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制视角下农村金融体系设计及制度保障探讨
2019-09-10张世莹赵婉同
张世莹 赵婉同
摘要:伴随我国市场经济及发展建设日益提升,农村金融体系设计及制度保障作为国家发展及新农村建设需求重要战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近年来大多研究发现,普惠制金融服务模式的科学性与创新性对提开农村金融信贷质量及帮扶效率影响颇大。本次研究将对普惠制视角下农村金融体系设计及制度保障进行分析,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普惠制;金融体系;农村;制度保障
农村金融体系设计是当下我国扶贫及发展农村的重要环节之一,具有较大的意义和影响。然而现阶段有关我国普惠制视角下农村金融体系设计及制度保障研究相对较少,基于该问题现状,要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其问题如金融服务供求存在失衡情况、金融服务交易成本偏高、金融服务信息不对称、加强金融体系建设、提升制度保障等,本次研究对普惠制视角下农村金融体系设计及制度保障进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普惠制金融”概述
“普惠制”即普遍优惠制,普惠制理念的提出是金融体系的一次重要变革及创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金融体制改革逐渐完善,金融体系建设也逐渐向多元化、服务化、大众化转型。在此现状发展下,普惠制金融理念应运而生。通过相关资料及数据整理发现,普惠制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及金融方式,而是更为科学、合理的系统布局。从其供给层面来讲,普惠制主要针对低收入、弱势群体及急需帮助的广大群众,当然也包括中小企业、创业型企业等。另外,普惠制金融在成本承担方面具有一定的担保作用,它将需求者可能承担的金融贷款进行自行担当,缓解了需求者的壓力负担。同时,普惠制金融也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但其公益层面有较为特殊。普惠制金融不是慈善机构及公益组织,它是基于国家政策及借贷者需求的一种激励性、服务性的商业金融服务。同时,随着我国当下对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将农村作为普惠制金融重点扶持对象十分重要,据相关数据信息证明,现阶段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已经呈现一定规模,其作用也较为突显,但问题与弊端也较为常见。因此,结合我国农村扶持现状与金融体系建设,对其惠普制金融及制度保障进行分析研究尤为重要。
二、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问题现状
(一)金融服务供求存在失衡情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日益出现成效.在农村基础设施大力建设及人民生活大幅度改善的同时,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及扶持十分重要。通过对我国部分农村金融体系及服务对象走访调查发现,金融服务供求失衡是其主要问题之一。金融服务属于多项型大众化供给服务,但我国部分农村金融服务存在极大的严重失衡,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受龙头企业影响,龙头企业在融资及信贷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性,部分银行及金融机构对其龙头企业较为看中,在服务及信贷方面多为偏向于大财团及龙头企业,这样就导致了中小企业及农户的信贷权利受压制,使其金融服务供求出现相对失衡。
(二)金融服务交易成本偏高
我国80%人口为农村人口,而大部分地域依然为乡村,这种情况时受制于我国特殊国情及历史发展,针对普惠制金融服务及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性,通过调查后发现,农村金融服务教育成本居高不下也是其重点问题之一。在金融服务中主要对象为农户、农办中小企业等,其中农户的占率比例大致为70%,这就注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大众化及底层性。通过问卷调查及数据整理发现,农户信贷主要是为了满足其农业生产需求,在借贷额度上多为小数额、小资金,且交易次数较多。长此以往,造成了交易次数成正比的“交易成本”不断提升,导致农村金融服务诸多问题的产生及出现,而从其普惠制理论层面来讲,其制度设计十分不合理。
(三)金融服务信息不对称
农村金融服务往往受诸多因素影响及制约,这些因素都对其普惠制金融服务开展形成阻碍,农村金融服务信息不对称就是其主要问题之一。主要是指借款方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双方信息在沟通交流、审核评估等方面都存在无形阻碍。这些阻碍极易导致金融服务机构对其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进行误判或逆向投资。而在承受利率等方面低风险借贷者与高风险借贷方承受相同待遇,这样就导致其收益及受损待遇差异化出现,长此以往,农村低风险借贷者会失去积极性、自信感,对金融服务失去信心。
三、坚持“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
首先,应该对扶贫目标进行定位及鉴别,习近平总书记在其工作重要讲话中重点阐述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其中,扶贫对象调查及鉴别工作尤为重要,其主要调查鉴别流程主要包括申请评议、宣传公告、认真核查、信息搜集及录入等。其中,还要强调其扶贫对象鉴别、调查的保障性,即公正、公开、公平原则,避免任何贪腐现象及暗箱操作情况发生。
其次,在相关精准扶贫工作具体实施中一定要结合其扶贫地区、扶贫家户真实情况,加大对扶贫人户、有效保障的重视程度,杜绝精准扶贫工作的形式化、过场性,将一切影响及阻碍精准扶贫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处理解决。
