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问题及管理对策分析
2019-09-10许伟
许伟
【摘 要】现在电力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其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建设乃至于人们的生活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线损管理这项工作对于提高供电效率、节约电力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力企业必须逐步提升认识,树立起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破除陈旧的观念,向信息化管理建设前进,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重视基础电力设备的质量提升,使输配电及用电过程中的线损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促进电力企业积极健康地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问题及管理对策。
【关键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问题;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分类
一般而言,按照种类划分,线损可分为四种类型:①定额线损。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其在电能的运营过程中,往往会设定一个配电的管理目标,或者线损的管理目标,这就是定额线损。定额线损的设定是按照一定程序由相关领导部门批准的,其不仅仅是对当前线损水平与线损管理中的负荷状况的预测,而且还是对电网架构与电网运行状况的预测。所以,定额线损也可称之为目标线损。②统计线损。从本质上来说,统计线损是电能统计的一种差额。众所周知,购电电能表对电能的统计数据往往不会完全和售电电能表中的电能统计数据相等,其间存在一定的差额,这一差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统计线损。统计线损在电力企业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往往被用作考核线损技术与指标状况的重要数据,所以,统计线损经常被称为考核线损,此外,管理线损与理论线损相机之和就是统计线损。③理论线损。通常情况下,理论线损也被叫作技术线损,理论线损数值的获得来源于理论计算。一般来讲,电网中电能的输配环节经常会产生理论线损,其影响因素众多,包括电网负荷情况与供电装备。④管理线损。在电力的营销管理过程中经常会产生管理线损,管理线损是能够进行控制的损失,其产生原因大部分是计量装置与仪表的故障或误差造成的,其中也有人为因素。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线损原因
造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线损有多重原因。随着经济发展,城市用电需求量不断攀升,其增幅明显大于城市电力设施建设速度,电力设施的建设资金缺乏,使得电网改造速度不能匹配现有需求,中低压配置网架结构薄弱,线路老化,线路过载状况时有发生,致使电网线损增加。各地区之间的用电需求量也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发生了变化。在有些地区,经济较发达,工业发展较快,这些地区的输电网络无法满足当地的电力需求,造成各地电力资源分配不均,输配电网络压力过大,各配电线路三相负荷不平衡不仅会加大线路损耗,而且会给系统带来安全隐患。在我国电力需求剧增的今天,各行各业的用电负荷不断增加,特别是大工业企业大量使用感性用电设备,设备在运行中吸收大量无功功率,无形中增加了电网损耗。同时由于之前的电网布局不合理,电力基础设施老化,比如大风、雷雨及酸雨的腐蚀造成输电线路损坏。在很多时候,线路除了因为线路过电负荷较大导致损害,也有一些是因为不法分子为了一己私利损害电路,比较普遍的行为就是偷电,造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线路损害,给电力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对策
3.1提高对线损管理重要性认识,并结合实际完善相应的配套机制
一方面要加强对线损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提高线损管理人员思想认识和工作积极性,加强线损管理人员配置,精心挑选懂技术、高素质的线损管理人员从事线损管理工作,从而提高线损管理质量。还要加强全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培训,提高规范化操作水平,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结合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各个环节和工序,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利用新技术不断提高线损管理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水平,从而减少工作误差,降低工作负荷,提高整体线损科学化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在线损管理各个环节具体内容、标准、流程和考核等方面制定明确的规范,加强考核监督,切实提高线损管理效果。
3.2优化电网结构布局
降低线路损耗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改造输配电和用电工程。①电力单位应定期对电网及电力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如线路或设备出现老化,应及时更换掉,这样不但可以降低线损,同时可以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作。②应不断更新电力设备,尽量选用复合线路及节能型变压器来取代落后的电力设备。③应合理规划电网结构布局,加强对农村低压台区线损问题的重视,应根据电力设备的负荷密度和容量来确定供电半径,最大限度地减小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距离,尽量缩减迂回路线,同时,还应依据地区间的差异布局,在全面考虑该区域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对电网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减少线路损耗问题。
3.3加强电网监控,建立科学预测计算分析机制
一方面电力企业要对自身管理区域电网线损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和分析,加强理论分析和实际调研论证,结合获取的数据,对和线损管理有关的指标进行科学计算和分析,从而找出薄弱环节,重点加强管理,逐步加以改善。另一方面要结合电网整体运行布局,进一步优化结构设计,对不同等级供电半径进行合理确定,进一步优化电压容载比、电网布局等相关的技术参数,合理确定具体指标,加强过程监控和技术监督,从而降低线损发生率和覆盖面。
3.4优化计量设备
首先,必须挑选精准度较高的计量电能表,以保证电量计量的精准性,同时,还必须定期对电能表进行维修、更换。另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办法来优化计量设备,譬如,可装设准确度较高的电子表,这样便可以大大地降低电能表的自身损耗。对于企业用户来说,可将GPS负荷与计量表整合起来实施共同管理,建立一个功能强大且高效的计量终端,从而实现远程付费、远程抄表,防止因人为因素而出现用户窃电或抄表数据不实等情况,进而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另外,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完善计量设备,比如安装高精度的电子技能表,可以有效的降低電能表自身的损耗。随着计算机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应该将计量表和GPS负荷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远程抄表、远程付费的目标,进而才能够有效的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性,避免虚报、窃电等现象的发生。
3.5加大对人为破坏
线路行为的管理力度人为破坏线路行为也是造成线损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为了减少线损问题,降低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保证人们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力企业应加大对人为破坏线路行为的管理力度,充分应用已有的高科技来对输配电线路及用电工程进行监管,以减少人为因素对输配电线路及用电工程造成的破坏。
总之,随着现代化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在电力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外界性的因素,导致电力输送过程中存在着线损现象,为了保障电力企业的安全性供应,需要将其线损管理进行专门性的分析,及时的处理好相应的线损管理要点,保障电力企业的供电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小东.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8):187.
[2]于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问题及其管理[J].科技风,2017(21):176.
[3]罗海忠.输配电用电工程中线损问题及其管理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7(35):147-148.
[4]朱建周.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新技术产品,2011(02).
(作者单位:泰州市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兴化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