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企业财务风险研究

2019-09-10李智勇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4期
关键词:制造企业财务风险

摘要:制造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其生产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多,如部分制造企业存在负债经营情况,长期的高投资低回报现象已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有效落实财务风险控制成为当前制造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探析了制造企业财务风险现状及风险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

关键词:制造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

一、制造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一)企业财务风险定义

制造企业财务风险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经济政策、市场环境及企业内部岗位设置等突发因素的影响,造成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目标偏差较大。不同时期企业的财务风险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其划分方式也存在多样性,如依据财务活动全过程可将其分为筹资风险、收益分配、投资风险、现金流风险等,依据外部风险形成与内控风险形成可将其划分为市场竞争风险、经营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

(二)企业财务风险现状

近年来,国家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人才和科技竞争,在新形势下,多数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其生产重心逐渐转向新能源及环保型产业,如某制企业致力于石墨烯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等。企业的转型为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由于研发及生产等环节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产品成本的升高,其面临的财务风险也随之加大,部分企业出现资不抵债现象。经营不当作为引发企业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在新时期,制造企业管理层及员工要提高自身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通过识别、分析与评估等流程明确运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并制定防范对策。

二、制造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

(一)财务风险意识淡薄

當前,制造企业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多数企业管理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强调产品的研发与市场的开拓,对业务活动的强调使得其忽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财务预算、内部控制及融资投资等工作流程不规范,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时当前企业管理层对市场环境及财务风险分析不到位,风险意识淡薄,认为只要聘请专业人员,科学使用资金便可规避财务风险,因此企业未将风险防控纳入长期规划中,风险管控机制也缺乏完善性。

(二)财务内控体系落后

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企业加强财务内部控制,通过系统的内控体系规范各财务活动的管理流程。但就目前制造企业财务内控体系建设现状来看,企业虽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内控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未结合市场环境、企业管理现状等,其内控组织机构设置不完善,内控制度对企业财务活动的指导性不足,部门岗位权责分工不明晰,不相容岗位未实现分离,一人多岗及一岗多人现象普遍存在,授权审批流于形式,且财务信息化建设不足,信息传递不对称,审计等监督部门未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管作用,为部分员工的谋私提供了便利。

(三)内部资本结构失衡

内部资本结构失衡也是引起制造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制造企业在产品生产初期往往需要购进大量原材料、实施产品研发,因此其资金需求量较大,企业发展初期规模相对较小,资金不足、收益偏低,为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企业往往需要进行融资,但由于行业的牵制因素较多,其资本相对单一,并极易出现资不抵债、资金链断裂、高资产负债率等情况,应收账款风险、偿债风险较高。

(四)财务决策经验不足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制造企业逐渐实现了现代化管理,董事会、监理会、经理层的治理结构逐渐完善,但财务管理中由于缺乏对未来政策、市场等内容的了解,其无法对决策事项进行科学评估,导致企业财务决策的主观性较强,部分企业领导层由于决策经验不足,对政策及市场环境分析不到位,致使项目实际收益低于预期目标,资金无法及时收回,加大了企业的投资风险。

三、制造企业强化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树立财务风险意识

在新形势下,制造企业管理层要通过学习风控知识正确认识行业环境及企业业务活动中潜在的风险,树立财务风险控制理念,并依照国家相关财会管理政策及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管理现状建立科学的财务内控体系及风险管理制度,在系统的制度指导下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时管理层还需将风险理念与企业文化融合,建立企业风险文化,引导员工学习风控概念及管理制度,积极组织财务风险培训与经验交流大会,通过概念学习与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及风险防控能力,以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二)健全内控管理体系

在财务风险防范环节,制造企业还需构建健全的内控管理体系。一方面,企业要健全财务管理组织机构,如设置财务管理、风险管理、资金监管等部门。另一方面,企业需制定完善的内控制度,包括决策制度、监督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奖惩制度等,促使管理层依据市场环境及企业内部发展现状等制订合理的风险控制目标,同时健全岗位责任制以及岗位分离制度,明确各部门及岗位负责人,划定其职责与权限,并分离出纳与稽核等不相容岗位,以提升部门合作与制衡能力。此外,企业还需规范财务风险评估、预警及防控等工作程序,规范资金审批流程,加大资金流向动态监管力度,从而合理控制资金,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风险。

(三)优化内部资本结构

针对当前制造企业内部资本结构失衡现象,在新时期,企业需构建合理的资本机构,降低筹资风险。在这一环节中,企业需依据自身资产状况设置负债规模,委派专人实时跟进银行的借贷时间及利率,以合理规划融资方式,降低企业的负债压力,建立资本积累约束机制,科学制订并测算负债筹资模式的应用效果,进一步优化债务结构,实现成本收益的均衡。同对企业还需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编制预算资金使用计划,对资金进行动态监督,并完善反馈机制,及时将资金流向、使用效率等反馈给管理层,为其财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企业还需优化生产经营环节,调节预付及应收款规模,降低仓储及生产成本,实现资金灵活周转。

(四)提高财务决策质量

在财务决策方面,制造企业可在业务及财务活动实施前,组织各职能部门进行事件识别、风险评估等,在多部门的合作中制订科学的决策方案,之后经由董事会及监理会分析评价选择最优方案。在这一环节中,企业需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并聘请专业金融分析师担任风险分析职责,在投资项目决策中,工作人员要全面评估项目的未来收益、收益年限、潜在风险等,应用投资组合理论制订并提交方案,经由上级审批通过后进入执行环节。

(五)打造财务风控体系

在新时期,制造企业还需按照风险管理基本流程构建系统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包括风险识别制度、风险预警系统、风险分散机制等,以降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例如S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中外合资的制造企业,其主营业务包括工程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互联网销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等,为规避财务风险,企业制定了健全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具体内容如下:在风险识别制度中,企业依据自身的风险承载能力将财务风险分为可承载、可规避、可分担及可降低风险.并规范风险分析与识别方法,规范风险识别流程,如企业融资投资中,搜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判别项目中的财务风险;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设中,企业依据风险识别结果建立风险数据库,并制定防范措施,定期组织员工开展风险应对演练活动,并委派专人对应收账款的回收率、预付款费用等进行实时监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制造企业生产运营中面临一系列财务风险,笔者在分析其风险形成的原因后,从财务风险意识、内控管理体系、内部资本结构、财务决策质量及财务风控体系等视角提出了制造企业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丹.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7(6):75-76.

[2]李星.浅谈制造企业财务风险[J].财会研究,2018(33):90-91.

[3]孙静.汽车制造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以众泰汽车制造企业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9,888(3):138-139.

作者简介:

李智勇,恒力盛泰(厦门)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厦门。

猜你喜欢

制造企业财务风险
基于营改增背景下的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分析
浅析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