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方法探究
2019-09-10丁虹
丁虹
摘要:大学生职业能力即指在大学生在校期间,利用学校提供的便利机会使得自身可对社会实践以及自身的技能提升积累一定的方法和经验,从而完善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职业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关乎着社会人才的可持续性提供,因此,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影响力。本文通过对当下大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对如何提升自身职业能力提供相应的价值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方法
一、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意义
通过分析职业能力的定义可明确在大学生职业能力判定阶段,其多指大学生自身职业能力的综合性掌握,也代表着大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所应具备的职场能力。如若对职业能力予以综合细分的话,可将其划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等几种能力的组合。一般职业能力所指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包括自身的心理承受范围以及在职场中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而专业能力所指大学生本身工作范围内部所应包含的专业技巧能力,而综合能力往往指其他两类能力外的综合能力。这三种能力的拥有构成了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组合,大学生若想在职场实现自身的价值应用,则必须拥有此三类能力并加以结合。
二、大学生职业能力的作用
职业能力对于一个人今后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在职场当中所发挥的作用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若大学生进入职场后缺乏相关职业能力的基础并没有予以创造性的改观,长此以往会丧失工作岗位所应具备的基础要求,进而无法完善自身的能力提升。此外通过对社会实际发展现状予以分析发现,如若自身的职业能力体现较强,则其便能够在职场当中发挥一定的创造性价值,并且此种价值的产生是可持续化提升的,在良性循环的促使下,良好的业绩使得个人自身的成就感突出,进而更好的完善自身能力的运用。由此可见,大学生职业能力对今后工作的胜任具有关键性作用,大学生自身以及相关高校应当注重职业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现状
大学高等教育处于大学生未来创业以及职业筹划的关键性时期,其与今后步入社会的关键时期相关联,因此,在此教育阶段,高校以及大学生都应当改善自身的传统观念,以提高实践教学为基础,从而综合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我国当下步入全新的时代发展阶段,但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传统遗留的弊端影响其整体的创新推进,高校在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拘泥于传统理论教育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自身职业能力以及相关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毕业后无法快速有效的适应社会的职场生活,并且在就业阶段学生并没有综合运用到大学所学习到的相关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于自身岗位的适应力,使得社会可持续性人才的更替缺乏相应的创新标准。
1 学生自身定位不够清晰
在我国教育阶段,大学是高等教育的关键时期,其不仅与学生自身独立自主的生活相关联,更与今后创业以及职业筹划等相关方面的职场信息相关联。虽然我国以全面步入新时期的发展阶段,其在新课改的整体促使下,教育得到较大范围的改观,但通过对我国大学生教育阶段予以现状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观念的选择和促使下并没有依照正确的选择目标予以实施,或者可理解为大学生在就业阶段往往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其在大学阶段往往拘泥于课程方面的相关问题,并没有对自身未来以及职场今后的发展做出相应合理有效计划。大学生在教育阶段的定位往往存在于自身今后的工作范围层次,以及如何加深自身综合性的职场能力等,大学生对于自身的定位不够清晰,使得困扰自身的问题来源涵盖也较为模糊。此类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在于,大学生并没有对自身今后的发展定位做出明确判断,其也并没有考虑自身所应具备的实际追求在何种范围内以及对自身所处于何种的大环境发展条件下也缺乏相应的实际调查,因此,当大学生处于就业问题的考虑阶段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困惑,且会对自身前期考虑的多项选择无法予以明确,进而自身职业能力的提升和发展缺乏相应的渠道。
2 教师缺乏一定的职业素养
大学生处于人生选择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大学生需完成相关学业,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今后步入职场的相应准备,因此大学阶段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就业目标的选择以及今后职场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标准渠道以及管理效应。并且在大学阶段的教师自身所具备的职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大学生合理的分配以及引导能力。当下我国高校在实施教育阶段依旧以传统理论教育为主要应用模式,无法使得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内部加以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当代大学教师的自身职业素养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教师自身缺乏实际的职业经验,且对于企业的科研管理项目并没有进行实践的操作行为,无法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参照引导。高等教育在不同专业领域教学阶段,应当依照其今后在企业的岗位形式予以不同技术性的改革教学,如若其专业课程涉及较多的实践操作能力,应当以企业的实际管理应用,或聘请企业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予以大学课程的教学,以此为学生培养有效的职场能力。
3 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理论培养
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校内组织以及业余假期时间所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其能够丰富自身的理论系统,并对社会的职场问题予以综合性的了解,以此对社会不同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企业的发展方向予以综合性的认知,由此实现大学教育阶段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结合。但通过对我国高校教育实际现状分析发现,大部分高校在予以教学阶段通常采用理论知识的引导教学为主,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开展少之又少,此种现状导致大学生往往对理论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且理论缺乏实践的演练基础,无法予以深入性的理解和探究,大学生自身缺乏锻炼自身的专业机会。且大学教育在实际引导教学过程中,受成本资金投入影响,教学内部的硬件设施不足也使得教学无法予以完善性的开展,进而影响最终的教学效率。
4 高校资金的投入不足
隨着我国逐渐推行新课改的教育要求,国家逐渐对高等教育的成本投入予以高比例的增加,但通过对高校实际资金分配比例分析发现,大多数高校在经费比例投入运行阶段,将较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基础研究工作运行过程中,而对于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成本投入缺乏一定的重视,使得大学生职业能力的规划提升无法取得较好的成效。
四、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对策与研究
在中国当前人口比例的发展环境,以及人才供应需求的比例当中,大学生在毕业后若想找到心仪的工作往往具有一定的困难,且随着大学生人口数量的增加,此类社会发展现状会逐渐趋向于加重趋势。虽然高校毕业生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更替结果,但对于当下人才市场的大环境来说,仍旧具有较大的困扰,以下对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相关对策予以介绍。
