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使用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研究

2019-09-10张一杰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3期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影响

张一杰

摘  要:信息时代所产生的新媒体,在与青少年密切结合的背景下,深刻地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状况,从而进一步地影响青少年的成长。本文提炼并分析了新媒体给青少年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提出了未来青少年与新媒体使用的研究方向,旨在促进新媒体与青少年之间形成一种彼此促进的和谐关系,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影响

引言

新媒体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调查表明,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途径,而且更成为青少年休闲和放松的媒介。[1]新媒体拓展了信息获取方式,为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利,有利于促进其形成正确的意识和行为,但是同时也诱发了青少年一系列的心理、身体和行为问题。

1 积极影响

1.1 影响青少年的社会支持、自我意识和行为

新媒体拓宽了信息获取渠道,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影响青少年的社会支持、自我意识和行为。研究表明,“00 后”青少年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社会支持有积极影响。[2]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所接触的外界环境会直接影响其自我意识的发展。新媒体能满足青少年不受限制地获取知识和互动交流,能有效增强自我意识。新媒体的特性同样能够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影响。[3]一项国外的实验显示,玩亲社会视频游戏不仅可以减少直接攻击行为,还可以减少间接攻击行为。[4]另外一项研究显示,玩亲社会游戏会促进亲社会的行为。[5]美国的青少年普遍使用社交媒体。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社交媒体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探索性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社交媒体使用对情感都伴随着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6]

1.2 促进青少年思维模式的转变

新媒体促进了青少年思维模式的转变。[7]第一,思维由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转变。随着新媒体阅读数量的增加,思维方式越来越多角度、去中心化,这使得青少年在思考问题时更加全面,更具灵活性,并可能采纳他人的观点和理解他人的思想观念和情感。第二,保守性思维向开放性思维的转变。新媒体带来的对于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知减弱了家庭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而使其思维越来越开放。第三,求同思维向创造性思维的转变。新媒体的丰富性满足青少年自由探索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2 消极影响

2.1 诱发行为问题

社会化媒体诱发了青少年犯罪和暴力倾向。[8]社会化媒体催生了青少年的自恋心理,导致了青少年道德弱化,信仰缺失,价值认知偏差。一些学者认为,社会化媒体影响青少年对性的认识,同时有损青少年培养正确的认识社会的态度。近几年,网络直播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9]对于新鲜事物,青少年趋之若鹜,被各种类型的直播深深吸引,变得浮躁起来,难以专心学习。新媒体使青少年对搜索引擎产生依赖性,阻碍了创造性,无法适应面对面的交流。[10]

2.2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

長时间上网,会导致青少年情绪低落,异常孤独,脾气变幻不定,易躁易怒,不愿讲话,与家人朋友疏远,甚至产生精神疾病。[11]连续的长时间上网会导致情绪低落、焦躁不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甚至自杀。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人际情感淡漠,逃避现实;网络游戏的虚拟性会诱发青少年的双重人格障碍;如果网络成瘾,青少年会变得孤僻、敏感、忧郁、警觉、不服从规范,甚至出现自杀情况。[12]因此,不健康的网络行为会给青少年心身带来负面影响,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一项关于农村青少年手机使用的研究指出,我国农村孩子的童年正在走向“屏幕化”。[13]由于孩子与父母未形成亲密的依恋关系,孤独感和无助感易导致孩子迷恋虚拟网络,并形成难以戒除的网瘾。

3 讨论

纵观已有研究,可以发现无论是新媒体使用与青少年某些特质的相关研究,还是新媒体使用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的因果研究,都是不足以为如何指导青少年合理使用新媒体提供足够明确和具体的信息。今后的研究可以侧重对媒体使用研究方法的改进,使研究结果更加具体化并为实践提供详细的理论支持。通过对以往研究的分析,还可以发现新媒体使用对青少年的成长兼有积极和消极影响,但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新媒体时如何同时充分考虑这两种影响进行有效调节和干预,仍然缺乏较为系统的参照标准,这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文涵.(2018).新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手机为例.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8(5),57-58.

[2]  李霄.(2018). “00后”青少年的社交媒体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暨南大学.

[3]  张梦皎.(2018).新媒体对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影响.市场观察,(6),63.

[4]  Greitemeyer,T.,Agthe,M.,Turner,R.,& Gschwendtner,C. .(2012). Acting prosocially reduces retaliation:effects of prosocial video games on aggressive behavior.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42(2),235-242.

[5]  Greitemeyer,T.,& Osswald,S. .(2010). Effects of prosocial video games on pro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8(2),211-221.

[6]  Emily Weinstein,(2018),The social media see-saw: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s on adolescents’ affective well-being,new media & society,20(10)3597 –3623.

[7]  任晓玲.(2016).新媒体对于青少年阅读的影响.中国传媒科技(10).

[8]  鲍昊喆,&董金权.(2015). 社会化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述评. 黑河学院学报(2),109-112.

[9]  易爱东.(2017).网络直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风险规避. 新媒体研究(6).

[10]  张军辉.(2012).新媒体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1(1),141-145.

[11]  杨航.(0). 新媒体对襄阳市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toral dissertation).

[12]  王春晖.(2017).警惕网络游戏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 通信管理与技术(04),19-21.

[13]  蔺玉红,邓建高,&齐佳音.(2018).手机媒体对农村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新闻战线(9).

猜你喜欢

新媒体青少年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青少年发明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