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几个问题
2019-09-10徐严华
徐严华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可以本着扬弃的态度、遵循政治性、主体性和时代性的原则,寻找合适的结合点,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去。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5-0180-03
Abstract: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our most profound cultural soft power. For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teaching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e can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s, subjectivity and times, find a suitable combination point, and integrat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teaching in all aspects of teaching.
Keywords: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egr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滋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沃土,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立足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对于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促进学生献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事业,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原则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一)扬弃原则
中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然而文化是一定历史的产物,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人们的社会实践在精神层面的印记,带有时代的烙印,因此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矛盾体,有积极进取、革新进步的精华,也有消极、保守、落后的糟粕。我们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带有阶级和时代缺陷的成分剔除,将其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继承起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政治性原则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头脑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擔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陈宝生部长曾经这样阐释思政课,“思政课对象是人,重点是思,方向是政,载体是课”。这就要求思政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保持本身的特质,充分发挥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核心和灵魂作用。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所渗透的内容和方法必须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而不能为融入而融入,或者本末倒置,以传统文化导向代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这都是不可取的。必须在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实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三)主体性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高职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必须从新时代高职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突出职业性,体现时代性。高职生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薄弱,喜欢动手,参加具体的实践活动,对专业有热情,思维比较活跃,对社会热点感兴趣,作为网络原住民,多数人是手机控,电脑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
(四)时代性原则
任何文化都要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在内容上要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紧密结合,把“具有当代价值,富有永恒魅力的文化传扬起来”;在形式上必须具有信息时代全媒体的特点,采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融入高职思政课的路径和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像一座宝藏,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政教师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武器,从中遴选出适应时代需要,符合学生特点,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要素融入高职思政课的教学体系中。
(一)内容方面的融入
2018年新版的国家马工程教材在修订过程中专家们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了教材体系中。高职思政课教师要以教学体系为依托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分层次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备课、讲课、实践、评价等环节,一方面拓深高职思政课的历史文化底蕴,使思政课更具厚度和历史感,提高思政课的信服力;另一方面,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與思政课的政治性相得益彰,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和养成更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从而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方法方面的借鉴和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智慧,尤其是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儒家思想中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尤其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修养与道德教化,并创造出了许多相应的方法,这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有许多值得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借鉴与继承。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传统教育思想特别强调发挥教育对象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等个人的修养行为,达到成圣成贤的理想人格境界,修炼君子之风。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强调知行合一,注重身体力行,主张将理论教育和道德践履结合。这也要求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要将理论讲透将道理讲明白,同时要创设思政实践教育的相关情景,做到理实结合。中华传统教育思想重视环境渗透和制度规约,认为环境道德状况对于一个人的道德养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充分发挥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等对人的熏陶和规制作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可以“基础”课教学提供丰厚的养料,很多名人名言、名篇佳句、典故和故事都可以信手拈来,作为“基础”课的教学素材。传统文化中的修养和教育模式可以为基础课提供方法论借鉴。通过素材的拓展和方法的借鉴不断丰沃高职生的传统文化积淀,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中可以引用苏东坡的《定风波》中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来告诉学生人生当乐观、豁达;可以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勉励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立志的思想资源很多,关于立志的重要性、立志的内容以及志向的实现等素材可以充实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部分的教学;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则可以充分利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爱国主义以及创造、奋斗、团结以及梦想等主体相关材料;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更应充分利用。中华传统美德是第五章明大德守功德严私德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方法是我们今天加强个人修养和实施道德教育的重要借鉴。中国源远流长的法治文化则成为第六章的重要教学资源。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一贯继承、弘扬、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也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因而在概论课教学中也应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文化沃土,或者说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得以形成的根或者中国基因。
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我们党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例如,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就是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务实”传统和“经世实学”精神紧密结合,升华和发展而成的党的思想路线,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和思想方法。概论课毛泽东思想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相关内容的讲授置于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沃野之中,用传统文化中的警句、名言、成语、典故、谚语、寓言故事等讲述相关的内容,可以增强教学的厚度,让干巴巴的理论教学变得有血有肉,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也潜移默化地增加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对中华文明5000年的传承发展中走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来自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5000年中华文明,是当代中国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广泛、更深厚的基础和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方面面也是建构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基础之上的。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些重要思想都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渊源,既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超越了传统文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对中国传统的“唯实”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继承了传统的鼎故革新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则是“利民富民”思想的发展,大家熟知的小康社会则来自中国人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愿景。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承了传统的“和合”理念,社会主义荣辱观发展了“仁义道德”思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承继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该部分内容置于传统文化的宏阔的背景之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对国内外重大挑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崭新阶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部分的教学中更应该彰显传统文化的力量。在讲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候,可以用具体的案例告诉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走中国道路的思想源泉,是弘扬中国精神的内在动力,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支撑。在讲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兴盛时必须紧密联系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讲授,在介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时,可以结合中国传统的小康社会目标,伟大的创新精神、源远流长的法治思想和廉政思想进行讲解。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更是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与贯穿于传统社会的大同思想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一带一路是继承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遗产搭建的中国和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新平台。“威武不能屈”的思想是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绝不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的外交立场的思想来源。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则大量吸取了我国传统治国理政思想的精华。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指出,职业院校要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都要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学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是高职教学的特点,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强调知行合一,重视道德践履。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增加实践环节,开设一定比例的实践课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有助于增强课程的民族特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具体方式可以多种多樣,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融入传统文化元素颇受学生欢迎,笔者曾布置学生做过一次弘扬传统美德,提高自身素养的主题实践活动,学生可通过“我说、我唱、我演、我画”等多种形式来展示传统美德,有的学生排演了情景剧,有的学生通过手绘、配音等再现了传统美德故事,学生喜欢、效果不错。可以结合理论教学内容以课前五分钟的形式让学生开展传统文化学习的展示活动,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老师列出相关的主题,学生进行充分准备,在作专题展示。还可以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带领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相关的研学活动。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亦可以依托网络空间进行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
三、结束语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对于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促进学生献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事业,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总书记提到,“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不停步,理论探索不止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唯有不断努力才能跟上时代匆匆的脚步。
参考文献:
[1]袁志平,朱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认同:现状、问题与提升策略——以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大学生为例[J].黑河学刊,2019(02):42-44.
[2]陈国秀,王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抓手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6(32):38-39.
[3]赵丹.浅谈思修课堂上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和手段[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10):163-164+166.
[4]杨宁宁,李倩.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求研究——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