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驱动ESP智慧化教学生态环境构建
2019-09-10刘雪晴
刘雪晴
关键词 生态学 大数据 客体 主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9.004
Keywords ecology; big data; object; subject
1 大數据驱动的ESP课程
大数据时代的外语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现代信息技术与语言学习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技术促进语言学习领域的十分活跃的主流发展方向。智慧化的新型外语教学生态环境因其独特的构成,必将推进着教师和学习者角色、学习材料、学习环境,以及教学评估等各个教学生态因子发生相应变化。
目前通用大学英语课程已经向ESP专门用途英语发展,且构建了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顺应当下的大数据和教育技术的发展,逐步从第一代教学范式即传统的经验模仿教学,过渡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并正在向大数据驱动的第三代教学范式迈进。大数据驱动的ESP英语课程生态教学环境也因此发生相应变化。
2 专门用途英语生态教学环境构成
生态学视角下的ESP英语教学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生态因子除了教材,教学设施,还有诸多角色的人,如教师、学生,更有师生所处的社会、学校。大数据更丰富了这个生态系统,增加了更多的角色和因子,比如教学资源的丰富,教学平台的更新换代,教学媒介,甚至拓宽了教学相关的社会面。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在新时期教学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正渐渐得到加强。
大数据驱动的ESP英语生态教学系统中,教学主体中的人的因子,其角色也在发生显著变化。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不再仅仅传授知识技能,更是课堂生态环境建设维护的组织者和协调者。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除了专业知识,信息技术也是教学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决定者教学生态环境的平衡和正态发展。
从教学环节的实施而言,大数据驱动的教学,既包含传统课堂的任务型、实训型、情景式、项目式教学,也包括了在线课程自主学习,教师作为组织者,通过在线平台给予答疑和课程引导,以及相应评估。大数据驱动的教学,更包含了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合作型学习,既有合作完成学习内容,也有同行评价。
从教学评价的环节而言,传统的课堂教学,大量依赖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也离不开教师课下对学生的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学生的学业成绩构成基本围绕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而在大数据驱动的ESP英语课程考核生态环境中,学生的成绩包含的内容更丰富、更全面、更客观。学生的表现既有教师的客观评价,也有同学互评,甚至同学的互评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效能。学生的成绩构成内容除了传统的课堂表现,书面作业,期中、期末成绩,还有:在线课程表现,在线作业、在线互动,小组项目,同行互评,甚至还有拓展资源浏览阅读情况。
3大数据背景下ESP英语教学生态环境构建
3.1 主体建设
生态主体建设离不开教学环境中人的因素。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迅速发展,教学者必须保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跟得上这种教学模式,从而引导学生有效地开展实训或者学习。
教师需要接受技术专家的培训,明确如何使用技术才能为学生提供语言给养,进而引导学生有效利用技术辅助意义互动,促成语言学习。大数据的开放性、共享性和创新性的特点,需要教学者不断学习,才能更好的掌握,如何有效地利用大数据所提供的教学、学习资源,使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提高,才是主体建设的首要任务。
不仅仅教师,学生的信息技术也决定着教学生态平衡,更近一步决定教学效果的达成。大数据信息技术可以为师生拓展教学空间、时间,可以为教师提供开展教学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泛在学习、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机会,更通过大数据技术,使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研究型学习和创新学习得到实现。
根据笔者在2017及2018回收的数据反馈,分别在153和49份使用体验的问卷,这种混合式的数据驱动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仅仅达到47%和51%。信息技术强弱,对于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引用,教学环节运转和教学评价的良性开展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影响。从学习者角度,信息技术强,会刺激学习效能,有效地融入教学环节,反之,大数据驱动的教学反而会成为学习者进一步开展学习的障碍。因此大数据驱动的ESP英语教学生态环境首先就要加强课堂主体的信息技术能力建设。
教学生态的主体建设还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建设。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自我调节的过程,需要毅力、乐观和适应力等品质,教师应该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让积极乐观的情绪,调节他们的学习状态,促进其学习活动的参与和学习效果获得。