1 加强自身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指大学生对于今后的工作安排以及事业进行发展方向的统一设定。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应用,使其对于今后的职业发展具有明确的前进目标。在做任何决策过程中,都需要目标的指导使得决策能够围绕明确的目标予以进行,进而不断突破自我的价值展现,使得自身的能力范围实现扩增。大学生在进入职场之前,应当加强自身有关于职业生涯的相关规划,使得自身的能力范围得到突破和加深,进而走向成功。职业生涯规划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具有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因此高校在今后教育阶段应当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强化培训,使得大学生能够具有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剖析,使其能够具有一定的依据标准,并对今后职业能力的发展提供优势作用。
2 树立人生志向,明确奋斗目标
受互联网信息发展的影响,当代社会在信息资讯交流充分饱和的时代,大学生可接收到不同范围内的信息资讯,其中包括西方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价值观。我国所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各项领域的发展阶段均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予以实施进行,大学生处于年龄发展的特殊关键时期,也是价值观形成巩固的关键时期,如若在此阶段,大学生长期处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熏陶,则会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巩固出现偏差,进而不利于大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此外当下大多家长对于孩子在学业方面的领域探究具有较高标准的期望,但其主要归结于孩子自身的学业问题,而对于道德品行此类问题的发展并没有起到根本性的重视,此种现象严重影响大学生今后人生志向的树立以及奋斗目标的明确。
3 打造合格的职業教育教师队伍
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专业教师职业素养的有效引导。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今后专业教学以及职业规划的引导者,需要依照自身的综合职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引导。大学教师应当以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为首要任务,不仅可体现出教师个人的专业教学价值,还能够体现高校本身在职业化教育的深入应用。大学教师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是其职责所在,其需要通过此种方式完善自身的教学和引导能力,以此为学生提供优秀丰富的教学内容,并为其今后步入社会提供丰富的就业经验。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理论渗透过程中,需要首先加强自身的专业结构,使得自身对于专业知识的技能掌握处于合理的应用范围内,才能够为学生进行不同思维模式的有效引导展现。此外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更替,教师的教学思维也应当处于创新阶段,有效引导学生在今后教学阶段对于理论的思维以及实践创新需予以相应的结合应用,从而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体验。此外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当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巩固以及今后的学习发展带来必要的应用价值。
4 优化教学模式
在我国传统教学模式领域应用过程中,大多以理论授课为基本教学方式,缺乏实践相关的教学引导,如若当下高校若想实现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则应当以优化教学模式为根本。首先可对课程的体系予以优化改革,使得学校能够与社会企业相合作,对口培养综合性人才。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使得大学生在校内实际教学阶段,就可参加其相关企业举办的各类实践活动,使得自身的技术能力得到根本性的加强。通过此种合作形式,使得学生对于自身今后的学习指标具有明确的定位,更有助于职业能力的有效提升。此外还可采取教学手段的改革使得教学理论能够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还应当对大学生的课程予以相应优化,使其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5 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的举办有助于学生在校内学习阶段进而有效培养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得大学生对自身综合能力的实际应用范围以及毅力品格的培养具有综合性的关键引导,学生在此范围内通过运用实践活动,使得自身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进而有效培养学习的专注力和实际效益。高校应当重视开展实践活动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影响,且通过此种课外课程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对社会的发展方向得到有效的认知和理解,并对今后工作范围以及工作岗位的实际应用状况予以深入探究。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多家参与课外实践活动,进而实现自身个人能力的有效巩固。
6 政府部门加大资金的投入
在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阶段,不仅需要高校予以相应成本资金的投入重视,还应当当地区域的政府部门加大整体的资金投入。随着新课改的实行以及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逐渐提升,政府对于各大高校的成本投入逐渐处于相应比例的上升,但此种上升比例并没有对高校本身的教育实践应用产生相应的促进作用,且通过对实际现状比例分析发现,高校在成本资金投入应用阶段,将大部分的产业资金用于学校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科研项目的研发与应用,忽视了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因素。相关政府部门在此现状应用范围下,应当为学校多加提供相应的技术以及成本支持,如若出现管理以及投资方面的问题则应当予以积极解决。高校在成本投资应用范围内,也应当多加重视职业能力应用的核心效率,通过调整成本应用的相关比例,进而为高校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提供一定的技术硬件支持。此外高校在社会实践活动举办阶段,还可与校外相关知名企业进行合资,予以综合实践能力基地的创建,以此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专业有效的实践基地,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效率。
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具有多重影响因素,但大学生自身职业能力的高低对于就业问题以及大学生是否能够适应岗位起到关键性作用。在今后大学生职业能力规划阶段,不仅大学生自身需要予以相应的努力,相关高校也应当提升相应的重视程度,通过改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用当中,充分的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进而实现就业问题的相关解决。
参考文献:
[1]周扬.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14).
[2]宋咏、张宇.基于价值引导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3):11-12.
[3]李慧灵、丁凤、张林敏、杨帆.新形势下高校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10).
[4]周航.论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84(2):59-61.
[5]崔永霞、董淑琴、李静.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微辅导”探析[J].时代教育,2017(2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