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信管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9-09-10于晓燕魏光普宋宇辰

科教导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于晓燕 魏光普 宋宇辰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信管专业导论 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10.072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立足“课程思政”的信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导论课程的改革与探索,是思想政治理论融入到大学专业课程教育的内在要求,亦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价值诉求。[1]

1 专业导论课程的思政导向

信管专业导论的课程安排,旨在解决学生对专业的困惑,系统全面地了解专业课程体系,有益于学生对学科的整体认识,符合信息时代人们的学习和认知规律。[2]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专业导论课程设置,既要发挥导论课程的育人作用,又要发挥其思想政治理论的关键作用,将党的教育方针融汇到专业课程当中,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工作新格局为导向,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目的,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融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各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从观念上看,“课程思政”是以培养全面的人为宗旨,树立教书—育人一体化的理念,以学生思想道德养成的系统性特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赋予导论课程以整体育人的功能,使大学专业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相互融合渗透,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同时达到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高级目的。[3]

从方法上看,聚焦信管专业导论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改变了以往课程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的固有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导论课程的各个要素之中,填补了专业课程教学在育人环节上的空白,打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促使全面协同育人落實到具体之处。

2 思政导向下的导论课程内容改革

2.1 三维学习认知

为发挥思政理论协同专业课程教育的同行效应,解决好“明确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学习动力”及“建立学生发展目标”的对应问题,设立信管专业导论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而系统的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科特色和发展进程、知识体系结构以及最新的技术动态,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宏观认知水平,培养学生探索学科发展与创新实践的能力,为努力适应社会发展奠定知识和能力的双重基础。思政导向下的导论课程改革,从三个维度上介绍了专业课程内容,即课程层次、课程形式及课程级别,使学生对专业整体认知上有了宏观的认识和学习安排,三维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

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是以“以概念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即讲授专业知识的科学定义、数学模型、解释说明及案例分析等要点内容。新时代课程思政潮流背景下的专业导论课程,更强调学生的价值—能力—知识三位一体的求知诉求。因此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在导论课程设置的各章、尤其是主要专业课程概述环节,均增加了一个“问题的引出”内容,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增加阅读兴趣,而是为了要求学生逐渐树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治学方式。带着问题思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极大的增加学习动力,获取知识的主动性显著提升。基于课程思政的信管专业导论课程改革,更应注重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教师在直接对学生进行公开的道德教育的同时,更要引入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活动方式及过程。在此,通过隐性渗透、寓道德教育于专业课程之中,通过润物细无声、滴水穿石的方式,实现价值—能力—知识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

2.3 同向协同效应

从专业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的角度出发,进行有效的专业教学与引导,可以明确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方向,有利于合理制定短期、中期与长期的有针对性的学习规划,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相当必要的说,对学生进行未来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教育,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明确将专业性职业伦理操守和职业道德教育融为一体,给予其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以此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情商能力。信管专业未来职业选择上,部分学生倾向于信息管理方向,就要对信息管理方面的课程进行重点规划,即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大数据等相关课程;而有的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倾向于系统设计与开发,则要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相关课程上着力下功夫。因此,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专业课程导论,有益于学生尽早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对学习方向选择和课程选择方面有系统而全面的把握。同时,基于职业发展规划的学习安排,可以更好的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与专业课程当中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发挥协同效应。

3 思政导向下的导论课程形式创新

3.1 引导式教学

注重启发是课程思政的内在要求,是能动的认知、认同、内化,而非被动的注入、移植、楔入,更非填鸭式的宣传教育。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导的授课形式,探索创新的改革为引导式教学。信管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专业基础性知识为主,就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而言,从内容上到深度上都不难接受。因此,适时调整、以引导方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输出的学习热情,不仅能够较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还能鼓励积极向上的多元发散思维,而不应仅是将教师对学科发展方向、专业应用领域、未来职业规划等内容的见解强加于学生,使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某一单一的思维轨迹上。从课堂形式上看,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改革创新更多考虑的应该是如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学习、研究,使学习更有效率和兴趣,而不是一如既往的开发被动式接收、“多输入少输出”的学习方式。[4]

3.2 自主式学习

课程思政的教育元素,不是从抽象的理论概念中逻辑地推导出来的,而是应从实际出发,从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度中去寻找,在社会实践中寻求解释理论,依据实际来修正理论逻辑。坚持春风化雨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选择,从被动、自发的学习转向主动、自觉的学习,主动将之付诸实践。鼓励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习,开拓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倡导以本为本的教学理念。我校信管专业导论课程安排设置16学时,课时设置远不满足课程内容的丰富程度。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课前课后的时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课前预习—课中思考—课后总结的学习习惯,倡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多元互动模式,[5]拓宽学习思路。同时积极探索创新课堂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研究汇报、PPT成果展示、案例研究等形式的学习,不仅能快速增强学生的自信,还能在总结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点盲区查漏补缺,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优化效果。实践表明,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收获的知识和提升的能力均远大于被动式灌输学习的效果,而在这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在思想动态、意识形态和知识界限等方面做好把关工作,避免思想和行为的偏曲。

4 总结

课程思政背景下信管专业导论课程的改革实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相辅相成的结合创新,对高等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指导和示范意义。

基金项目: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 吴贵春.“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探析[J/OL].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5[2019-04-2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5.1207.G.20190321.1323.016.html.

[2] 楊斌.面向大数据应用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电子商务,2019(04):64-65.

[3] 张鲲.高校“课程思政”的时代命题与建设路向[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162-166.

[4] 李芝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导论课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18(08):46-49+75.

[5] 高红梅,高定国,王朝霞,西热旦增.针对学生差异,探索“多元互动”教学模式[J].大学教育,2019(03):43-45.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