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领主属宾句的句式分析
2019-09-10晏羽
晏羽
摘 要:"王冕死了父亲"这一句子有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如吕冀平、王力、沈家煊、石毓智、帅志嵩、杨大然等。他们或者从生成语法的左向合并,或者是利用糅合观点来分析,都成一定角度分析了这一句式的生成机制。本文从论元、双向因果链和构式语义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论元 双向因果链 构式语义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语言学家开始关注“王冕死了父亲”这一类句式,并对此展开一系列研究和讨论。 以“王冕死了父亲”为代表的领主属宾句是语
言学界讨论了近半个世纪的现象。各个学派都对这类句子进行过比较详尽的描述和解释, 尤以形式派居多, 如徐杰( 1999; 2001)、韩景泉( 2000)、温宾利和陈宗利( 2001) 等。针对这个句式,我们可以从论元角度、双向因果链和构式语义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论元角度对“王冕死了父亲”的分析
“死”一般都被认为是不及物动词.但“王冕死了父亲”这句话引起了不少语言学家的关注。为什么“死”会有这种用法呢?从表层结构上来看,不及物动词占据着中心地位,是支配成分。从深层结构来看.不及物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与从属词组组成一个意义自足的主谓结构。
论元对于选择它的述渭来说很关键,是不可缺少的,原因在于它构成了述谓表示的意义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动词有不同数目的论元.这是由动词的词汇性决定的。动词根据论元数目的多少.可分为一元动词、二元动词和三元动词。简单地将“死”定义为一元动词,说服力不是很强。本文将试着给予解释。比较下面三句话:
(1)王冕死了父亲。
(2)王冕的父亲死了。
(3)王冕死了。
我们很容易发现,(1)中“王冕死了父亲”和(2)、(3)中的“死”所蕴涵的意味是不同的。(2)和(3)陈述事实,分别讲“王冕的父亲”失去了生命和“王冕”失去了生命。而在(1)中,“王冕”并没有失去生命;是“父亲”失去了生命。这句话整体上向我们传达的意思是:王冕的父亲死了,这个事实给活着的王
冕带来了不好的后果。或者说,王冕失去了父亲.他得承受这个不幸。但(2)、(3)就不是这个意思。总之.(1)和(3)有着本质的不同。
根据对“死.塌.掉,断.跑,没”等一组动词的考察.我们发现,这类表示消失、毁坏、丢失等动词的共同点:
1)有两种含义,尽管差别细微:一种是简单地陈述事实;另一种是强调“失去”给主语带来的不利影响。
2)这些动词本身决定了它们有Nl N2 V和N1 V N2这样两种搭配关系。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像“死.塌.掉.断.跑,没”这类表示消失、毁坏、丢失等动词,自身有两种论元结构:一种是一元,如“王冕死了”;一種是二元.如”王冕死了父亲”:二元结构要满足的条件是:宾语是失去的人或物,并且主语是遭受这些丧失的失去者。
二.从双向因果链角度对“王冕死了父亲”的分析
双向因果链包含上向因果链和下向因果链,指系统层次间的相互作用。如果把句子看做一个系统,句子成分就可以构成不同的层次,因此有句子的双向因果链。通过以"王冕死了父亲"为例,可以看到双向因果链分析对于句子解读的重要作用。所以句法分析引入自然辩证法中的双向因果链概念显得具有现实可操作性。从句法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树形图:
王冕‖ 死了 父亲
— — —
N1P1 VP N2P2
︱ ︱ ︱
︱ ————
︱ ︱
︱ ︱
—————
S0V0
整个句子S0V0中N1P1王冕为S0而S1V1整体作为V0表明主语的状态。在谓语部分中N2P2父亲作主语,VP 死了作为谓语部分的谓语V1。所以S1V1是整个句子系统的低层次结构,S0V0是高层次结构。
(一)下向因果链
N1P1王冕和N2P2父亲都是名词短语,应该在层次上有密切联系,这一联系的通道就是下向因果链。这一下向因果 链的具体表述为"王冕(的)父亲",即他们之间存在着领属关系。这种关系不是父亲生的王冕这一生物关系,而是语 义上的所属关系。那么句子的正确解读就是:王冕的父亲死了。这种领属关系在字面上没有表述,所以是隐性的。
具有隐性领属关系的结构在英语中表达确实显性的。因 为在英语中对于这一下向因果链的描述用英语所属格直接表达,或者用 Wang Mian's father,或者用 Father of Wang Mian。所以句子的解读就不会产生对于"死"的误解。
(二)上向因果链
同时"父亲死了"通过上向因果链影响整个句子的主语:王冕。这个上向因果链就是"的"。虽然在原文字面上没有出现,但是我们上下双向因果链要建立通道,就必须添加 "的",在本文中用"(的)"表示。那么可以解读为:
a.死了父亲(的)王冕。
b.王冕(的)父亲死了。
c.王冕死了(的)父亲。
