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农村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2019-09-10李丹雯
李丹雯
摘要:为了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我校课题组老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教学中实施了多种有效的策略,真正提高了小学生的写字水平。
关键词:书写差;培养习惯;教学策略
现在,智能手机普及千家万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但是,由于家长监管不到位,农村的小学生迷上了玩手机,他们不爱学习,书写能力越来越差。我校的大部分学生作业书写潦草,连笔字多,字体倾斜,缺横少竖,涂涂改改。
为了尽快扭转这种状况,2017年9月,我校的语文老师以“农村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为课题进行立项,共同研究培养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途径与方法。这两年来,课题组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教学中实施了一系列有效、切实可行的策略,终于培养了我校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了我校小学生作业书写的质量。
一、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写字。
教师让学生明确写字的目的。汉字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珍宝,写好汉字能学好文化知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从古到今,很多书法家刻苦练字,创造出令后人惊叹的书法艺术。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书法的独特魅力。课堂上我常给学生讲古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励志故事。如《王羲之潜心苦学墨当饭》《师宜官卖字换酒》《程邈狱中制隶书》等小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既教育学生学习书法家勤学苦练的精神,又激发他们的练字的欲望,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写字。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小学生年龄较小,正在发育时期,写字姿势不正确,不仅影响写字质量,还有害于他们的身体健康。我利用幻灯片把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的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模仿。发现谁姿势不对的,手把手地纠正,亲自做示范,及时指导。我把写字姿势编成简单的儿歌:写字时,要做到头正、身直、脚开;握笔时,要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胸离桌边一拳远。我要求学生熟记成诵,真正做到“练字先练姿”。学生最善于模仿,我在班中选出几个“写字标兵”,让同学模仿他们。同时,我安排“寫字标兵”当小组长,负责纠正组员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三、搞好“家与校”配合的原则。
开学初,我建立了班级家长微信群,利用这个平台,我与家长探讨共同监督孩子写字的问题。我把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要点做成幻灯片,发到家长微信群,让家长先学习。如果发现孩子的写字姿势不正确的,家长及时提醒并纠正。在周末和放假期间,家长每天都要督促孩子认真写字。搞好“家与校”配合的原则,让学生赶快改掉坏毛病,真正掌握写字要领。
四、临摹字帖,提升写字水平。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初学硬笔书法,临摹字帖很重要。邹慕白字帖规范漂亮,适合小学生练习。写字前,我先讲一讲临摹字帖的方法。第一步“认结构”:独体字还是合体字,什么结构,各占比例。第二步“定笔画”:起笔和收笔、笔画的顺序、位置和写法。各年级要求不同,高年级学生每天练字20分钟,中年级学生每天练字15分钟,低年级学生每天练字10分钟。根据要求,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五、展示作业,举行各种竞赛活动。
竞赛活动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激励学生坚持练字,我常用投影展示他们的作业,表扬先进,每次加10分。有时我用5分钟时间进行书法比赛,前10名加20分。每个月我还举行一次作业大赛。学生的把自己的作业展览在桌子上,班干当评委进行打分:“谁的作业最工整”“谁的字最漂亮”,评出10名“小书法家”。除了奖励他们一些学习用品,还在学习园地的“小书法家”栏里展出他们的照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学生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六、 老师们密切配合,共同督促学生写字。
学生无论是写作业还是写请假条、留言条、签名等,都必须坐姿端正,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写好字。同时,语文老师要和各科老师密切配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书写习惯,共同督促学生的写字姿势,并及时他们给予纠正。只有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不断的强化训练,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七、教师良好的书写习惯影响学生。
培养小学生的写字能力,教师应该起到示范的作用。教师书写的黑板字刚劲有力、规范美观,学生不仅得到美的享受,还起到促进的作用。一旦学生对老师产生崇敬的心理,就会不知不觉地模仿老师。因此,教师板书时必须态度认真,一丝不苟,力求汉字写得规范漂亮,千万不能为了赶时间而写快笔字。身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必须让自己的书写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用优美的汉字影响学生。
总之,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教师要找准原因,从根源下手,耐心教导,坚持不懈。同时,把字写好需要学生自身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校、家庭的共同关注和培养。只有采取适当的方法强化训练,小学生的写字水平才能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廷帅. 《农村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研究》的调查分析[J]. 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 2017(6):42.
2.曾芹.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J].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3(2):13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