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的风险与防控

2019-09-10杨长豹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5期
关键词:集团企业防控措施风险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渐国际化,集团企业市场的竞争趋势愈发激烈。集团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要部分,必须要根据时代及市场的发展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设置了多个分支机构,导致企业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对财务部门进行预算核算等工作内容也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为了改善当前集团企业财务部門的发展环境,共享概念的提出对企业资金的有效应用提供了很大帮助,同时保障了集团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基于企业自身已有的全球财务共享系统,对财务共享的风险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集团企业;财务共享;风险分析;防控措施

一、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具有风险的特征

(一)实施财务共享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要意识到机遇与发展并存的现状,在实施的整个过程中不仅提升了集团企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一方面,关于财务共享实施前的准备阶段,企业要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化的设置财务共享模式以及目标。另一方面,在具体实施财务共享过程中,对企业业务工作的流程根据财务共享实施情况进行规划和调整,同时要注重对集团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安置以及调整。

(二)财务共享的具体实施和集团企业的财务部门业务流程不能保持一致性,影响其发展的稳定性。由于集团企业业务工作所涉及范围广泛,因此关于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相对复杂,企业财务工作人员数量多,导致集团企业在具体实施财务共享中使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财务管理制度的设置以及市场环境方面需要根据财务共享的实施做出相应变革,从而有助于规避实施财务共享的风险。

(三)集团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的过程中由于所涉及的企业工作流程内容过多,以及从企业发展需求的外部市场环境而言,在具体工作开展期间,财务管理部门会由于财务票据过多、工作内容复杂等引起财务共享风险。

二、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的风险分析

(一)企业发展战略风险

集团企业关于工作业务开展需要充分的准备工作,尤其需要对工作以及发展目标进行有效整合规划。集团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主要包含实施财务共享的发展目标、具体开展财务共享的运作形式、所涉及的企业业务、实施财务共享模式所需的资金以及企业管理层人员的意识。针对战略规划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风险:其一,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对财务共享实施风险的意识;其二,发展规划内容的不完善;其三,关于实施财务共享的具体形式以及发展目标不明确;其四,实施财务共享所涉及的业务范围规划缺乏合理性;其五,财务部门对财务共享实施所需资金的投入预算核算有误。

(二)组织体系改革风险

引起集团企业组织体系改革是实施财务共享所造成的风险之一,其中主要是企业组织体系整体性的调整变革,之后会针对相关职位的权限进行重新划分,以及对企业管理制度内容需要合理的做出相应的改变。这种整体性的组织改革对于企业而言会出现很大的影响,引起的风险:其一,企业组织结构内部发展的必然趋势,出现矛盾化;其二,由于工作职位权限的调整,相应的工作人员对工作内容以及流程初期会无法正常运行;其三,集团企业所设置的财务共享实施的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三)工作人员职位变更风险

关于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模式主要产生巨大变动的是财务管理部门,由于财务共享模式,会使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职位都会出现很大变动,主要是对财务工作人员的裁减、职位内容出现相应的调整、绩效考核制度的变动以及沟通渠道的重新建设。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职位变动所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其一,裁减部分财务工作人员会引起员工的不满,从而产生抵触意识;其二,职位的重新分配缺乏合理性影响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行;其三,财务部门工作的发展前景不明确以及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制定不科学。

(四)企业业务流程变革风险

集团企业业务流程要根据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进行重新建造,原有的企业业务工作的核心内容是相应的部门,根据财务共享的实施现状以业务流程为中心开展,从而精简化业务流程。因此目前集团企业业务流程变革的主要风险:其一,由原有业务流程内容过渡到新业务流程的衔接性并没有达到相应要求;其二,新流程使企业业务运转由于统一化,使业务新流程的设计并不合理;其三,流程的变革由于工作人员对新流程的具体内容并不熟悉,导致新流程执行力无法发挥最大化效用;其四,关于流程的变革并没有设置后续的优化工作。

三、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的防控措施

(一)企业发展战略防控措施

根据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模式在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风险,针对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一方面,实施财务共享作为提升集团企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可见财务共享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集团企业管理层人员应当对财务共享的实施给予高度的重视,同时要最先明确意识到实施财务共享所引起的风险。管理人员要合理控制财务共享实施的进度,以及对管理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企业要充分做到不同环节阶段的具体工作,基于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做好评估工作,根据企业业务的需求可以适当地选择外包。

(二)组织体系改革防控措施

首先,针对企业组织体系的变革,对其机构所对应的职能进行细分。由于财务会计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内容,并且为了强化财务部门工作内容与企业业务的联系,可以设置相关的业务财务职位,从而有效提升集团企业的工作效率以及使决策合理化。其次,企业目前随着财务共享的实施,为了保障财务共享中心和客户的交流,同时根据交流有效收集客户需求以及意见,需要建立优质的职能服务质量环境,从而有助于财务共享工作的有效实施。最后,为了有效规避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矛盾化,集团企业要根据财务共享的定义以及特征设置相应的制度,同时保障制度内容的设置要以财务共享运作的中心为主。

(三)工作人员变更防控措施

首先,由于财务共享的实施对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发生了巨大的变更,针对财务工作人员的抵触思想,企业应当注重员工对财务共享模式的理解,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宣传财务共享核心内容的形式帮助财务工作人员消除抵触,同时通过会议以及培训的形式强化工作人员对实施财务共享的理解。其次,相较于直接性的裁减财务人员,企业可以提供工作人员提升能力发展的平台,不仅提升了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而且也降低了企业工作人员的流失率。最后,企业要注重对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双向培养,并且调整绩效考核制度,从而提升了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力。

(四)企业业务流程变革防控措施

一方面,基于统一性的基础之上进行集团企业业务流程变革,由于流程变革的主要是核心内容的变革,因此集团企业要注重原有流程到现有流程过程中核心内容的变化,保障其两者之间的衔接性。另一方面,企业审核方法的设置,根据财务共享的实施现状,具体化细分审核方法内容,从而有助于全面提升审核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同時从根本上降低了实施财务共享的风险概率。此外,流程变革的后续工作,由于关系到集团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要设置针对流程变革设置后续的优化工作,保障流程变革后的实效性。

四、结束语

基于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的风险特征,对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进行风险分析并提出防控措施,获得以下主要结论。其一,实施财务共享是集团企业为了符合现代市场发展需求,并提升自身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方法。更是保障集团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二,财务共享的实施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是企业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因此,在实施共享财务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首先意识到财务共享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能及时根据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找出解决措施。其三,企业应当及时为财务共享的实施做充分的准备工作,从全体工作人员到管理体系都应该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曹湘翎.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的风险分析与防控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2]丁文欣.大型企业集团如何建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J].上海国资,2010(9)78-79.

[3]康少富.大型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风险分析与防控探析[J].国际商务财会,2016(7):24-26.

作者简介:

杨长豹,天狮集团,天津。

猜你喜欢

集团企业防控措施风险分析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集团型企业如何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初探
当前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中问题与对策
“营改增”对集团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展望
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税收风险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