a 和 c 具有同样的结构 modefier+noun,不同的是强调的主语不同。在《儒林外史》中的具体描述为: "人姓王名冕,在诸暨县乡村居住;七岁时死了父亲,他母亲做些针黹,供给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 可见王冕才是叙述的主体,所以 c 不符合原文语义。 a 和 b 结构虽然不同,但是都是表明句子述主为王冕。而 其中"(的)"就成为双向沟通的关键。根据一些学者(刘晓林 2007,石毓智2007)的观点,"王冕死了父亲"是存现句,所以 b 比较符合现代汉语逻辑。“死”无法构成上向因果链。因为死是一元动词,不能同时在两个层次结构S0V0和S1V1中同时构成对N1P1的修饰。而且其使动用法在现代语法中基本消失,即使在本句出现的时代里,也丝毫不能表明"王冕使父亲死了"的逻辑。"死"更加不是说明王冕死了。所以"死"无法摆脱与"父亲"的密切联系,也就不能脱离低层结构S1V1,而进行与S2V2的链接。
总之,抛开"合并","糅合"或者"类推"来分析树形图中的句子层次结构,找到层次之间的上向因果链和下向因果链对于我们准确解读句子意义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合适的双向因果链通道,句子意义解读就会出问题。即使是例如"蓝色的填空"这样的简单句,还是"枯藤老树昏鸦"之类的复杂句群,都有双向因果链存在,那么"王冕死了父亲"的表达就能够仔细解读了。
三.从构式语义角度对“王冕死了父亲”的分析
构式语法认为,构式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具体的语义结构和与其相关的形式表达必须被看做是独立于词项而存在的构式。
“王冕死了父亲”格式符合上述概念,它是—个形式和意义的匹配体,可以被看做一个构式,我们暂且称它为“承受失去构式”,后面将具体分析。把“王冕死了父亲”放在一个构式中考虑的好处是,我们就不必纠缠于“死”这个不及物动词。出现在不同构式中的同一个动词意义上的系统差别应该被直接归结于具体的构式。即:
王冕的父亲死了。
王冕死了父亲。
在这两个不同句式中的“死”的不同意义是由于不同的构式造成的,并不是“死”本身的词义发生了变化,这样分析就避免了给动词设定不合情理的动词意义,避免了分析“死” 这个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句法合法的原因。我们认为,“父亲” 这个直接宾语是作为“承受损失构式”的论元而非动词的论元得以存在的。
“王冕死了父亲”即是基于人类体验的完形而形成的构式。它所表达的语义是“王冕的父亲死了”,而“王冕的父亲死了” 这件事对于“王冕”影响很大,“王冕”是整个事件的承受者和被影响者。因此逐渐衍生出“王冕死了父亲”这类型构式,把“王冕”放在了句子的主语位置,突出了事件的承受者、受伤害者,这样更符合人们的认知理解和体验完形。
沈家煊(2006)認为“王冕死了父亲”这类句子的生成方式不是“移位”而是“糅合”,在汉语里糅合不仅是造词的重要方式,也是造句的重要方式【1】。他用“糅合”造句的方法分析了“王冕死了父亲”这样的构式的生成机制,我们的重点是分析“王冕死了父亲”这类构式的意义,这个构式的意义与动词意义的关系(即构式意义和动词意义的互动)"。我们暂时称“王冕死了父亲”这一格式为“承受失去构式”,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由“王冕死了父亲”等例句,我们总结出此种构式表达的语义是发生了事件一x失去了Y,而这是对于X具有相当影响的一件事,x是整个事件的承受者和被影响者。因此,我们把这类构式意义归结为:X承受失去Y。
我们认为“经历”构式中动词和构式的关系即是动态作用力。“经历”构式的意义为“x经历失去(获得)Y”,“王冕死了父亲”中“死”是“失去”意义的具体化,是“失去”的具体方式,说明是“如何失去”的。
无论是论元、双向因果链还是构式语义角度,都可以很好地分析“王冕死了父亲”这一对领主属宾句。总之,要保证其分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必须解决好一个问题:用客观的标准和确实的证据来设立其作为其分析出发点的基础形式.如果这一基本问题没有解决好,那么任何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分析,不论形式多么精致,推演的过程多么符合自身的理论规范,都无法保证其结论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沈家煊.“王冕死了父亲”的生成方式——兼说汉语“糅合”造句[J].中国语文,2006(4).
[2]Adele E.Goldberg.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M].吴海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帅志嵩."王冕死了父亲"的衍生过程和机制[J].语言科学,2008,(5):259
[4]马莉.从论元角度看"王冕死了父亲"[J].外语教学,2003.
[5]刘晓林.也谈"王冕死了父亲"的生成方式[J].中国语文,2007,(5):440.
[6]郭继懋.领主属宾句[J].中国语文,1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