs家族中的TLR4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是UC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13]。TLR4介导信号通路主要通过识别配体后再与其主要接头蛋白MyD88相结合进行胞内信号转导,最终导致关键转录因子NF-κB的激活,使效应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细胞因子,从而破坏肠道免疫稳态,最终导致UC发生。目前已有研究表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参与介导脾肾阳虚型UC的发病过程[14,15]。吴氏等[14]研究发现脾肾阳虚型UC大鼠模型结肠组织TLR4、NF-κB的基因与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与正常组差异显著,经“温肾暖脾,涩肠止泻”方药进行干预治疗后,脾肾阳虚型UC大鼠模型结肠组织TLR4水平呈下降趋势,且大鼠证候改善明显。

本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肠道炎症指数评分、病理组织学形态方面均较正常组差,结肠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高,提示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炎症失调、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则呈现高表达状态。敷贴组及SASP组大鼠一般情况、肠道炎症指数评分、病理组织学形态方面较模型组明显改善,TLR4、MyD88、NF-κB蛋白水平下降,表明溃结宁膏穴位敷贴可有效治疗UC(脾肾阳虚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的表达,下调MyD88表达从而抑制NF-κB的活化,阻断TLR4介导信号通路的转导,从而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猜你喜欢

结肠穴位黏膜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
“泻剂结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