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2019-09-10王晓洁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6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农村小学数学

王晓洁

摘 要:最近几年,我国经济蓬勃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数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课程,小学阶段,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直接决定了学生理性思维的养成。本文进一步探究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前言: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下,全国各个学校已经做出了相应改革。小学数学教学中,学校和教师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其中口算和估算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估算和口算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1.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相对薄弱的原因分析

1.1心理上缺乏对计算机的关注

现阶段,大多数学生都不重视数学的计算,错误地认为计算只是单纯的算数,根本不需要太多思考,所以,思想上的不重视,势必会影响到计算行为的轻视,此外,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导致他们计算很容易出现差错,出现马虎现象。由此可见,思想上的轻视,势必会引发一些列计算错误。

1.2思维定式带来的干扰

思维定式有时可以提升做题速度,但是一旦题干发生变化,不细心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出现差错,因此,消极的思维定式对后续学习影响很大。举个简单例子,当学生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学生极易受思维定式影响。比方在2.31-3.5÷7时,学生很容易受之前学习内容影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没有注意到3.5÷7,忽视了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计算原则,由此可见,学生受到了消极思维定式的影响。

1.3短时记忆的能力不强

人的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在人类记忆过程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存储一定量的信息,这对数学计算至关重要。但是这对小学生来说,存在一定难度,短时记忆能力不足,使得学生在提出有用信息时出现错误。

1.4口算不好导致计算不准确

目前农村小学生中,还有许多学生不能够熟练掌握乘法口诀,不能准确判断出进退位情况,从而加大计算出错概率。

1.5没有真正掌握个别概念

在具体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直接套用老师的计算方法,但是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和相应知识点,从而出现计算错误。

1.6对计算缺乏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很多学生认为计算枯燥无味,对其提起浓厚的兴趣。而兴趣低往往是因为学生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经常粗心大意,在列草稿时,字迹通常都是非常潦草,这样很容易计算失误。

2.切实增强农村小学生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

2.1充分调动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教学效果也会非常理想。数学计算相对没有趣味性,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计算兴趣,建议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求知欲望。在关注和重视数学计算的基础上,还需要充分各种各样的训练方式。小学数学计算题主要由数字和计算符号构成,相对抽象。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具体题型,设计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计算题,同时要兼顾趣味性、知识性和针对性,充分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对数学计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到数学计算中,从而整体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讲解简单数学运算时,可以先向学生讲述数学教高斯解答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用学生喜爱的小故事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从而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2.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大家都知道,只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才能有效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计算速度。首先,学生要注重审题。学生审题过程中,一定要重点关注数字和运算符号。准确运算之前,要理清思路,明确计算步骤。之后,要想了解运算过程中,那些地方可以口算,那些地方必须笔算,再进行计算。最后,一定要认真检查。其次,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态度和耐心,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碰到难题时,切勿轻言放弃、焦虑,一定要冷静分析题干,找到解决突破口,一步步完成。在草稿计算时,必须要书写工整,这样方便随时查看上一步的计算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难题,不能只通过口算,一定要动笔进行验算,养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最后,计算结束之后,要养成检查的习惯,特别是一些复杂的题目,计算过程很长,很容易出现差错,所以,学生计算结束之后,一定要细心检查,及时纠正错误。

2.3注重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

其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学生计算结果,然而,很多家长和教师都认为是学生不认真导致的。实际上是因为孩子没有牢牢掌握计算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产生计算错误,比如,没有全面掌握运算定律和计算法则等知识,不能在具体计算中,灵活使用,由此可见,学生只有熟练掌握这些法则,才能灵活地运用到计算题中。

小学阶段,主要学习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以及结合律等,这些规律应用十分广泛,同样适用于小数、整数和分数,因此,学生必须反复练习,同时多做综合练习,从而熟练掌握这些法则。

2.4计算练习强调有针对性的训练

尽管在学习中,教师重点强调勤能补拙、熟能生巧,但是在大量练习中,学生难免会产生厌恶感,从而影响他们对计算的积极性。因此,在日常练习中,教师一定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联系,重点联系那些容易混淆和出错的题目,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水平。此外,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练习题,让学生数量掌握相应知识点。

结束语:

综上文所述,在农村小学教学中,数学是三大主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小学计算能力则影响学生整个数学学习过程,教师和家长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計算习惯,快速提升数学学科成绩,建立自信,从而激发我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进而整体提升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亚萍. 小学计算教学策略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2]蓝艺明.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6(06):51-54.

[3]范正琴.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三个结合”[J]. 基础教育研究,2017(08):37-38.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农村小学数学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