教师在大数据驱动的教学环境中不再是教学的重心和中心。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教学实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生态环境的主体还有众多的学习者,他们彼此的合作、交流和互相评价,能构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习效果的获得。数据驱动教学范式下,教学者和学习者的各种行为数据,包括课程参与、视频观看回放、资源分享和讨论、提问、讨论、回复答疑、测试等都以数据形式保存,供教学和研究提用。这些数据可以让教师能够调整教学方案,改进评价机制,更新教学资源,设计适宜的教学活动等,也可以让学习者定制学习计划,调整学习方向,选择学习重点,寻求同伴支持。
学习者在外界的“支架”帮助下,能够实现由学习的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突破发展。外界的帮助,包括教师、亲人、同伴等提供的中介辅助物或者称为“支架”。经研究发现,同伴支架作用在提高活动参与度方面更能发挥作用。这一理论和研究发现引导教学者探索大数据信息技术下的警务英语实训应该如何设置活动让同伴支架作用在实训中更好地得到发挥,促进实训中的各种互动,减轻学习者的认知负荷。
3.2 客体建设
生态教学系统中的客体在大数据形势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ESP英语课程的传统教学客体包含教材、教学设备、教学场所等。而大数据让教学生态环境增添了新的客体因子,教学设备从语音室或者多媒体,增加了信息技术,网络媒介,教学内容不在只是纸质教材,网络在线课程,慕课、微课大大丰富和拓展了教学的内容。教学场所也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了网络在线教学平台。教学活动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形式了。虽之而引起的变化还有教学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既有教学过程的实时评价,也有组织良好测试形式,而大数据可以以更多的形式展开教学效果的评价,同时还可以实时展开同行评价。测试的形式也趋向多样化。更重要的是,教学评价、教学环节能够产生即时数据反馈,从而有利于教学过程的调整。这样的英语课堂各因子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平衡,能发挥教学生态系统的最佳效果。
客体因子的优化,首先是教学硬件的大力支持。根据大数据平台反馈的信息,没有硬性学分红利的网络课程,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以2017级警务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为例,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源学习和作业完成,有硬性规定且无学分奖励完成率为95.80%、有学分奖励完成率83%、无任何奖励的完成率33.3%。
通过对学期中的参与度跟踪显示,学生的参与度差别也很大,第九周总活动经验值133的教学活动,最高达到82,最低不过8。
针对这样的数据,抛开公安院校学生手机和电脑网络管理的特殊性之外,引起了研究者从语言习得的理论角度对大数据信息技术教学的反思。大数据信息技术驱导的警务英语实训教学,离不开教学硬件的支持:网络、立体化教材、多媒体课件、移动终端如手机、pad等,教学内容也包含了纸质版教材,电子化课件,真实环境下的模拟實训,有文字、有图像、音频、视频,还有虚拟场景。技术在实训效果获得和学习者学习参与度提升中可以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重视课堂操练(drills)的教师往往会选择技术支持如电脑、手机等,当作为学生提供数据库,实现操练目的的工具。重视学习者彼此交流、互动,更倾向虚拟环境的实训活动的教学,往往更重视社交网络平台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彼此交流的环境,因此教学者会鼓励学习者选择社交网站开展活动,进而促进学习。即将来临的5G时代更能够通过实时AI,通过AR/VR,抓拍学习者实训过程的反应,帮助教学者不断改进教学,评价学习效果。大数据信息技术让警务英语实训产生的警务英语语料库能实时得到更新,且随时可以供师生提取语言素材,让学习变得便捷,让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单凭技术无法保障学习着语言学习的效果,如同将学习者置身于图书馆,不能确保学生就能获得知识。学习效果的取得,需要教学者,学习者,实训实践实施环节的种种调节。
总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培养新时代国际人才的必要环节,生态学的教学理论有助于教学者从系统论的角度,将大数据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过程,既有助于ESP英语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更有利于树立生态化教学实践理论,通过积极创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各个因子的协调发展,促进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的培养。
基金项目:2017江苏警官学院院级科研项目(2017SJYWZ01);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8SJA0448);国家级项目: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高校ESP课程口语教学与评估模式研究——以警务英语为视点,项目编号:QY105。隶属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TAPP)项目;隶属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参考文献
[1] 林现民.中国基础教育大数据发展蓝皮书(2016-2017)[M].科学出版社,第1-2章.
[2] 杨现民,骆娇娇,刘雅馨,陈世超.数据驱动教学:大数据时代教学范式的新走向[J].电化教育研究,2017(12).
[3] 徐岸峰.大数据与英语教学与学习行为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7(S1).
[4] 徐锦芬.大学英语课堂小组互动中的同伴支架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