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班级融合教育中提升特殊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探究

2019-09-10王萍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1期
关键词:特殊儿童提升策略

王萍

摘要:近年来,我国学前特殊教育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普遍存在学前特殊教育机构数量较少、许多学前特殊儿童无法接受专门教育、大众对特殊儿童早期融合教育理念的不理解并对特殊儿童仍有不尊重和歧视现象、师资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使用不当等问题。而学前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是一条能够促进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共同发展的良好途径,本文就在班级融合教育中提升特殊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做出以下探讨。

关键词:班级融合教育 特殊儿童 社会交往能力 提升策略

前言:

对于特殊儿童融合式教育需要建立在良好的融合教育环境的基础上,而良好的融合教育环境主要是指特殊儿童所处的教育环境中,所感受到更多的是教师或者同伴之间真诚的关心以及帮助,而不是歧视与畏惧。而这样良好的融合教育环境的创造离不开幼儿园、教师、家长以及同伴们的共同努力。接受融合式教育的幼儿园应该在相关的校规、校例的制定上更多地去关注这些特殊儿童,多给他们一些包容,并且能够给予他们相对较多的改正机会;对于教师,应该提前多读特殊儿童教育的相关书籍,对特殊儿童的相关情况多一些了解,对这些特殊儿童在课堂上或者活动中的一些特殊行为或者情感需求能够识别和理解,并多一些关心和包容,多一些耐心和接纳,为他们创设一个安全、包容、接纳、温馨的育人环境,营造班内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双向互动的良好氛围;家长在特殊儿童接受融合教育期间应该对孩子多一些鼓励与支持,让孩子多感受到正能量和自信心,这样更有助于他们告别特殊儿童的自卑心理;对于普通儿童,幼儿园和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和帮助自己身边的特殊儿童,而不是冷漠和歧视,幼儿自身也应对特殊儿童有着正确的认识,并且能够主动地帮助这些接受融合教育的特殊儿童。下面,将针对在班级融合教育中提升特殊儿童社交能力的有效策略加以论述。

一、推己及人,营造氛围——促进幼儿之间的融合接纳

对特殊儿童进行融合教育需要在一定的环境氛围内,良好的教育环境氛围能够使特殊儿童感受到身边人的真诚与友爱,而这样的环境氛围需要有关的教师以及同伴在对待特殊儿童时能够推己及人,多为特殊儿童考虑。具体来说,教师在班级接受特殊儿童之前应对班内的普通儿童加以叮嘱让他们了解到特殊儿童的不易,并且引导普通儿童对这些特殊儿童加以关爱。此外,在班级管理方面,教师应对特殊儿童制定一些行为规范,帮助他们规范行为,努力向正常儿童发展。这一方面的案例也有很多,如一个脾气秉性比较冲动、易怒、容易暴躁、有破坏倾向的特殊儿童AA在接受融合教育初期,和班内儿童一起观看一个图片时,他将图片从另一名普通儿童的手里一把夺过来,然后自己躲在角落里独自欣赏,不与其他其他同伴一起分享。这时很多孩子很气愤地找老师哭诉,老师在面对这个事情时,对正常儿童说:“AA需要一个人仔细地看一会儿,我们等一等他,好吗?”孩子们一致同意,而AA感受到老师与同伴们对他的宽容与耐心后,也缓和了一些,将图片给了其他同伴分享。推己及人,让特殊儿童能够从自己身上发现问题,从而主动改正,达到了融合教育的实际目的。

二、循序渐进,互帮互助——促进社会感情的发展

在引导普通儿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特殊儿童时,还应该积极鼓励普通儿童多帮助他们,与他们多些交流,增进彼此的感情。例如:BB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特殊儿童,喜欢独处,而当老师布置一项同桌相互配合搭建积木的学习任务时,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之后同桌小兰想到老师的教导,要对班上几个特殊的孩子多些关心和帮助,就主动去帮助BB搭建积木。刚开始BB还只是坐着不动手,眼神游离,小兰就握着他的手一块一块积木地摆放,不一会儿就搭建好了一座“小桥”。BB望着自己的作品,脸上露出了微笑。自从这件事之后,BB的性格就不再那么孤僻了,他慢慢地敢于和同伴交流,也开始与同伴一起游戏,其社会交往能力逐渐有了明显改善。循序渐进式的互帮互助让特殊儿童有更多的时间缓冲和适当地放开自己的性格,更有助于其自身社会情感的发展。

三、正向强化,树立榜样——促进社会认知的形成

对于大多数特殊儿童来说,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我行我素,不喜欢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这时候,幼儿园与班级教师应该多开展一些角色表演活动,让班内的儿童集体参与,并且每个人各有角色可扮演,才能够让特殊儿童有机会发挥展示自己的能力。如在六一儿童节当天,班内举办了一个简单童话剧《丑小鸭与白天鹅》表演活动。班上的其他普通儿童很快选择好了自己喜欢扮演的角色,而患有多动症的特殊儿童CC拒绝参加表演。为了鼓励CC,老师暗示说需要有一些孩子扮演一些道具,并且亲切地询问CC愿不愿意扮演最简单的、道具版的小树。CC刚开始很抵触,一直坚持说自己演不了,之后在大家的鼓励下,他终于上台表演了,而且在表演过程中他自始至终没有乱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夸赞和阵阵掌声。之后CC便有了自信,在教师和同伴们正向强化的作用下,他以自己的进步行为为自己树立了榜样。正向强化、树立榜样也是融合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内容。

结语

班级融合教育的开展,无论是对特殊儿童还是普通儿童都有着十分积极有效的教育作用:融合教育有效促进了特殊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了其自信心和适应能力,而普通儿童在帮助特殊儿童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了关爱、宽容、接纳、合作等这些良好的行为品质。因此可以说,融合教育实现了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双赢发展。

虽然说班级的融合教育是提升特殊儿童社交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但在这一方面仍需要家长、教师、幼儿园,甚至同伴们共同努力为特殊儿童创造良好的融合环境,从而提升整体融合教育效果,也需要社会、国家对特殊儿童多一些关爱,逐步完善其實际的融合教育体系,共同提升特殊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吴音. 在数学教学中特殊学生交往能力培养的探究——以聋人儿童融合教育为例[J]. 中华少年, 2017(25):149-150.

[2]高玮. 在融合教育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J]. 动漫界:幼教365, 2017:43.

[3]刘子琳. 学前融合班级中普通幼儿对特殊需要幼儿同伴接纳态度的研究[D].

[4]曾刚. 自闭症小学生随班就读融合结果的个案研究[D]. 2016.

猜你喜欢

特殊儿童提升策略
浅析特殊儿童管理的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
西安市特殊儿童教育权法律问题研究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谈主题月活动让随读生绽放笑容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