最后,应该加强项目扶持、金融扶持及技术扶持,通过对项目、金融、技术等一体化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可以在最短时期内完成地域扶贫任务,主要包括:定向金融、小额贷款扶持;先进农业技术、生产工艺投入;人才培训教育及大学生下乡工作;地域性产品、项目推广及宣传等。
四、普惠制视角下农村金融体系设计及制度保障完善的具体对策
(一)加强金融体系建设
从普惠制视角及大时代背景角度出发,加强其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十分重要。农村当下占我国总人口的70%,针对农村生活困难群体及新农村幸福家园建设需求,通过普惠制金融服务方式进行扶持帮助势在必行。首先,应该发挥其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作用。因为农村金融服务主要是通过国家政策型银行、人民银行及商业银行等金融组织机构,对农村金融市场及服务对象进行调查,其后通过结合具体调查情况进行针对性工作开展。所以将各类农业金融机构进行协同配合及功能发挥对其促进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十分有利。具体如下:第一,树立服务型思想理念,转变以往盈利性、竞争性经营思维。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以立足农村、服务基层、响应号召、落实政策为主,将普惠制金融模式及理念进行全面落实。第二,转变金融服务供给策略,对龙头企业、大财团等应该进行有效控制,将工作服务重点转移到农户及农办中小企业上,提升信贷效率及资金发放质量,避免形式主义,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实处。其次,应该对其金融体系建设进行深入完善,基于我国农村面积及人口较多等现状,部分金融服务还无法延伸到更为偏远山区,所以一定要通过深入研究及实地考察,对其金融网点、帮扶对象等进行重新统计。如在偏远山区及贫困农村建立金融服务网点。同时,应该对农产品、农业技能、农业项目等进行扶持力度,普惠制金融服务应该充分体现其优惠性、大众化,对那些项目好、发展好的农办中小企业给予大力扶持,在信贷方面可以提供一系列优化政策及承担保障,最大限度缓解农户及中小企业压力,使其可以实际减负、实际发展、实际获利。最后,应该加大民间借贷组织机构的发展力度,将民间借贷组织机构纳入其重点补充范围之内,如小额贷款公司、网络信贷平台等这些都可以对繁荣农村金融市场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也对其农户信贷选择渠道起到拓宽作用。
(二)提升制度保障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其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体现其农村普惠制金融服务制度保障的重要措施之一,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展其自身职能,结合当下国家发展现状。在农村融入服务扶持等工作方面拿出积极态度及重视程度,制定较为规范严谨的财政补贴机制。国务院、人民银行、银监会、税务总局等相关机构应该通过商榷分析、研究后提出一套科学、完善、合理、效率的农村金融服务财政补贴策略。将工作重点一定要落农村基层。建议将财政贴息比例设定为50%~70%之间。与此同时,要推动其农村保险体系建设,通过宣传等手段讓更多的农民参与到保险当中,即促进保险补贴,这样可以对缓解金融机构贷款风险起到积极作用。其次,建立信用制度及建设层面,通过结合当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现状,在进行普惠制金融服务中必须以“信用”为核心前提,缺乏其信用就等于缺乏市场及需求,无法完成金融服务在农村市场的全面开展。具体如下。第一,结合问题现状,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文及金融规范,让农户、中小企业掌握及了解信贷实质及金融服务的法律保障范畴。第二,通过宣传等方式对企业、个人进行信用教育,并建立农户、企业信用数据库,提升其大数据及信息化在其金融服务中的实际作用。最后,建立金融监督机制,对可能存在的隐患风险等进行有效防范,金融服务监督体系必须以借贷、放贷双方为对象,不断发挥法律及政府监督、监管职能,对存在违规、违纪等方面的金融信贷问题必须严肃处理,绝不手软。
五、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普惠制视角下农村金融体系设计及制度保障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普惠制金融”概述、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问题现状,其包括金融服务供求存在失衡情况、金融服务交易成本偏高、金融服务信息不对称、普惠制视角下农村金融体系设计及制度保障完善的具体对策,其包括加强金融体系建设、提升制度保障等,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普惠制视角下农村金融体系设计及制度保障进行阐明,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魏竞超.普惠制视角下农村金融体系设计及制度保障研究[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7(3).
[2]许丽,方利萍,周宁等.金融普惠制下的浙江省农民贷款需求研究——以安吉农信社为例[J].经营与管理,2014(12):89-95.
[3]周盛东,周成平.实现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实践与探索——以浙江安吉为例[J].浙江金融,2014(1):75-78.
[4]郭灵英.中国发达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践与水平测度——以浙江临海为例[J].现代商业,2016(6).
作者简介:
张世莹,赵婉同,内蒙古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