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想象力培养

2019-09-10农伶俐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4期
关键词:想象力培养教学

农伶俐

摘要:想象力培养是小学美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因此,本文结合实际,在分析美术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原则的同时,深入分析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要点内容进行研究,希望联系后可以给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帮助,从而将学生的想象水平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学;教学;想象力;培养

前言

美术在学科教学中历来被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美学素养的重要学科,而其艺术性的教授方式也是备受学生们的喜爱。如今伴随着时代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被放在了教育的突出位置,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等教育部门都充分意识到这类问题,并在着力推动相关教育方式的转变和突破。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创新思维以及敏锐洞察力和灵动的想象力的培养更应切实注意,鉴于这样的情况,出现了不同阶段的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激发,从而为学生相关机能的形成和高效发展以及知识素养的积累等起到推动作用。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原则

(1)坚持以民主平等的原则进行教学

师生平等是当下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者,而是一个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激励者,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小学美术学科的相关特点具体授课,从而为融洽和谐课程的开展提供基础条件。鉴于师生平等的教学原则,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务必摒弃以往的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而是应以学生的需求为基准,教师处于主导教学开展和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地位,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还应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对于学生有个性发展的倾向应坚决支持并予以有利地引导和协助。此外,如果存在个性差异的情况,应把这方面的情况充分地考虑到相关的教学活动中,并尽可能地保障相关教学环境或是教学设施的完备和达到正常教学的标准,从而确保在条件允许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一个理想开放的美术课堂,当然课堂环境营造的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激发学生的发现美的潜力和创造力。

(2)坚持以表扬和鼓励的方式进行教学

美术教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学生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培养,因而并没有具体的评判标准,鉴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多以表扬和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1] 。不仅是教学过程中要多以表扬为主,对于学生的美术作品也应多做积极性评价,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效果。

(3)知识的传授应以创新思维的培养为目的

一般来看,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常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进而能够以知识为基础灵活运用,能力固然是一方面,但是知识的基础型作用仍旧不可忽视,只有二者充分达到融合的效果,才能更为高效地实施相关的创新性教学,并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二、美术教育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一)、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从理论上来说,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与其生活实际所见相关,比如在进行《运动场上》的课堂教学时,本课的教学目的时借助于学生的记忆和想象,画出自己参加运动时的场景画面,学习运动中人物连续动作的画法,并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效果。基于此,借助于课件为学生们播放了几组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种类,并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和发现其中的关键点,以达到激发学生创作兴趣的目的。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在以上思路确定之后学生开始了各自的创作,最终学生们凭借着自身的生活体验以及想象完成了相当不错的作品。

(二)、以大自然为课程教学的基础教材,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学生想象力是否丰富,与其能否认真对周围事物认真观察有着很大的关系,要想培养学生丰富的创作想象力,就务必要在学生的感知上着力突破,丰富学生的感知世界,这样在具体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就能有所启发和感悟。鉴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多以大自然为课堂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开设户外教学,走进大自然为学生奉上一堂丰富的视觉享受课,而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要坚持引导和激励,从而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和感知,以为丰富想象力的培养提供基础条件。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兴趣是能量的最大引导因素,而从我国的俗语“顺其意心,投其所好”中也能悟出兴趣的重要价值。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切实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创设情境的方式为学生兴趣的产生提供基础条件,进而使其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和能量,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能够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那么在具体的绘画方面也就显得顺畅自如、水到渠成。

(四)、激发兴趣,训练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从小学的美术教材中不难发现,其中不仅有有趣恬淡的童画、卡通画,同时也不乏中外儿童优秀的美术作品欣赏和一些绘画名家所绘的人物、动物或是自然风景画。教材中的绘画内容知识是教学依据的一部分,美术课堂的进行同时也需要一些动手操作的时间,或是制作手工作品或是做出课堂描绘真实可感的自然风景,以此形成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而这也是带领学生领略美感受美的重要途径。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的思维能够接受和启发的主要是具体形象的事物,尽管他们能够对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但是也是在具体事物的联系之上,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以此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以使其更为积极活跃地完成相关的想象和创作。

(五)、欣赏作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激发学生想象力方面,欣赏美术作品的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因而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应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分析,进而能够从中发现美和感知美,并能够从中提出自己的想法,以能够得到创作上的灵感和思路。而若论想象力最为丰富、奇妙的世界性画家,荷兰的梵高当之无愧,作为印象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那幅名作《星夜》更是把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了极致,而以这幅画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作品显然是极为适宜的。在欣赏的过程中切记要积极引导,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地锻炼和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六)、重视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还离不开学生联想能力的锻炼,尽管联想同属于想象,但是二者却存在本质的区别。联想侧重于从一件事物联想到另一件事物,而想象主要是在一件事物所作的心里思维的活动,这样看来想象要更为深刻,而联想则是想象产生的基础。鉴于这样的情况,要想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联想能力的培养显然是最为适宜的,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达到全新意向的创造和塑造。

三、结语

想象是以观察为基本调教的艺术能力,学生要想达到较为稳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务必要长期地去培养和处于一种适宜的环境。教师加强引导和积极创设適宜的情境,进而使学生能够以具体到抽象、由眼前到心中完成想象力的空间转换。美术课堂在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上有着最为优质的条件,相信在艺术的熏陶和教师的主动推动下,学生不管是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是美学欣赏的能力等都能够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文洁.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02)

[2] 杨启航.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J].情感读本.2017(26)

[3] 聂雁静.关注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7(10)

[4] 于佳锋.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J].散文百家.2018(05)

[5] 李东晗.浅析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J].新课程(小学).2018(04)

(作者单位:南宁市民主路小学观澜溪谷校区)

猜你喜欢

想象力培养教学
想象力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