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提高四步法

2019-09-10黄显群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3期
关键词:习作水平农村小学生提高

黄显群

摘  要:本文从四方面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水平。一.书面作文与口头作文紧密配合,练“说”促“写”。二.讲读课文与作文训练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三. 学生自改与教师评改双管齐下,相辅相成。四.学生作文与教师作文并驾齐驱,同舟共济。

关键词: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

笔者十多年来也曾对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进行过不断地探索与研究、不断地实践与学习、不断地总结与反思。多少年过去了,我尤其注重吸取他人之所长,自认为在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水平方面,偶有了一些心得和主张在此,笔者暂且聊以自慰,也作为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勉。

一、书面作文与口头作文紧密配合,练“说”促“写”。

写作即是说话,就是把自己心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内容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我们很多学生在作文中无从下笔,找不到内容来写,归根到底是平时没有注重他们“说”的训练,即口头作文训练。试想一个说话有条不紊、振振有词、滔滔不绝的学生,你还会担心他不会写作吗?所以我们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首先得让他们学会说话,并且学会说好“话”。作为农村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见识少,训练少,没胆量,不敢在人多的场面说话。久而久之,在生活中就成了有话不敢说,有话说不好,最后是没话说,因此在作文中就无话可写了。那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学会“说”呢?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说明事物、发表意见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而提高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口头作文训练还可根据农村实际和小学生生活实际,运用看图说话、联词说话、自我介绍、复述课文、讲述故事等形式开展。

让学生说自己熟悉的内容很重要。在课堂里,在生活中,许多学生不敢说的原因往往是他们不熟悉“说”的内容,凭空想象,就难以出口成章。所以,不管是在课堂中,还是在平时的训练里,我们都要尽量让学生谈论他们非常熟悉的内容。这样他们就有内容说,而且说多了自然就流畅了。如我在教学《童年趣事》习作训练时,首先让学生留意观察生活中的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在农村,尤其像我们这里有的地方水塘较多,孩子大都喜欢钓鱼、捉青蛙等。我对他们说,既然你们喜欢这些活动,何不先和同学们一起交流自己在做这些事时的感受和想法。这个提议: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发言,说出自己的体会。然后我再让他们将自己刚才所说的话用笔整理写出来。大家发现原本自己觉得很难写,无话可写的作文,现在变得异常好写,而且自己的文字不由自主的从笔下涌了出来。

其次,学生能够说清楚身边的事物以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让学生学会围绕一个主题来说。如果总是拉一些家常,谈一些琐事,一定没有什么进展。要让学生在说清一件事情的基础上,学会表达一定的意思,或是发表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三,当学生敢说了,能够表述清一定的意思后。我们便要多给他们提供口语交际的平台,在交流的氛围中加强训练。通过各种各样的说话训练,开展形式多样的口语交际活动,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以提高,然后让他们把自己想说的内容按照一定的写作方法写出来,不就是一篇好的作文吗?

二、讲读课文与作文训练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讲读课文与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讲读是吸收,写作是输出。两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如果两者脱节,就会降低教学效果。在农村学校,很多小学图书缺乏。因此,教师充分利用讲读课文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先教读课文后作文,也可以先作文之后再讲课文,学生通过作文产生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在课文中找答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边讲读课文边引导学生写作,结合教学指导学生掌握构段、构篇方式,并模仿练习写片段。

课文,即典范性文本。小学语文教师完全可以依托文本,实施有效随文仿写。在典范性文本中,有很多灵动的语句,它们犹如散落在文本中一颗颗耀眼闪亮的珍珠。教师层层深入地品析动词,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还可以让他们对如何准确、传神地运用动词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并通过随即进行的仿写训练,使学生知晓了如何遣词造句,为能顺利圆满完成整篇寫作训练打下基础和提供保证。

三、学生自改与教师评改双管齐下,相辅相成。

教师的作文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作文的评改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一语否定。教师的“评”与“改”要具有鼓励性、针对性,既要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如何评价自己作文的,又要让学生知道自己该怎样改写自己的作文。

教师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对学生写得精彩的词句,要不惜笔墨用着重符号或波浪线醒目地标出,并用激励性的语言真诚地激励他们;对表达不清楚或错别字较多的学生,也应尽量找出其闪光点加以肯定,再委婉地指出不足。有时甚至可以放开手头分数,让他们对写作留有希望。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他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类似这种做法,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让他们敢于写自己的作文,勇于修改自己的作文,增强了学生写作和兴趣。此外,在讲评后我会选几篇优秀的作文让他们自己用自己的情感读给大家听,把写得最值得欣赏的精彩语句展示给大家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激励,享受习作带来的快乐。然后再复印一份学生修改后的作文展示在班级特意准备的优秀作文园地处。这样让他们有更多的信心和欲望去写出更好的作文。

四.学生作文与教师作文并驾齐驱,同舟共济

学生从阅读到写作有一个过渡阶段,怎样把感受到的东西或观察到的东西形成文字也有个“迈步”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作文,共同练笔,将自己的作文甘苦和实际体验与学生交流,无疑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就好像做示范动作,直观形象,学生易于接受。也许有人说,这样会加重教师负担,但学习和提高本是教师的责任。俗话说得好“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写手生”,教师懒于动笔,没有切身感受,怎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作文呢?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这点“实功”还是要下的。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努力,是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的。

猜你喜欢

习作水平农村小学生提高
浅谈情境作文教学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挖掘语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以微型日记促小学语文作文质量提高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相关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