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本科教育模式思考
2019-09-10崔大宾彭敬康雷鹏程
崔大宾 彭敬康 雷鹏程
关键词 本科教育 新工科 国际化教育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9.002
Keyword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new subject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0 前言
教育兴则人才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培养是大学职能的根本所在,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具有战略地位,以教育为纲。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是一个必要的举措。
在众多高等教育学科中,工科与科学技术进步紧密相关,一般来说,科研队伍中的专家学者能够及时掌握最新进展,了解社会科学技术的实际发展需要,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为工程研究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做出贡献,培养高级工程人才。因此,工程教育在本科教育中尤为重要。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重要历史交汇期,对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工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抓住机遇,加快传统工程改造升级,积极布局新学科专业。新工科是新时期国家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战略。近几年来,我国新经济与新型产业迅猛发展,在新工科领域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紧缺,对教育的全方位改革能够有利于加快新兴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新型工程类本科教育需要树立以工程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坚持课内与课外兼修,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进行融合与渗透。当前的本科教育尚存在一些问题,如何统筹各方面因素针对当前本科教育进行改革是一个多因素综合性问题。
1 新工科本科教育的要求
工程教育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课堂教学是师生内外部教学有机结合的过程。教师教学在服务学生学习需求导向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学习是活动的主体,作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教师教学的目标导向。教育的本质在于师生之间微妙而精彩的互动。不管教育技术有多先进,机器都不能替代。
本科教育的应紧紧围绕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来开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满足时代需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学生的专业基础必须扎实,实践能力必须过硬、同时兼具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的提高自己业务能力。
2 新型本科教育模式
首先应该从传统课堂教学出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应认真对待每一次教学,在课前事先准备好教案,仔细规划教学进度,相互讨论教学环节,完善人才培训方案,根据最新的科研动向和社会、企业的需求不断改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学生感興趣的方式传授知识,让学生对课堂充满兴趣,愿意主动参与课堂,引导学生不仅愿意在课堂上参与知识学习,在课堂下也愿意花费时间学习做准备,在学生老师共同参与课堂中,教师也能在教学中发现科研的新亮点,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再用科研成果来反哺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的内涵,实现自身的价值,也满足自身的需求,这是为了创造一个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师生平等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实现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融合,此外,还可以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探索性,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老师要对班级整体学习进度有所关注,需要了解个体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要扶优,也要兜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而做有区别的引导。老师要扶持优秀学生,通过优秀学生带动整体学习氛围,带动整体进步,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更加细心的去引导,使学生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追赶整体水平。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自己的研究项目,在实际项目中将自身所学加以应用,通过接触实际项目更真切了解到社会的实际需求,明白自身所缺,让学生能够愿意花费时间去学习所欠缺的部分知识和能力,并且在本科阶段能让学生对科研有一个更深的体会,对有科研潜力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为高级工程类人才选种子。同时带领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在参与过程中不断锻炼和提升自我,或引导学生在社会企业中去参观学习,在实际生产活动中联系理论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具体而言,这并不是单纯从某一方面着手,而是一个“校-企-教-学”四位合一的多元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被激发出来的。教师作为创新意识的激发者和培训项目的实施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更强的科研能力。它还要求教师将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渗透到理论教学中,实现“教学与实践”的融合。在日常培养过程中,利用现实工程案例和虚拟仿真平台让学生练习分析、求解能力。发达国家的工科教育中,通常高校会聘请一些在工程项目上有实际工作经历的教师或者在相关领域内与社会前沿发展动向有紧密联系的专家来对学生进行培养,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但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高等院校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多为硕士、博士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其本身并没有实际的工程经历。所以在教学过程,也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理论主义,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上存在经验不足的现象,即理论水平较高,工程实践水平较低的问题。
所以“校-企-教-学”四位合一的思路应该被采用,要实现前沿技术理念与企业工程实践的对接,就必须采用邀请进出的方式。一方面,对于高校教师,鼓励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参加工程实训或直接参加企业的工程项目。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践水平,特别是一些具体校企创新交流项目,可以让高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有直接交流的机会,提升教师的工程创新意识。另一方面,高校可以聘请企业资深工程师作为客座教师,让工程师直接为学生上课,同时也提供一些工程项目让学生们参与进来,更直接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对于有科研潜力的学生,可以指派企业工程师作为学生的校外导师,利用空余时间对实际项目现场进行研究。这样,学生不仅能感受到社会对新工程人才的具体要求,还能帮助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地方经济的力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合作。
在目前的新工科背景下,单独的对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进行调整意义不大,教学模式还应该对于具体的学科作出适应的调整、融合。理论课不应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而应注重引导学生找到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结合点。一些理论知识可以借助新的计算机工具加以应用。在实践课程中,既要强调熟练的操作技能,又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技术解决方案的内在联系。弄清实践操作中每一种操作的目的及意义。新工科不仅要求学科融合,教学模式改革,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并不是由个体或少量团队能够解决的,而是大团队,多小组,高精度的统一。要引导学生具有团队意识,突破原有的固定思维,形成广泛的多元化思维方式,进而通过分析和研究完成工程实践成果。
3 国际化教育的融入
2016年6月,中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国际工程教育协定》,意义深远,影响深远。在全球工程教育中,中国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甚至在某些方面,我们也开始发挥领导作用。瑞银研究报告称,将中国的“人口红利”升级为“工程师红利”将是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具有颠覆性效果。因此,我国本科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趋势是必不可少的。要充分考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方向与国际接轨。在构建外语知识体系的同时,要运用创新理念、先进思维方式和思辨理念,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民族自豪感和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应用和复合型人才。国际化人才教育可以通过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为学生和老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和教师到走出去,同时学校也可以加強引进来,在国内引进优秀的软、硬件设施,效仿和借鉴国外优良经验,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中外学习模式的差异,学习优秀的内容。教师作为实现国际化教育的实施者,应该成为具有全球化教育意识的教育者,更有必要深入了解、学习、吸收、改进国外的教育特点。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特别是创新的思想、实验和研究方法,对工程教学过程进行借鉴和整合。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国际企业的需求,需要我们加强与涉外企业、国外企业的校企合作。工程类院校由于其鲜明的行业特色,较强的产业导向性,则必然需要同企业,协会,社会机构的合作。所以今年来,不少高校同国内外优秀高校、企业、机构设置联系培养计划,并开设相关培养课程。同时,国内顶尖高校同国外发达国家高校在内地联合办学,为本科国际化教育提供了优质的培养环境。因此,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工程人才,中外工程院校的合作必须与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4 结束语
通过对新工科背景下的本科教育模式进行思考,不难得出,若要适应当前的国内外人才需求,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已不能与时俱进,新型本科教育模式改革刻不容缓。为适应新工科的战略计划,我们应统筹各方面因素,精诚合作,优势互补,从国家、高校、教师、学生等层次,多管齐下,依托现有的平台资源加大各方合作,将“以本为本,教书育人”的理念贯彻到新工科战略中去。
参考文献
[1] 张望,白英,梁丽芳.面向新工科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9.
[2] 朱治亚.地方高校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路径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