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KAQP”理念的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2019-09-10雷琼李辉

科教导刊 2019年27期
关键词:园林专业课程体系

雷琼 李辉

关键词 园林专业 课程体系 KAQP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9.062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pecialty; course system; KAQP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园林在城市环境营建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为园林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义不容辞。临沂大学自2003年开设园林专业以来,为区域园林建设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经过10多年的发展,园林专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面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更应立足实际,把握机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突出优势,强化特色,才是专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

1 “KAQP”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1.1 “KAQP”教育理念

面对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各高校尤其是国家重点高校纷纷根据自身特色开展了高等教育改革研究,探寻本科教育改革之路,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人才培养模式新机制的研究。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上,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相继提出高等教育“KAQ”和“KAP”人才培养模式,前者是指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并进培养的模式,取其英文字母首字母组合,简称“KAQ”人才培养模式,后者则是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人格(personality)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简称“KAP”模式。[1]之后有学者认为无论“KAQ”还是“KAP”,在其构成要素上,本质相同,进而将两者结合,提出更加全面的“KAQP”人才培养模式,即知识、能力、素质和人格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1.2 “KAQP”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临沂大学在其战略规划中,认为人才是最大的产品,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下,园林专业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同行院校专业建设及行业需求的基础上,立足地方院校实际,借鉴“KAQP”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农学学科背景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的应用特色,确立了培养基础知识宽厚、能力全面、综合素质高与人格健全四者统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总体目标。

另一方面,从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角度来看,临沂大学园林专业主要是培养掌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施工与管理、植物繁育以及栽培养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从事城镇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工程管理和园林植物的繁育栽培、养护管理等工作,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园林专业的核心知识是植物的园林学特性和园林规划设计,相关专业及知识包含生物學、生态学、建筑学、文学、艺术学、美学等,从而决定了作为园林教育基础的本科教育在知识结构上将向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组成的跨学科领域多元发展。[1]

因此,园林专业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建构将面临如下3方面的问题:(1)能否满足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及人格全面发展的需求?(2)能否满足高等教育改革和园林学科发展的需求?(3)能否满足园林毕业生就业或继续学习深造的需求?

2 “KAQP”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2.1 同步原则

所谓同步,是指与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同步、与学校教育改革同步、与学科发展同步以及与行业需求同步。园林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在时序、层次与内容上需与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和行业需求的变化同步;另外,园林学科正在向职业化、多元化的趋势发展,那么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充分结合这一趋势,在学科发展的大背景下,设立既有相对统一的基础目标,又能与职业化结合的相对灵活和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从当前园林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向,即就业和考研继续深造。后者主要是因为社会对高学历人才需求日益提高,各大院校研究生扩招计划名额增多,园林专业本科生毕业后选择考研继续深造的比例也逐年增加。另一方面,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来看,园林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单位多数是相关园林公司、房地产企业、设计公司、设计院等,这些单位出于经济效益考虑,基本不会花过多的费用对新入职的学生进行培训,这对学校的专业教育提出了更多职业化的要求。

2.2 强化特色的原则

园林是农学下的二级学科之一,与工科的风景园林、建筑均不同,偏重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方面研究,而对工程学、建筑学研究涉猎较少,因此园林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区别于相关专业或相近的学科而突出自己的特色。

3 “KAQP”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学校育人总体要求,专业知识、能力、素质与人格的四者统一的"KAQP"培养模式融入学校人才培养总体框架中,构建起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和人格为目标的“KAQP“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共157学分,包括通识教育(共47学分,其中通识必修37学分,通识选修10学分)、专业教育(共86学分,含学科基础课程23.5学分、专业核心课程33学分和专业选修课程20学分)和集中实践(24学分)三大模块 。课程体系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其中实践课程总学分(包括集中实践学分和课程实验实践学分)占专业总学分比例38.85%。

每个模块中各项课程均包含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与人格的培养,但培养侧重点不同,其中知识系列课程集中体现在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上、能力系列课程集中体现在专业核心课程上和实践课程上,素质—人格系列课程则集中体现在专业选修和通识选修课上。

3.1 知识系列课程

知识系列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让园林专业毕业生具备职业岗位所要求的有用、有效的知识,这是本科教育的基础,具有动态性、系统性和生长性特点,[2]分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两种类型。基础知识包括英语、政治、计算机等本科阶段应掌握的必备知识。专业知识根据临沂大学园林专业学科体系,由生态、美学和人文四大类专业知识组成。生态类课程主要包括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等课程,人文类则开设有中外园林史、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园林文学等课程;美学类课程则主要开设园林美学、中外园林艺术赏析等课程。

3.2 能力系列课程

能力培养是园林专业教育的重点,对于面向社会需求的各类园林实践项目,园林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备方案设计、图纸表达,工程实施与管理、植物繁育、栽培养护的能力,同时还应具备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自主学习并不断提升的能力。根据对园林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职定位和需求,园林从植物繁育及栽培养护、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管理三个层面形成具体分为认知类、实践操作类、设计表达类、综合类等 4个类别的能力系列课程模块。其中认知类课程主要有园林史、园林文学、园林植物保护、园林树木学、植物学、园林花卉学等课程;设计表达类则主要包括园林美术、园林制图、构成基础等课程;综合类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包括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工程等课程。实践操作类课程体现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和课程实践环节。

3.3 素质-人格系列课程

园林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专业世界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团队精神、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具备多元的学科视角;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强身健体的科学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接受必要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要求。根据以上素质要求,专业将素质-人格类课程细分为道德类、心身类、文化类、职业类3类,其中文化类课程与知识结构中的部分基础课程叠合,职业类部分与能力结构中的专业实习、实践类课程叠合,体现了 KAQP 的统一。

4 结语

園林是一门应用性和学科交叉性极强的学科,[3]园林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素质,才能应对行业日益发展和变化的需求,而如此广博的知识背景,对于在校的教育和培养而言,决非易事,因此,园林专业的教学和课程体系设置不应该是灌输与之相应庞杂的知识内容,而是为学生构架一个其所需的专业知识体系,让其在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中为未来培养正确的选择观念和就业能力作准备。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临沂大学“六个一”教改工程项目《基于“KAQP”园林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 李瑞冬.论基于KAQP人才培养模式的风景园林本科教育专业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J].中国园林,2009(11):55-58.

[2] 吴静子.国内外景观设计学科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7:58.

[3] 罗涛,刘相菊,杨帆等.“合格+”卓越园林专业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3(09):185-192.

猜你喜欢

园林专业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园林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后勤资源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
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典型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