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初中地理课堂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9-10郭咏梅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1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思维能力培养

郭咏梅

摘要:初中地理作为一门相当重要的学科,学生若想在地理这门科目取得一定成绩,需要培养一定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培养过程。有计划的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如头脑风暴法、形象思维、创设情境,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地理;思维能力;培养;

地理这门科目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门槛比较高的科目,其理论知识较多,内容又比较抽象,对于初中生而言,理解比较困难。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导学生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便于学生更易于学习这门课目。培养一个好的学习思维,可以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侧重于地理项目之间有规律的联系,然后再进行概括,帮助学生高效的记忆地理项目。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

1.1教师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职业素质,同时这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只有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羁绊,才能够让教育过程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保持一颗火热的心去关怀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老师的关怀,这种力量会激励学生的成长,只有教师的内心充满爱,才能真正的为学生解决问题。热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核心,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东西,希望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够帮助每一个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成长。

1.2教师平等对待

在教学过程中平等尊重对待每一位学生是一名教职人员最基本的素质。因为在学生阶段,大部分学生心智还不太成熟,甚至还存在叛逆的行为。这个时候教师所要做的不是全然否定,而是耐心的对待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当然也不是一味放纵,这同样会危害学生。当学生犯错时,告诉学生为何做错而不是一再苛责。不给学生贴标签,教师需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做到不偏袒不针对。尊重学生的选择,不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培养好学生的创造思维

2.1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20世纪40年代由被誉为创造工程之父的奥斯本正式提出。头脑风暴法在教学中应用的比较多,一般是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寻找答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多思考,找到尽可能比较多的答案。在中考中,地理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其成绩的好坏决定了学生是否可以考上一个心仪的高中。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尽可能的创造机会,给与学生培养思维,研究性学习的机会。转变教学观念,一定要摒弃老旧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学习以理解为主,而不是所谓的题海战术。中考地理的命题往往都是比较贴合实际的,往往会选取一些与地理有关的热点时事,用于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生活。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地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所以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如何应用头脑风暴法。一开始,教师可以请一位学生用几分钟的时间来概述本节课的所讲的内容,之后再請几名学生对刚才的概述进行补充。概述过程中,教师需仔细倾听,对学生在此过程产生的错误进行记录,从而判断学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和了解程度。对所表露的错误,教师可以补充。概述的过程保持在10分钟以内,之后的时间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决。在这个一环节,教师的角色引导者,让学生用“头脑风暴法”来解决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让学生尽可能的多思考。教师则在主导之余记录下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内容,最后对过程进行整理、归纳。

2.2形象思维

目前来说,一些地理教学还是比较忽视对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让许多丰富有趣的地址样貌在学生的脑中只是固化的文字,对于学生而言非常的枯燥、乏味。形象思维把直观表象作为解决问题的支柱,是认知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人们往往把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作为事物的本质去理解。有些教师会把形象思维和感性认知混淆。本质上,两者之间存在联系,但是认知过程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其实要想深刻认知各种地理事物的本质,一定要掌握形象思维的思考模式,许多事物之间是存在联系的。

想象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往往学生在地理教学中缺乏想象,导致对知识一知半解。教师们往往在教学中提过一种名为重塑的思维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思考,通过想象力让学生在主观上填补一些信息的缺失,从而得出结果。比如说,在学生学习世界各地的风土地貌时,让学生进行重塑想象,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学习地理所带来的乐趣。若在教学中,不注重想象力的培养,那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非常的空洞和肤浅。需要注意的是,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时,一定要多注重学生平日的知识的积累,若是学生不存在知识储备,就根本不存在认知,形象思维更是无从谈起。要让学生形成清晰的形象记忆,一定要具有深厚的知识储备。

2.3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一般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教学法简单来说,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一些与教学知识有关的、形象的、生动的具体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学会联系日常生活,创设合理情境,从而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例如,我们在买羊毛衫时,店员给我我们介绍“100%澳毛”的羊毛衫是质量最好的羊毛衫,这表示该羊毛衫是100%由澳洲羊毛制造,通过这样一个细节,告诉学生澳大利亚是全球羊毛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就可以引导学生记忆“被称作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澳大利亚”这一知识点。其所以说教学情境不必煞费苦心的创立,仅需要稍微留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就可以发现很多地理问题。

三、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思维表象

现如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带来了比较大的帮助。信息技术是将声音、图像和动画整合在一起。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情境,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以往传统书本教育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这种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统合知识。信息技术上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教育的限制,可以将地质地貌完整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实,对地理产生更大的兴趣,积极加入到课堂中的思考与互动,信息技术让枯燥的课堂极具吸引力与感染力。

地理学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天文学等多个领域,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主要是两大部分,一个是地理事物的演变或者是一些特殊地理现象的出现,往往被学生难以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书本教育中的构图、文字、模型是很难解释这些情形的发生,对于这些难点,传统教育方式其实具有一定的限制性,难以让学生深感其受的看到地理地貌的改变。而现在可以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在一起,即可以弥补传统地理教学手段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也便于学生更理解和掌握知识,相比与传统教学更有利于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结语

总的来说,培养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在地理上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教师而言,在这个方面应给予高度重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在教学中切合实际,让学生便于理解,而不是枯燥的死记硬背。长此以来,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有比较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民中,王忠志.浅析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下旬),2018(5).

[2]杨轶君.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7(2):61.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思维能力培养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