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2019-09-10宋倩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幼儿教学

宋倩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有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活力,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开始在教学中有序引导幼儿进步。在此基础上,我对提升幼儿学习积极性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究,发现围绕幼儿的日常生活、学习兴趣、实践探究展开,能够提升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尽快带领幼儿融入课堂中,获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幼儿;全面发展;教学

幼儿教育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为幼儿的前进指引着方向。幼儿通过幼儿教育来了解世界,健全自己的价值观,顺利迈上成长的台阶。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重视幼儿的教育,跟随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措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课堂生活。但是,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存在教学效率低下,幼儿学习效率低、积极性步不高等问题,制约了幼儿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学习兴趣、实践探究等方面展开教学探索,以期能有效改善幼儿学习积极性。

一、注重幼儿差异,根据幼儿特点教育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幼儿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心理和性格特征,这就需要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要依据幼儿在生理和心理上表现出的个体差异区分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以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除此之外,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还应始终秉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深入幼儿中间,并根据其家庭情况、心理特点等的不同来因人、因时、因地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在班级中,我发现有几个幼儿是“慢性子”,他们大多遵规守纪,自制力也比较强,但是却不善于表现自己,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而且反应迟缓,甚至还会时常萎靡不振。在这中间,有一个幼儿的“慢性子”表现地尤为突出,他不仅说话慢、写字慢,甚至连走路也很慢,经常跟不上集体的节奏。针对这一情况,我先是从侧面了解了这些幼儿的家庭情况。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发现这些孩子大多数是由隔辈抚养长大的,老人比较溺爱孩子,平时什么也不让做,以至于这些孩子的自理能力非常差。在摸清了幼儿的“底细”后,我召集这些幼儿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谈话,与他们共同分析了“慢性子”的利弊,并向他们着重强调了其弊端。自那以后,我就经常在中间开展比赛,比如穿衣服、吃饭和写作业比赛等,并将胜负结果贴在班级墙上张榜公布,以刺激幼儿动作提速。久而久之,虽然幼儿有时还会有磨蹭的现象,但是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二、分角色去表演,提升幼儿个性表现

幼儿的个性表现力是发展幼儿多元表现力的有效组成部分,而分角色表演是有效提升幼儿个性表现力的方式和途径。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在童话剧中增加不同的场景、增设不同的角色,在幼儿对所要表演的童话剧有了充分地了解之后,引导不同的幼儿根据自身的表演经验、兴趣爱好、能力水平来自由选择所想要扮演童话剧中的角色,并让幼儿自己掌握童话剧中演出的顺序,从而充分发挥幼儿的个性表现力。

例如,在教学《狐狸的商店》内容时,为了提升幼儿的个性表现力,我就为幼儿创设了童话剧表演的形式。首先,我创设了各种小动物让他们去狐狸的商店购买东西,并让幼儿认识到剧中每个小动物的性格特点,然后让幼儿主动挑选想要表演的角色,待角色分配好后,表演活动开始。在表演过程中,我会扮演狐狸的角色,并且会对幼儿进行多方面指导,帮助幼儿顺利的完成表演,幼儿也能够根据自己所喜欢的角色来进行充分的表演。这样一来,在学前教育中,我通过对幼儿进行分角色表演,有效锻炼了幼儿的表演技巧,提升了幼儿的个性表现力。

三、引导交往合作,提升幼儿合作意识

提升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还需要教师用一些方法進行引导,这里的方法是指能够在幼儿交往合作关系建立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提出,能够使幼儿的交往合作关系更为牢固,使幼儿能够学会为他人着想,彼此之间进行良性的沟通。

例如,有一次在让幼儿做游戏的时候,两个幼儿之间由于意见不同,彼此之间都不妥协,而大吵起来。其中一个孩子埋怨另一个为什么不先完成搭积木的游戏,另一个孩子说:“凭什么每次都要听你的,我就想先捏泥人。”从这两个幼儿的话语中就能够感受到,两个孩子并没有进行良好地沟通,而是彼此之间固执地想要以自己为中心,若是让孩子以这样对待他人的态度继续下去,则孩子的成章也不会有进步。所以,我及时制止了两个孩子的争吵,并让两个孩子试着换一种说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用恳求的预期与自己的合作伙伴说,看他会不会答应。于是,其中一个孩子对另一个说:“你可以跟我一起先玩搭积木的游戏吗?我们搭好积木之后再一起玩捏泥人的游戏。”另一个孩子看到对方先说出了恳求的话,也就同意了。其实很多时候,幼儿之间的矛盾都是一时的,只要教会他们交往合作的方法,让他们学会用委婉一些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多考虑一下另一方的想法,他们很快就能将自己的事情处理好了。并且也不会影响孩子之间的交往合作关系。所以,我们要在教授幼儿的过程中,对幼儿加以引导。

四、应用信息技术,丰富幼儿学习内容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一大优势是共享功能,互联网通过互联互通将生活中不同领域的资源集合在了一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来扩充幼儿课题教育资源,不要只是局限于教材内容,开拓孩子们的视野,使孩子们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开展《秋天的雨》内容教学时,我就利用信息技术的搜索功能教师可以找到很多关于四季景色的图片、引导幼儿对四季的季节特征加以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鼓励孩子们自由组合分成四组,分别为春天组、夏天组、秋天组、冬天组,让他们在课下自己去搜索资料,去收集有关四个季节的照片,如四季的植物变化、四季的服饰变化、四季的温度等。通过鼓励幼儿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去开展资料收集,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

五、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师生互动法,可以帮助幼儿消除对教师的陌生感,让幼儿变得大胆起来,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学习时,我经常会给幼儿讲一讲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像《司马光》这一故事,我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就利用多媒体为幼儿播放了司马光的flash动画,让幼儿通过动画了解小小少年司马光的勇敢事迹,激发幼儿的情感。幼儿观察动画后,了解了司马光的英雄救人的事迹始末,都对司马光敬佩不已。我便引导幼儿思考:你有什么想对司马光说的吗?幼儿一开始有些被动,只说敬佩司马光,我继续引导幼儿,假设你是司马光,你会怎么做呢,会像司马光一样救人吗?幼儿将自己代入到到司马光的角色后,进行了深入思考,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表示司马光是一个勇敢的少年,能够不顾自身安危去救他人,既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又彰显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敬佩,想告诉司马光,大家都以他为傲,会像他一样,遇到问题不慌不忙,积极思考,善于观察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不断探索,直至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幼儿在与我互问互答中,逐渐理清了故事脉络,掌握了司马光的故事,从中提炼出了遇事不慌,勤于思考的道理,丰富了自己的认知。

总而言之,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还需我们将其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并以科学认真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决心,不断将其向更高层次推进。

参考文献:

[1]火琴.对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17(09):41.

[2]李汉学,柳燕.幼儿阶段有效性教学问题的诊断与矫正[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17(04):77-80.

[3]姜淑晶.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166.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幼儿教学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