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治疗幼儿心理问题探讨与实践

2019-09-10潘丽清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治疗兴趣心理

潘丽清

关键词:幼儿;心理;游戏;治疗;兴趣

【中图分类号】G 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3-0043-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父母因工作将孩子托付给老人,或因离异让孩子在单亲家庭生活的例子愈发增加,随之给这些尚处在幼儿园教育阶段的孩子的身心造成了伤害。幼儿园教育如何有针对性地对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的幼儿进行心理治疗,引导他们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快快乐乐的成长呢?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运用游戏帮助幼儿干预和治疗心理问题,让他们走出家庭生活的阴影,尽快融入到班级,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促进他们快乐健康的成长。

1.以父母一样的爱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活动

因为家庭因素影响,明显与其他孩子表现有差异幼儿,教师应该积极关注这些孩子,研究他们的具体表现,有的缺乏安全感,有的缺乏自信心,有的对班级活动提不起兴趣,缺乏学习热情,运用游戏治疗方法改善、转变、治愈幼儿上述异常的表现,教师应有侧重地在游戏中对不同表现的孩子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游戏治疗教学的开展,教师应该用以“父母”一样的爱为出发点,让幼儿在一个温暖、接纳、安全的环境中,给予自由选择的机会,将自主权还给孩子,将其自我正向的能力被引导出来,以提升幼儿自己的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做任何事情都应该靠自己的能力,直面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例如,开展“爬攀登架”游戏时,部分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的孩子会恐于参与到游戏中来,他们会畏缩在一边看同学们快乐的攀爬,想参与进来,可自己就是没有勇气战胜恐惧。这样的孩子多是因为受到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如父母离异或父母感情不合总吵架、留守儿童等,针对存在上述心理问题的幼儿,教师应做好心理准备,告诉自己应该用最大的耐心,以一位母亲的口吻、态度、动作与他们进行交流,用和蔼可亲、平等、包容的教育对待他们,这样就可以与存在心理不足的幼儿建立起和谐、相互信任的关系,让他们深深地体会到老师是自己最可信赖的人,进而在游戏中“亲师信道”,听从教师的引导,达到运用游戏进行心理治疗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经过一段时间有侧重的游戏治疗,部分心理缺乏自信、胆小、内向的幼儿慢慢的会融入到同学中去,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信心满满的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达到了较好的心理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中,要深入了解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通过与父母或监护人适时的进行沟通后,再运用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为幼儿创造一个战胜自己、融入班级大家庭的机会,有侧重地鼓励、爱护心理存在不足的幼儿,让相信自己、老师和同学,鼓起勇气表达内心的情感,克服心理恐惧,树立起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的信心,促进他们与其他孩子进行交流互动,进而较好地达到心理治疗的效果。同时,游戏中要切忌急于求成,不要对幼儿的表现随便下结论、贴标签,坚决避免用粗暴的语气呵斥他们本就脆弱的心理。而应该出于对他们深深的爱,来委婉地让他们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这样的与众不同对自己是不利的,进而用包容教育一点点鼓励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效培养心理异常的孩子树立起自信心和自强心,尽快回归正常孩子队伍中来,健康快乐成长。

