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设想

2019-09-10罗莹莹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20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健康改革

罗莹莹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社会人才的竞争不仅是知识的竞争,更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竞争。而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因此体育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体育教师也应该重新审视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所以,本文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行简单论述,希望可以为各个高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为体育教学改革出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健康  高校体育  改革

引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构建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培养健康课程的师资力量,将健康知识教育作为体育教师培训的重点内容。这就意味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人为本,通过不同形式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教师在体育课程的进行中,要不断创新,不仅要对体育课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也要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一、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地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如今这种“高压”的生存环境下,除了知识的竞争,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竞争也是无处不在的。因此,高校的体育教育更应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为高校是人才的聚居地,要想培养的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就要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纵观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仍存在很多问题延缓了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体育课不重视。尤其是学生,认为只要搞好文化课,体育成绩无所谓,反正到最后毕业体育成绩不会有什么影响。导致上课不认真,无故迟到或者请假。因为学生的不重视,教师也松懈了下来,每节体育课都是随便上上,没有教学目标等。这样会导致剩下的一部分对体育课感兴趣的学生也丧失兴趣,从而导致体育教学不能够有效进行。

(2)陈旧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体育教学主导者是教师,主体是学生。因为教师教学观念的陈旧和教学方法的枯燥,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热情。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大都是讲一下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之后进行热身,然后进行动作示范,最后是学生同老师一起做。这样的体育课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有的学生还会对这种体育教学模式产生厌倦心理,从而对体育课产生排斥心理。

(3)体育课程考核评价方式落后。体育教学评价在体育教学中十分重要,它影响着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课堂组织等各个环节。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有着重要参考价值,也是衡量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部分,同时也可以督促学生不仅在课堂进行锻炼,课下也会自觉锻炼。受传统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影响,一些高等院校注重将对学生的评价放在结果上,从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无法实现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4)体育教学目标模糊。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来讲,第一件事就是要设定合理可实现的教学目标。目前,我国高校设定教学目标时还不能够把个人目标和社会目标和好的结合,不能把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结合起来。也不能将学生的运动兴趣与运动项目结合起来,所以,不能够将学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较好地实现。在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高校应本着“健康第一”的理念来设定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的发展也应趋向于健康化、个性化和终身化。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到两种体育技能,还有一些终身锻炼的基本方法。目前,我国已有部分高校能够做到根据体育项目的特点,制定专属的学习目标,向学生传授相关的技能。还有一些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会根据学生个人兴趣爱好进行授课,与以前相比有一定的进步,但教学目标的设定仍有待清晰化。

(5)体育教学模式单一。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仍十分单一。例如,仍遵循传统的教学环节,使用传统的热身手段,如慢跑、徒手操等。一直都是这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和手段。 虽然也可以达到了锻炼效果, 但是会造成枯燥无味的负面影响,使学生丧失了对体育课的兴趣。这种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单纯传授技能为课堂重点,忽视了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虽然教学过程十分规整,但是缺乏对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培养,很难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6)高校体育课理论教学课时较少。多年来,由于受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人将体育教学误认为单纯的让学生学习运动技能,通过一些户外活动来增强学生体质,从而严重忽视了体育理论知识讲授。具体表现在:①体育课程几乎没有安排理论课的讲授,大量课时都放在了运动技术上;②体育理论知识考试制度不健全,体育理论知识还没有成为考察学生的一部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体育理论知识课授课教师的积极性,从不利于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的开展。

简言之,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对理论知识的教育还是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的探索理论教学的作用与规律。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的正常进行,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损失。

(7)高校体育教学的设施不足。有些高校虽然体育硬件设施相对充足,但是由于上课的班级多,造成了项目冲突,管理分配不当等现实问题的出现,实际可以供教学使用的器械不足。例如, 有些高校体育场管设施原本就比较缺乏,学校还讲一些场馆设施对外开放,实现盈利。这种现象直接造成了本校学生运动时,体育设施不足的情况。从而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水平。

(8)体育教学队伍结构不合理。经调查发现,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师队伍结构十分不合理。首先,具有博士及硕士学位的教师所占比例较少,制约了高校體育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不合理倾向,大部分教师的专业相对集中在足、篮、排、乒、羽等项目上,一专多能的教师比较缺少。比较时尚的项目如街舞、肚皮舞、瑜伽、体育舞蹈等专项的教师很难引进。这些问题也严重影响着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结语

(1)加强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想。《“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这就意味着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将体育技能教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热爱体育运动,从而真正实现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在满足学生个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同时,体育教师要将讲授法换做学生体验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实现对健康的重视。

(2)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打破原有的班级、院系模式,重新组合上课的方式,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在体育教师灵活的授课方式下,学生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授课内容,以营造“主动、自主、活泼、多样”的学习氛围。按照学生的个性需求来重组教学班级、序化教学内容,优化师资资源,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构建人性化的体育教学平台,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3)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高校教学改革还应该能够自成体系,有一套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包括培养身心健康和终身体育意识、传统内容与新内容相结合,增加新型运动项目,例如体育舞蹈、韵律操、太极等;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相结合,强调学生个人兴趣,以兴趣为中心引导自我完善;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一般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增强课堂趣味性。

(4)对体育教学理论知识教学进行改革。高校体育理论知识教学要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课时的确定和考试制度的健全等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制定体育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对高校体育的更高要求。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全面地展示体育的功能以及体育对人类进步发展的重要作用。另外,还要从改革与更新的理年高度去认识。从功能、作用、目标等多层面,全方位地去认识。所以,体育理论教学还要尽快完善制度、建立理论题库。理论考试不能只是形式,要使高校理论知识教学向科学的轨道推进。

(5)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体育教学实现三个转变:由传授型向引导型转变,由形式型向时效型转变,由枯燥型向快乐型转变。为了达到以上目的,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不断更新知识、开拓新学科、探索新领域。

(6)对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改革。目前看来,高校体育教学只有建立起一种多角度、多方位的综合评价体系,才能使体育教学评价真正地发挥其反馈和督促的功能。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体育教学评价体系需要对体育的“教”和“学”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学的考核不光要注重检查学生的学习和技能掌握情况,还应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纳入考试内容。

(7)探究学生兴趣。在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高校仍不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学生的个性及兴趣爱好。在日后的体育教学上,可每节课将学生分组,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让他们自己进行体育项目选择和学习,教师只需要做好组织和指导工作即可。尊重学生个性及个体间的差异,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可以实现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体育教学更好的发展。

基金項目:2017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7SJGLX527);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J].国务院公报,2016(32):8-9.

[2]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2010-07-29.

[3]教育部.关于深化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R].1998-04-10.

[4]丁英俊.中国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层次衔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4)67-69.

[5]马红静.对美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6]黄敏,陈莹军,李亚莉.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J].体育学刊,2011(9):78-81.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健康改革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