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突出策略
2019-09-10迟旭红
迟旭红
摘 要: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突出策略进行探究,是为了给初中生的发展打开一扇天窗,增添一双翅膀,方便学生腾飞。通过与生活、问题、合作、活动等联系,我们找出了适宜培养学生主体的策略,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主体作用;策略
数学是一门需要学生探索的学科,教师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将“捕鱼技巧”顺利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不会再面临空有理论知识的困境。
一、融合生活——促使学生联系现实
生活就像是学生的眼睛,是需要观察世界,感受世界的指引,学生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够获得心灵上的成长,才能够理解学习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对学生进行教导,让学生立足生活,理解数学知识的用途,使学生不再因为看不到数学应用的价值而丧失数学学习的信心,让学生重拾数学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统计调查”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使学生懂得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统计的意识,使学生能够利用调查的方式获得相应的数据,促进学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了调查任務,让学生积极参与,围绕任务进行调查,进而掌握调查与统计的相关方法。教学一开始,笔者先向学生传播了统计调查的知识,带领学生一起经历了统计调查的过程,使学生看到了统计调查的积极意义。接着,笔者为学生设置了学习任务,让学生对某台的电视节目安排进行设计,对人们观看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进行统计和调查,以提高电视节目的播放率,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学生拿到学习任务后,先是基于现实条件设计了调查表,对周围人进行了采访,记录了采访的数据。紧接着,学生对采访得来的数据进行了汇总和整理,绘制了扇形统计表,并对统计表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最受人们喜爱的电视节目,对某台电视节目的播放进行了设计,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笔者通过在教学中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为学生设置生活问题,使学生看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创设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人自出生到现在,一直是处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的,尤其是对于思维活跃的学生来说,他们之所以掌握技能就是由于他们对知识产生了疑问,对疑问进行了探究。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设置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疑问,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进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例如,在学习“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图形观念,促使学生理解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帮助学生掌握相离、相切、相交等的概念,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了思考的问题:“点和圆之间有什么关系?直线和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你知道什么是相离吗?相切呢?相交呢?怎样借助数量关系来表述三种位置关系呢?”学生看到问题后,对课本知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相离、相切、相交的概念进行了学习和理解,掌握了相离、相切、相交的概念。接着,学生对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进行了观察和总结,通过直线和圆的相对运动,揭示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对如何使用数量关系来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进行了思考,探索到了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圆的半径r之间的联系,给出了问题的答案。这样,笔者通过为学生创设问题,使学生形成疑问,推动学生围绕问题进行了探究,促进了学生的思考。
三、组织合作——促使学生及时交流
当今时代,合作已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且运用广泛的技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是人们广济力量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合作,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包容性和学习性而提出的,能够使学生看到他人的学习优势,使学生懂得人外有人的道理,帮助学生保持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知道勾股定理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学会证明勾股定理,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教学中采取了合作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与小组成员共同努力,一起探索有关勾股定理的知识。学生为了尽快掌握勾股定理的表达和含义,利用书籍和电脑,对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搜集和整理,研究了勾股定理的表达形式,获取了勾股定理背后蕴藏的数学知识。同时,学生还在合作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与小伙伴围绕这些疑问进行了探究,形成了良好的沟通习惯,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凝聚力。这样,笔者通过组织学生合作,使学生看到了合作的力量,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推动了学生动脑。
四、围绕活动——促使学生锻炼技巧
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就要懂得为学生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学生拥有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氛围。教师可以立足学生,为学生开展不同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知识加以运用和深入探究,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例如,在学习“三视图”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使学生懂得同一物体在不同的观察位置可能会得出不同的图形的道理,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知道三视图的概念,能够准确描绘物体的三视图,在教学中开展了学习实践活动,旨在增加学生课堂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在学生活动之前,笔者为学生准备了不同的教学工具,将不同的物体组合在一起,使其能在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不同的形象。接着,笔者带领学生对这些工具进行了观察,让学生依照要求描绘出它们的三视图,以加强学生全面观察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三视图掌握了三视图的概念,知道了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区别,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绘制三视图,完成了教师提出的要求。这样,笔者通过立足学生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作用,让学生获得了充分的锻炼,掌握了学习技巧。
总之,本文通过与生活、问题、合作、活动等联系,使学生形成了联系生活的习惯,加强了学生的思考与交流,丰富了学生的技巧,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张书铭.浅议从培养学生信心入手促进学生学好初中数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92.
[2]黎健飞.初中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