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羊毛用丝素和壳聚糖改性后的抗皱性能研究

2019-09-10王燕归

锦绣·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壳聚糖羊毛

王燕归

摘要:本文首先对羊毛产生折皱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环保型丝素蛋白和壳聚糖整理剂对羊毛织物改性后的抗皱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确定出改性整理的最佳合成方法,最终提出改性整理对羊毛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和效果。

关键词:羊毛;丝素;壳聚糖;改性整理;抗皱性能

1实验测试过程

1.1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1.1.1实验材料

绢丝、全毛双面华达昵

1.1.2实验药品

无水氯化钙、无水乙醇、EDTA、交联剂FH、无水碳酸钠、盐酸、冰醋酸、丝素液、壳聚糖、渗透剂JFC、皂粉

1.1.3实验主要仪器

722光栅分光光度计、电子恒温水浴锅、电子天平、热定型机、均匀轧车、折皱弹性回复仪、机械搅拌器、思维士电脑测色仪

1.2实验工艺流程

1.2.1工艺流程

丝素的溶解-丝素液的水解-丝素EDTA脱盐(Ca2+)-丝素助剂改性织物-性能测试

1.2.2丝素的溶解

将氯化钙、无水乙醇和水按照1:2:8mol的比例调配,升温至90℃,再将绢丝按75g/L浓度放入溶液中,至溶解。水浴90℃,保温60min。即制成水溶性絲素蛋白整理溶液。

1.2.3丝素整理液的水解

上述所制成的丝素溶液黏度很高,且丝素分子量较大,要对丝素液进行水解,使其大分子中肽链被切断,导致分子量降低。水解条件为:丝素整理液75g/L,盐酸3mL/L进行水解,60℃×150min。水解结束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中性。由此制得丝素液,浓度为75g/L。

1.2.4丝素液脱盐

采用化学法脱Ca2+即EDTA处理法,EDTA是一种优良的螯合剂,它对Ca2+的配位能力大于丝素对Ca2+的配位能力,EDTA可脱除丝素液中的Ca2+保证不因丝素液中残留Ca2+而影响丝素膜的结构和组成,以及丝素膜β化作用的进一步提高。

1.3壳聚糖溶液配制

1.3.1壳聚糖的溶解方法

a.配制1%的醋酸溶液

b.称取2.5克壳聚糖倒入配制好的醋酸溶液中,置于搅拌器下搅拌至完全溶解,所得溶液即为2.5%CTS,1%HAe溶液。

1.3.2壳聚糖的水解

壳聚糖水解采用0.5mol/L HAc,60℃水浴,90min。

由于壳聚糖为天然型高分子聚合物,它的水溶液分子量很大,溶液的黏度很高,必须要降低壳聚糖的分子量。采用酸水解法进行处理,是由于壳聚糖大分子中的甙键水解,导致聚合度下降、分子量降低。

1.3.3素和壳聚糖整理剂改性织物的浸压工艺

浸轧工艺(织物改性后,研究其抗折皱性能)

a.工艺过程:浸轧(25℃×15min,轧余率70%-80%)-烘干(100℃×90s)-焙烘(120℃×120s)-水洗-烘干-测折皱回复角

b.工作液处方:

1.4折皱回复角测试

干折皱回复角:按GB/T3819-1997标准的垂直法测试,试样每次测5经5纬,取平均值,并计算织物的(经+纬)折皱回复角之和。

2实验结果与分析

2.1丝素和壳聚糖整理剂改性工艺条件的优选,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影响折皱回复角的显著因素顺序依次为:丝素>EDTA>温度>壳聚糖=交联剂。

综合考虑,优选出有利于改善织物折皱性能的改性工艺条件为

2.2羊毛的抗皱整理

由丝素和壳聚糖整理剂改性羊毛的抗皱效果可见,经过改性的羊毛折皱回复角有所提高,采用壳聚糖和丝素蛋白混合整理工艺的效果最好,优于使用单一整理剂的工艺。这表明壳聚糖和丝素蛋白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猜你喜欢

壳聚糖羊毛
壳聚糖在食品保鲜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羊毛党
Golden fleecers
薅羊毛
摸羊毛
壳聚糖基水凝胶在眼科领域的应用进展
海洋真菌MF—08产壳聚糖酶诱导条件及酶学性质分析
羊年理财薅羊毛
壳聚糖涂膜利于蓝莓保鲜
壳聚糖可防治早红考密斯梨虎皮病