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工作中游戏教学的实施探讨
2019-09-11曾林平
摘要:现代幼儿教育中,游戏教育成为主要的教学形式之一,它是从幼儿的心理出发,遵循其自身特点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营造一个快乐、轻松的氛围。在欢快和娱乐的游戏气氛中有效地实现幼教育人的目的。本文将从德、智、体、美几个方面来分析游戏育人的作用及幼教育人的功能,以期推动游戏教学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幼儿教学 游戏教学 实施效果
游戏教学是幼儿在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创新形式。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开展有益于他们的游戏活动,并为幼儿创造适合他们的游戏环境。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对幼儿来说是非常有效的课程形式,游戏也是最贴合儿童天性的,它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这也是幼儿园达到幼教育人目标的必要方式。
一、幼儿教学现状
从全国来看,现有的幼儿园办园条件使幼儿教学形式良莠不齐,层次和效果也有诸多不同。有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对现有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概念意识非常模糊,会把幼儿的自发性游戏当成一种违纪违规行为,这样大大地削弱了幼儿的创造性,使得游戏变得功利性极强,设计的游戏过于死板教条,造成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重教育而轻视游戏的现象比比皆是,游戏教学氛围的缺乏使其丧失计划性和目的性,德、智、体、美方面的教育不能很好地在游戏教育中体现,导致游戏教学发挥不了作用,降低了教学质量。游戏教学不能发挥自身作用,就不能引导幼儿教育走向正确方向。
二、幼儿游戏教学的实施
(一)有益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幼儿园的重要任务是对幼儿的德、智、体、美各个方面进行有效教育,这就要结合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这是教育部对幼儿教育教学基本任务的阐述,也体现了幼儿园育人的主要目标,即良好的适宜的幼儿教育实现了德、智、体、美等的全面提升。“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这不仅在于游戏是幼儿活动最自然最经常性的表现形式,更在于它对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独特价值。”这也说明了游戏教学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幼儿园时期,游戏教学不仅促进幼儿的思辨能力,更可以锻炼幼儿的运动能力。通过跳、爬、跑、掷、攀登等基本动作,可锻炼孩子的骨骼、肌肉和运动思维,使得幼儿的身体平衡力和持久力都有所提升,促进幼儿掌握良好的运动技巧,提高各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发育。除此之外,幼儿的心理品质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锻炼。
置身于游戏环境中,有利于幼儿释放自己的天性,排解幼儿的负面情绪,激发其丰富的兴趣,有效地减少其攻击性行为。游戏是排解紧张情绪的有效方式,能消除儿童恐惧或厌恶等心理障碍。童年时的记忆等心理品质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影响极大,因此,最能体现和释放幼儿天性的游戏教育不容小觑。
(二)开发幼儿智力可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对环境的熟知使其有更好的交际能力,从而主动与其他小伙伴一起游戏。游戏活动使幼儿大脑认知区域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为幼儿的记忆力和语言积累量提供了最好的材料,进而促进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
事实证明,游戏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降低幼儿口吃、语言障碍的概率。游戏教育可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为幼儿塑造一个轻松、自由的语言交流环境。在游戏中进行角色扮演,可使孩子在扮演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时,进行有身份的特定的语言交流,并学习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可以刺激幼儿的创造力,幼儿的创造力是在有了相应的经验基础上慢慢发掘、发展而来的,通过对以往的经验进行有效筛检,再进行整合,会形成全新的思维。在游戏中,幼儿积极主动地对游戏过程中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积累,可不断增强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搭积木可刺激幼儿感官,激发其创造性。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快乐,为幼儿的想象力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游戏过程中幼兒身心不仅得到发展,也提高了想象力。
(三)培养幼儿的情操,建立良好的道德观
游戏作为一项集体活动,有一定的趣味性、竞争性、娱乐性、合作性和知识性。幼儿本身为个体,在游戏中成为集体成员,并在集体活动中发挥一定作用,这可以彼此促进团结合作能力,使他们学会相互体谅、相互理解,共同协作,也教会了幼儿与人相处的方式。
(四)促进幼儿审美
对幼儿来说,游戏过程也是审美体验不断丰富和提升的过程,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游戏进行设计和选择,这其中蕴含着一定的艺术构想和美的塑造。在游戏过程中,有美好的游戏画面,严谨的逻辑关系和巧妙的构思,蕴含其中的设计者的情感、思想、价值观、审美观等都会让幼儿耳濡目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综上所述,游戏教育对幼儿未来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是幼儿一生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丁海东.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J].教育导刊,2007(02).
(作者简介:曾林平,女,本科,甘肃省财政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