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点滴

2019-09-10王奕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2期
关键词:生字写字识字

王奕

核心素养现已成为了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关键词,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素养是指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聽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其核心素养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抓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指导课外阅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常年从事低年级语文工作,我个人认为学生的大部分生活应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这是毋庸质疑的。 就我个人经验,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低年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从哪些方面入手?

一、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低学段对识字的要求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汉字数量多,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采用多样形式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使学生掌握多样的识字方法,促进他们识记效果的提高。总之,我们只有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加热爱语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我从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把新大纲精神贯彻到教学中去后再加上自己创新的思想,那么,一堂原本显得呆板的识字课也会变得生动有趣,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创设识字环境

(1) 鼓励学生做小老师

小学生的表现欲是非常强的,让学生做小老师是对学生的锻炼更是让学生展示、表现自己。如: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老师,教组员识字,检查组员识字的效果;教授新课文时,可以让学生教读课文和生字。这样既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2) 在游戏中识字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比如:开火车识字、过小桥游戏、摘果子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思考,玩中创新,使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2、培养识字兴趣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识字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任何识字方法,只要能成为学生识字的良方,我们都不应该予以否定。当然还是需要对一些好的方法,进行肯定和发扬,这样学生就可以按自己的认知特点和需要来选择自己愿意并能接受的识字方法。

(1) 加一加

就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学习生字,用以前学过的生字加上偏旁构成新的生字,这样记忆起来就比较简单。

(2) 减一减

就是把以前学过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变成新的生字。例如:“多”去掉一半就变成了“夕”;“中”去掉一竖就变成“口”。这样课堂上的气氛也活跃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记住的生字就多了。

(3) 猜一猜

就是把字编成一个字谜让学生来猜。例如:“十个小伙伴,分成两个班,大家齐努力,共同把事干。——手”;“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一轮红日升出地平线。——旦”。通过这样的猜一猜的游戏,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认识的效果大大提高。

在生活中发现错别字,纠正错别字,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象形字,指示字的字理学习,渗透中国文化的人文底蕴。鼓励学生当小老师,培养孩子识字能力,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

二、写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要教给学生写字的知识,使他们掌握写字方法,提高写字能力。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把识字和观察能力训练结合起,指导学生掌握观察字形的方法,学会观察生字的笔画、部件和各组成部分的空间配置及笔画之间、部件之间的联系,并注意学生写字的生理卫生,使他们能够以正确的姿势和执笔方法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把字写正确、端正、卷面整洁,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

1、要让学生心怀敬畏学写字

中国汉字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新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在学生接触汉字的最初阶段,老师不妨给孩子们讲讲汉字的起源以及汉字从最初的甲骨文、石鼓文,发展到篆书、隶书,再到日后的草书、行书、楷书的发展演变过程,如在教授课文《中国红》时,我们教“身”字,出示古文字的演变,让学生们能够打心眼里喜欢和敬重汉字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充分激发孩子们学习书写汉字的兴趣。(图下)

2、让孩子们凝神静气练写字

学生的书写能力不是天生的,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科学指导下,绝大部分孩子都能写得一手好字。先教会孩子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在书写的过程中不断强调、巩固,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做到凝神静气地去写字。可以让孩子在写字前做几次深呼吸,也可以在孩子书写时播放一些中国古典民乐,营造良好的写字氛围,以克服孩子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浮躁心理。教师评价的侧重点要着眼于书写质量,要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不失时机地加以褒扬和鼓励,这样,孩子在书写过程中不会因为时间仓促和任务过重而产生压迫感,自然就会心平气和地写好每个字。

3、要搭建平台让学生展示书写才能。

随着学生书写次数的增多,练习的新鲜感一旦退去,势必会产生懈怠心理,这时候老师就有必要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们展示书写才能,确保学习热情不减。可以在班级内部开展书写“擂台赛”,评选班级书写“小能人”,将他们的优秀作品张贴在教室里,鼓励孩子们参加一些书写大赛和书法考级活动,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示孩子们的书写才能,让他们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一来,原本表现突出的孩子越发自信,练习的积极性也就更加深入持久,其他同学也会心生羡慕、见贤思齐。

三、课外延伸、扩展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让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让语文走向社会,开掘语文学习的广阔资源。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生活,使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我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询问家长、上网、读课外书、收集资料等多种途径,开发资源,并学习整理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比如我在教授苏教版语

文一年级下册《中国红》时,课前让学生收集红的诗句和词语,孩子们无论是从古诗还是词语,侃侃而谈,令我们大吃一惊,这就是积累!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意即于此。对于学生在课外的阅读,教师要教给方法,提出要求,使课外阅读能落实,有质量。如在教学完《静夜思》后,向学生推荐李白的几首诗,让学生领略诗仙的文采。一旦学生有了阅读的好奇心,阅读的积极性即被调动起来,读书效益也就大大提高了。这就为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知识、思维、情感等各方面的基础。

总之,在我们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践中应始终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实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终极目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在反复的实践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凭借着坚实丰富的语文素养,放飞明天的梦想。

猜你喜欢

生字写字识字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学写字
斯诗私塾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写字
识字谜语
写字大课堂
生字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