2.以良好的教学环境开展游戏活动

环境对幼儿形成安全、积极、自信的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幼儿园运用游戏活动辅助开展心理治疗教学,让有趣的游戏氛围同教师浓浓的爱一起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引导幼儿克服心理障碍,让他们表达自己内心想参与游戏又恐于参与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师生互动交流,相互信任鼓励,促使幼儿通过不断尝试获取游戏的经验,进而通过游戏治疗帮助心理存在问题的孩子在温暖的幼儿园大家庭中快乐的游戏,从游戏中获得满足感、主导权、控制感、成就感,形成自己的成功经验,快乐的成长。实践教学中,幼儿教师要深研幼儿的心理,因为正常心理的幼儿对身边的每一件事物都感到好奇,并且具有积极主动的探索欲望,而幼儿园有部分孩子因为家庭或特殊原因,心理受到了一定的伤害,这样的孩子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形成了被动的性格,以至于影响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造成幼儿产生上述不良心理,主要是因為他们所处的家庭生活环境缺少温馨。因此,有效治疗幼儿不良的被动性格心理,教师首先应着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幼儿在温馨的环境中做游戏,引导其在游戏中用最自然的沟通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声,用游戏活动表现自己的美好想法。例如,为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可以开展“商店售货和购物”的游戏,这项游戏简单又极具生活化,可以较好地锻炼孩子们语言沟通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大部分幼儿都十分乐于参与其中。但同时也要看到总是有几名幼儿不愿意参与到游中来,我行我素,躲在一边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便是参与到游戏中来,也不够积极。教师在引导积极踊跃参与游戏的幼儿进行自主活动的同时,要深入了解、把握不爱参与游戏的幼儿心理存在的问题。他们不爱参与“做买卖”的沟通式游戏,多是因为对语言表达具有恐惧心理,他们怕自己表达不清楚,碍于开口讨价还价。针对存在羞于开口,不敢表达的幼儿,教师应充分利用另一边已经开展游戏活动的氛围,引诱躲在一边不爱参与的幼儿,同时用“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啊!”、“商店里的商品,你们想要吗?想要就赶快参与进来吧!”等积极的鼓动性语言,鼓励、激发他们参与到游戏中来,并与他们一起做游戏,做好心理辅导,促使他们的心情感到轻松,激发出他们表达的欲望,从而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来。通过让性格开朗、爱表达的幼儿先进行游戏,从而营造温馨、和谐、有趣的游戏环境,再利用“环境”的积极促进和激发作用,促使心理存在不足的幼儿积极踊跃参与进来,达到针对性的心理治疗作用。实践证明,利用良好的游戏环境,对性格内向、羞于表达或畏惧表达的幼儿心理治疗作作十分有效,长期有侧重的慢慢引导,他们变得十分的活泼,爱讲话,与小朋友互动做游戏也十分的积极,运用游戏对幼儿进行心理治疗,事半功倍。

3.以游戏模式治疗幼儿心理不足应注意的事项

(1)尊重幼儿的心理发展,构建可以信赖的师生关系。

幼儿因为年龄关系,除父母外他们对老师的依恋程度十分的强,而对于存在心理不足的幼儿,教师更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保持平等、信任、接触的互动关系,运用游戏矫正他们的行为或心理不足时,教师主要以引导,建立儿童的自我意识,不能强迫他们,而应该以兴趣激发诱导为教学手段,竭力满足他们的心理正常的需求,强化幼儿的社会功能。潜移默化地运用游戏活动感染引导他们回归班集体,回归正常儿童的心理发展轨道。

(2)加强游戏治疗的创新学习,对症治疗幼儿的心理不足。

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为幼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提供了支撑,教师要积极主动地通过网络学习或参加专业培训,学习最为先进的游戏治疗技术,针对幼儿表现出来不同的心理问题或不足,创新地以科学有效的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兴趣,用与父母一样的爱呵护幼儿的心理,引导幼儿在一段时间的游戏活动中循序渐进地进行治疗,通过实施符合幼儿心理的游戏治理策略,鼓励、激发、帮助幼儿转变不良的心理认识,从而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

总之,幼儿正处在心理和性格成长的最佳时期,针对部分幼儿表现出来的不良心理认识,教师应该积极运用孩子们最喜爱的游戏加以治疗。教无定法,教师应该循着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通过自我素质提升创新地加强游戏治疗效果,进而促进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毛颖梅,田赛,李博,阎芳.两种游戏治疗干预孤独症幼儿沟通行为案例[J].中国特殊教育,2012(10)

[2]陶金玲,范从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策略[J].江苏幼儿教育,2016(1)

[3]邱学青.幼儿园处境边缘儿童游戏治疗的个案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7(06)

[4]李燕.游戏与儿童发展[J].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3)

猜你喜欢

治疗兴趣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