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单元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钱文超
钱文超
摘要:语文阅读单元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为课堂阅读教学建立系统、可视的知识框架,可以培养学生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 语文阅读 教学应用
思维导图把所学知识系统化、可视化,有效促进学生自觉地进行知识梳理,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记忆的有效学习模式。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涉及三个层面:教学功用、教学方法探索、知识管理。从思维导图的“树状”化扩散思维模式来看,其优点十分明显。它可以兼顾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它的图式化思维过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符合人的大脑神经生理规律。因此,应用思维导图辅助课堂教学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老师认可。同时,思维导图的分类与阶层化的互动学习模式,让学生可以更充分地获取学习资源,更有利于学生强化知识的记忆。
本文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记叙文、文言文等阅读单元为例,阐述思维导图在语文课堂阅读中的实际应用。
一、思维导图在说明文阅读中的应用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兼用叙述、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的文体,用以客观介紹事物、解说事理,以传播科学知识为目的。说明文分为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两大类。说明文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一般会指导学生学习最常用的说明文知识:①说明对象。②说明顺序。③说明方法。④说明语言。那么,说明文的阅读教学应该包括哪些内容?阅读过程怎样设计?阅读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其实,说明文的阅读目标,主要就是获取课文中相关说明文的信息,说明方法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学生掌握了说明方法,并不代表读懂了文章;准确获取课文的信息,才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的。绘制思维导图是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表现方式,和传统的学生课堂记笔记的方式不同,它是以符号、线条、关键词语、关键图形等来刺激感官的一种思维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在阅读说明文时,教师可以勾画出思维导图,图中可以包括说明文知识体系、文本行文结构、知识重点、难点等。通过这幅图,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掌握课文的文体知识体系、行文脉络,了解教师的设计意图。通过“树状”思维导图,学生可以直观地掌握课文的整体框架,头脑中清晰地呈现出可视化的知识体系。比如,八年级的《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课文安排的说明顺序很有层次感:整篇课文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样安排,文章就显得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且文章文字平易,很容易理解。但是教学中怎样设计有价值的教学活动呢?这就需要教师用心思了。本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有关中国石拱桥的图片,导入《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赵州桥、卢沟桥的介绍,说明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成就,充分表现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课文首先介绍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的总体特点,接着列举赵州桥历史悠久、雄伟奇特、坚固美观的特点,卢沟桥各拱相连、千态万状的特点,例证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方便学生记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个思维导图。通过关键词语、符号、关键图形等连接呈现,将思维可视化,直观地罗列课文的主要结构和层次,学生可以快速地分析出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文章结构、重点、难点和行文脉络。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的记忆得到了加强,思路更加清晰。
二、思维导图在记叙文阅读中的应用
记叙文是学生阅读中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都属于记叙文。它包括的形式很广,如消息、通讯、报告文学、游记、回忆录、故事以及文学体裁中的小说、散文等。记叙文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在阅读复杂的记叙文时,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使记叙文文体知识可视化,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知识记忆的持久性;同时,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师还可以通过它对学生某个阶段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检测,以此来检验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达成与否。记叙文的知识点比较广泛,学生对识记点容易产生混淆,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把细小、琐碎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有序地罗列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对记叙文就建立起了比较系统的“知识的空间感”,从而达到了高效学习的效果。记叙文的阅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点,其阅读量占初中阶段阅读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如何才能提高记叙文的阅读效果呢?比如:在阅读《社戏》这篇小说时,学生就可以运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阅读,来巩固知识点的记忆。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时,先用思维导图整理出本篇课文讲述了“我”和小伙伴们的哪些事情:①在平桥村“我”得到优待和一般乐事;②赵庄看社戏;③夜航去看社戏途中;④看社戏前的波折;⑤归航途中偷豆;等等。接着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归纳文中所出现的知识点,学生阅读课文结束,“树状”思维导图也随之完成。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生思维的清晰度。
三、 思维导图在文言文阅读中的应用
文言文的阅读中,运用“树状”思维导图这个学习工具,效果会更好。理由有二:①文言文知识点、识记点特别多,比如实词、虚词、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等。这些知识点较为琐碎而复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建立文言文相关知识框架,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增强学生的高效记忆。②文言文思维导图能够把知识点并联起来,并通过关键词向四周发散出新的知识点,然后再把新的知识点串联连成知识网络,最后形成知识系统,使知识在大脑中有序地储存。比如:在初中文言文阅读中,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初中阶段接触到的这几种特殊句式并不是很多,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如果遇到这几种特殊句式,可以建立“树状”思维导图,把这几个特殊句式归纳在一个知识点上。通过可视化、系统化的思维导图,学生的记忆就会更深刻、持久,从而有效地突破文言文的难点。
四、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前景展望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记忆效率。思维导图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特点和作用,切实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佳军.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刍谈[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5):186.
[2]毛文进.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林区教学,2019(2):55-57.
责任编辑:陆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