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对人力资源经济师职业的影响与思考
2019-09-10刘文燕
摘要:当今的人才市场上,专业性、技术性人才数量充足,而管理型人才则相对短缺,但是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人力资源经济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命脉。本文以企业为例,从信息化和人力资源工程师职业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信息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并针对可能产生的影响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将信息化更好地应用到人力资源工程师的职业生涯中。
关键词:信息化:人力资源经济师:影响
人力资源经济师是企业中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性人才,对于改善员工配置、发挥员工潜能、保证员工质量、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上具有深远意义,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将信息化同人力资源经济师相融合,是各个企业都在考虑的问题。
一、信息化与人力资源经济师职业之间的关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应用,并且极具普适性地为各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也给人力资源经济师的职业能力带来了新的要求。如何紧跟时代的潮流,将信息化充分同人力资源经济师职业内容相结合,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重点关注问题。以企业为例,企业涉及水电、火电、矿山、公路、石油化工、招标建设等等众多领域,相关的专业型人才不计其数,怎样有效地对人才进行管理分配,是个难题。信息化的到来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个大量人力资源信息的共享及管理平台,将会很大程度上方便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资源搜索及安置,提高人员配给的合理性和效率,但是同时也给人力资源经济师相关从业者提出了更多专业能力的要求。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被打破,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需要人力资源经济师们共同探索与构建。
二、信息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一)改变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从人力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方法和平台,到管理的思想、工具等,都因信息化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信息化所带来的信息共享平台,使得不同地区、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共享,同时本企业里的资源及配置状况也可以很清晰地快速了解,这大大提升了人力物力分配的整体水平,提高了管理的效率,更好地发挥了人才的作用。
(二)改变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
在原有的人力资源组织结构下,上层与下层、管理者与员工、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较少,往往命令和消息需要一层一层地传达,反馈信息也需要一层一层地呈递,失去了即时性和高效性。信息化的融入使得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空間限制被打破,不同职能的成员之间可以实现直接沟通,这让工作的组织安排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三)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在信息化愈发普遍的今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日益趋向专业化、年轻化,加上各大高校纷纷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并且针对信息化的融合进行专业课的教授,都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能力更加全面。但是与此同时,年龄较大、知识层面不是那么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就面临着更多的问题,既包括来自年轻血液的挑战,又包括对自己知识厚度和广度的挑战,想要顺应时代,就必须继续提升自己,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信息化及人力资源工程师职业发展中的建议
(一)完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充分结合实际,从企业及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及时收集更新人力资源信息,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分配能够同企业的现状和发展目标相适应。从企业的发展预期、发展目标人手,及时调整人员配比,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适用性,制定明确合理而又与部门业绩相适配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构建多元化员工培养模式
从现有人才的定期培训,到新招收员工的培训,再到专业技术人员、专职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相关的培训模式都应该进行革新,及时改革以顺应时代发展和行业发展的要求。企业目前已经构建起了同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完备的培训方案,实现了从招聘到退休的一条龙培训体系,充分发挥了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优势所在。
(三)注重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不仅仅是指对员工、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还包括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的综合要求。信息时代下要求从业者的理论知识过硬,同时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企业会定期开展部门活动和联谊活动,创造员工之间交流的机会,促进部门之间的交流,营造出了很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信息化时代对人力资源经济师提出了众多新的要求。信息化的融入改变了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得信息化培训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对于企业来说,应当完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构建多元化员工培养模式,注重员工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实现在人力资源上对信息化时代的充分适应。
参考文献:
[1]杨现珍.浅析信息化对人力资源经济师职业的影响与思考[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2):73.
作者简介:
刘文燕,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